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概况
|
公元196年曹操定都许昌之后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颇有“正统”之义,加上当时曹操大举招揽人才,“贤士大夫四方来集”,尤以荆、益两州赴北者最多 |
263—280年
|
魏灭蜀、吴政权投降司马氏政权后,吴蜀两地的大批军政人物及有声望的世家大族迁居中原
|
东晋末年
|
政局动荡,诸将争权,不少宗室成员、大族士人牵连其中。他们中的不少人为保全性命,流寓北土
|
宋泰始二年(466年)至泰始五年(469年) |
刘宋统治集团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引发波及全国的泰始之乱。驻守淮北的边将因叛乱失败,惧祸举城降魏,使北魏坐收淮北数城。北魏遂大举迁徙淮北民众至代北(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安家 |
南朝齐梁易代之际
|
以永元元年(499年)豫州刺史裴淑业率众举寿阳降魏为序幕,掀起了一次颇具规模的南人北迁浪潮 |
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年)至绍泰年间(555—556年) |
侯景乱梁后,除了宗室成员外,一些萧梁守将因不满萧梁的荒政而率众降北。554年西魏南下,攻占建康,南朝人口被掠至关中,上至王公、百官,下至士兵、奴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