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辽宁省大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47

一、单选题

1.

古埃及的《亡灵书》中有一段描述: 小麦,大麦,蜂蜜和葡萄酒,我为我的仆人们准备的食物,如尼罗河的恩赐。 这段记载可以说明(  )

A.古埃及物产的丰富性B.古埃及最早种植小麦和大麦C.法老重视农业的发展D.法老和贵族特殊的社会地位

2.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他让人用埃兰文、波斯文和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三种文字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 贝希斯敦铭文 (如图)铭文中间刻有高大的大流士一世头戴王冠的浮雕。这一举措意在(  )

A.统一波斯帝国的文字B.颂扬大流士的丰功伟绩C.尊重各地的民族文化D.展示当时字体流行状况

3.

843年《凡尔登条约》规定: 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主人 ,对此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解释到: 高高在上的是国家的统治者,下面是附庸、次附庸、次次附庸……直到最底层的农奴 。这表明中古西欧(  )

A.契约保护了人的自由B.领主与附庸间关系稳定C.封建庄园具有封闭性D.缺乏强有力的集权统治

4.

直到16世纪,世界上仅有的真正有效的远洋航线还局限于季风海。16—17世纪,由于探险家们掌握了世界海洋上风向的规律,人们从前无法想象的欧洲和印度洋之间、美洲和亚洲之间或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直接相互联系终于成为可能。这(  )

A.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B.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解体C.促进了人文主义兴起D.导致陆路贸易基本停滞

5.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综合运用中世纪多种文学体裁,如骑士传奇、布道文、寓言等,饶有兴趣地描写了一副 众生相 。似乎所有的人性都在他笔下显现了,不分高低贵贱,没有褒贬地一记录,展示了新兴市民阶级生机勃勃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  )

A.强调社会进步B.宣扬天赋人权C.充分肯定人性D.否定君主专制

6.

15世纪,德国商人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印制拉丁文版的《圣经》,由于普通人不懂拉丁文而销量甚少。16世纪,马丁路德用德文翻译《圣经》,为印刷商们开辟了全新的市场,印刷商们则配合他快速传播新思想。这反映了(  )

A.科技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B.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性C.建立独立民族教会的诉求D.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7.

俄国1861年颁布法令,宣布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并可以通过赎买方式取得份地。1881年政府又颁布法令,强制农民赎买土地,赎买价格远超自身的价值,如非黑土区由1.8亿变为3.42亿卢布。这些法令(  )

A.加速了俄国农业机械化生产B.使俄国摆脱了落后地位C.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D.激发了俄国农奴的反抗

8.

1867年巴黎铜业工人罢工,第一国际动员英国工会捐送一千多英镑支持工人;1868年日内瓦建筑工人罢工,伦敦总委员会为其提供每月4万瑞士法郎贷款。这说明此时的工人运动(  )

A.取得了重大胜利B.走向国际合作C.侧重于政治权利D.斗争目标相同

9.

史论是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以下选项属于史论的是(  )

A.1896年埃塞俄比亚打败侵埃意军B.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军事集团C.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D.1945年8月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10.

苏俄的某一政策,准许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实物税之后,可在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这一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D.农业集体化

1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宣传塑造了中国形象:中国是一个全民抗战的英雄国度;中国是肩负国际责任的世界大国;中国正在走向以美国为模本的 改革 之路。这些宣传是为了(  )
①鼓舞中国民众的战斗士气 ②为美国参战寻找事实依据
③帮助中国进行民主化改革 ④向中国民众灌输共同体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2.

1957—1958年 国际地球物理年 活动期间,苏联积极参与南极科考国际合作与交流,使美国将苏联排除出南极的意图无法实现,最终东西方国家达成了和平利用南极并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的共识,避免了冷战扩展到南极和南极的军事化。这体现了(  )

A.美苏双方从对抗走向合作B.全球治理体系臻于完善C.两极格局孕育多极化趋势D.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合作

13.

下表为1974—1979年西方国家年均生产增长率与商品价格变化表。为此,西方政府(  )

国家

年均生产率增长%

消费品价格变化情况%

美国

-01

8.6

英国

0.8

15.7

法国

2.7

107

①减少国家干预 ②缩减福利开支
③恢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④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

1949年,印度颁布法令,计划用15年时间废除英语,只保留印地语的官方语言地位。但到了1965年,印地语的应用仍然没有英语广泛,印度不得不重新颁布法令,仍然保留了英语的印度官方语言地位。这反映了(  )

A.英语较印地语易被掌握B.英国对印度语言政策的影响C.印度去殖民化任重道远D.统一语言是印度独立的前提

15.

源于近代欧洲的 文明 ,在19世纪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辩护词,他们认为文明可以普遍化。1959年,有欧洲历史学家提出,文明是一个具有边界的区域,需要借鉴其他文明的成分,同时抵制那些不利于自身的因素。该历史学家主张(  )

A.欧洲中心论B.政治多极化C.经济全球化D.文明多样性

16.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艘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 地球号 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进。这(  )

A.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主导世界秩序B.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C.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D.凸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刘光保等《人类文字的单一起源与演变脉络图谱》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早期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文字传承的主要因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01年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布里斯托等城市的人口都超过了5万,而利兹、谢菲尔德和纽卡斯尔的人口也达到了4万左右。随着劳动力的迁移,城市需要提供更多的食品、衣物、住房、教育和医疗等供给和设施,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式建筑不断增多。在这一过程中,劳工和工厂主的住宅成为新兴工业城镇的新景观。早期乡村工厂阶段,资本家为劳工提供了较为整齐的住所,带有花园和农场。然而,到了19世纪,城镇劳工的居住条件变得拥挤,缺乏通风设备,卫生条件差,且常受到工业区的烟尘和噪声的污染。这种恶劣的居住条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摘编自赵文媛《工业革命与近代英国景观变迁》

(1)根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应对 社会的关注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极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与世隔绝的冰封之地。随着北极与域外联系的日益加强,北极问题也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20世纪之前的北极地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可以实现大规模商业通航的迹象,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于北极地区的探索多是以探险为目的。当时对于北极地区的探索行为多为商人赞助,政府很少参与,其探险的目的是打通从西方到 遍地是金 的东方航线,获取利益。20世纪初,北极区域内的国家相继宣布独立,与此同时,英、美、日、丹麦等国家意识到了自身与北极地区的利益相关性,逐渐对北极环境保护给予高度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极海域和北极地区的陆上区域都与苏德战场、欧洲西线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有所联系。北极地区的军事价值和战略地位得到了各国的广泛认可。二战结束后,美国跃升为经济、军事超级大国,美苏冷战也在北极有所体现。由于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加拿大、丹麦等北极国家都不具备与美国和苏联抗衡的实力,不得不承受来自美国以及苏联带来的军事压力。
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北冰洋海冰的加速消融,关于北极地区的能源分配,自然生物资源以及军事战略方面的争夺也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北极问题中的俄美、中美、中俄关系交织在一起,北极问题正在展现其更为复杂和多元的特征。

——摘编自崔健《北极问题演化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影响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不同时期北极问题关注的焦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出当前解决北极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欧洲史(1500—1815)》是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卡尔顿·海斯的作品。作者尝试将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欧洲社会与政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用社会和经济因素来辅助解释政治事实。以下是根据这本书检索的关键词:
从上述关键词中任选2—3个有关联的词语并拟定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写出关键词,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