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二三】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237

一、单选题

1.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于本世纪初启动。以下是该研究就 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 取得的部分重要认识。其中 万年奠基 的核心依据是(  )

重要认识

主要依据

万年奠基 

华北驯化了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稻;先民们开始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

A.南稻北粟的格局B.原始农业的产生C.石器工具的进步D.定居村落的出现

2.

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不仅是精美的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时代风貌的宝贵资料。乐舞图中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真实记录了当时的乐舞风韵。 乐舞百戏 里音乐、舞蹈与杂技、魔术表演相结合的场景,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这反映了当时(  )

A.商品经济繁荣B.市民阶层壮大C.娱乐生活丰富D.石刻艺术高超

3.

《资治通鉴》记载: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役悉省。 这反映该时期(  )

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门第观念逐渐淡化C.实行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4.

宋英宗时,朝中大臣开展了一场关于科举录取的争论。据表可知,这一争论反映的社会背景是(  )

代表人物

主张

司马光

今山西省夏县人

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请贡院逐路取人

欧阳修

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

A.人口分布北多南少B.科举制度不断完善C.南北人才形成均势D.文化教育中心南移

5.

明清之际, 泰州学派 王艮创立 百姓日用之学 ,李贽提出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的命题,黄宗羲提出 工商皆本 的本末论,顾炎武也从同样的人性观点出发,提出圣人 用天下之私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 的思想。上述认识的共同点在于(  )

A.重视功利主义的经济伦理B.提倡个性自由的鲜明倾向C.蔑视权威教条的叛逆色彩D.反对重农抑商的进步理念

6.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伦敦召开,展品以工业原材料、机械、工业制成品等为主,但总理衙门无力处理展出事宜,最终由民间商人选送 荣记湖丝 参展;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清政府委托以洋员为主体的海关办理参展,但也是按照西方人标准去选择和展示中国 特色 。这些行为表明晚清政府(  )

A.欠缺塑造国家形象B.注重宣传本土特色C.主动融入国际社会D.固化中国形象认知

7.

1911年,《时报》曾刊登一篇《新内阁铭》讽刺当时一现象: 斯是新阁,推吾得享。势力我独张,权衡我自操……有改革之形式,无立宪之真相。 据此可推知该内阁(  )

A.旨在促进政治转型B.使得清政府空前孤立C.主动适应时代潮流D.提升清政府治理能力

8.

甲午战后,李鸿章采用 以夷制夷 的手法,利用俄日矛盾相互制衡;在欧战爆发之后,中国政府谋求加入和会,通过 边缘会谈 的方式争取有利于中国的结果,这些行为(  )

A.标志中国开启外交近代化进程B.表明中国试图以外交手段维护利益C.推动中国成功收回了山东主权D.寻求中日通过直接交涉来缓和矛盾

9.

下图为一位同学研究抗日战争某一时期的相关地图资料,符合该地图所反映历史事件、说法的是(  )

A.标志全国抗战局面开始B.是对日军作战的重大胜利C.标志全面抗战路线形成D.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10.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建设四川攀枝花的设想,1964年建筑队从四面八方来到攀枝花正式拉开了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序幕。攀枝花的城市发展得益于(  )

A.大炼钢铁运动的推动B.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C.内外整体形势的稳定D.改善工业布局的需要

11.

许多民族独立地 发明 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 发明 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这表明(  )

A.古代文明交流传播B.农业发明推动文明产生C.古代文明多源发展D.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12.

观察如图的 三角贸易示意图 。下列关于 三角贸易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国家B.开始人口全球流动C.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D.加速白银流入中国

13.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 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这些变化源于(  )

A.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B.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C.工业革命建立工厂制度D.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生活

14.

列宁提出 应该尽量少干蠢事,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蠢事,尽量冷静地考虑: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 据此可知(  )

A.七月流血事件表明和平夺取政权已不可能B.十月革命胜利标志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社会危机需要更正D.新经济政策允许私营企业发展恐颠覆政权

1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有日本和欧美学者认为大西洋地区已趋衰落,欧洲中心主义的政治格局将为另一种力量所取代,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中心,断言 太平洋地区将发展成为支配世界经济的地区 未来是太平洋时代 人类的命运决定于太平洋 。下列国际组织的成立可以支持该观点的是(  )

二、材料阅读

16.

【文书和奏折】(14分)
材料一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幕竹简·行书》

材料二
朱批奏折缴回之举肇始于清康熙朝,制度确立于雍正朝,乾隆朝又有新的补充发展,虽朱批 朕安 一二字者亦需缴回,由此逐步形成了严格的朱批奏折缴回制度,并为以后所承继。清廷最初规定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于下次上奏时趁便奏缴,其后改为按年呈缴,清末又改为年终交由军机处汇缴。朱批奏折需连同奏匣、奏夹、封套一并缴回,在京官员赴衙门,在外官员则赴该省督抚处呈缴,休致或降革官员则呈明该省督抚、该旗都统代缴。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不得隐匿存留,违者严加惩处。

——摘编自项旋《皇权政治与信息控制——清代朱批奏折缴回制度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文书制度的特点及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代奏折缴回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8分)

17.

【友好城市】(13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武汉地区繁荣昌盛,既因为水陆交通枢纽的位置成为 九省通衢 ,又因经济发达得以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为 天下四聚 。晚清以来,武汉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城市之一,并建立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枪炮厂等一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企业,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近代武汉铁路网的形成,带动了武汉近代化的发展。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士兵在武昌打响了 辛亥革命第一枪 ,拉开了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序幕。
杜伊斯堡位于西欧第一大河、德国的摇篮莱茵河畔,是位于德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城市,被称为德国的钢铁心脏。19世纪上半叶,随着鲁尔区的工业发展,杜伊斯堡也成为著名的煤矿和钢铁生产基地,对德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材料二
武汉与杜伊斯堡于1982年建立友好关系,这也是中德两国结成的第一对友好城市。2015年,中欧班列(武汉)将欧洲终点站延伸至杜伊斯堡,大大加深了两市在经济和贸易上的联系,推动了两市以及中德在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上的进一步深化。由武汉园林工匠打造的楚文化风格的中式花园——郢趣园深受杜伊斯堡市民游客喜爱,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摘编自《中德友好省市清单,你在哪座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汉和杜伊斯堡在近现代发展中的相似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武汉和杜伊斯堡结为友好城市的认识。(7分)

18.

【法德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6分)
材料一

法德1870—1970百年大事记(部分)

1870

普鲁士取得普法战争胜利,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德国完成统一。

1871

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和约规定:法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

19141918

一战期间,德法分别加入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作战,德国最终战败

1919

巴黎和会,法国主张最大限度削弱德国,德国被迫签订苛刻的《凡尔赛和约》。

19391945

二战期间,德国闪击法国,法国败降,但德国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打击下最终战败。

1949

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民主德国

1951

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3

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

材料二
1950年5月,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 联营 舒曼计划 立即得到了德国的赞同和接受。1958年9月,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举行会谈,表示加强法德合作,建立统一的欧洲是绝对必要的。1963年1月,双方签订了《德法友好合作条约》。这标志着法德两国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了和解的制度框架。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六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 欧洲共同体 。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诞生。

——摘编自熊光清《百年宿敌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的当前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年间法德关系的变化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形成的特点及其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爱国主义与留学生回国】(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留学教育有一条突出的主线——爱国主义,站在国破家亡的边缘,近代中国留学生背负了救国救民的责任,他们立于国家的需求、社会的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国家需要技术,他们便学习机械、驾驶;国家需要改革,他们便学习先进制度;国家需要改造国民性,他们便学习思想,近代中国留学生成为了当时社会中最具爱国主义思想的群体。
近现代中国三次大规模的留学生归国潮

次数

时间

代表人物

第一次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前后

李大钊、周恩来、胡适、李四光等

第二次

抗日战争时期

陶行知、冼星海、经济学家吴裴丹、光学家龚祖同等

第三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等

——摘编自陈一鸣《近代中国留学教育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