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旧唐书·儒学传》(上)
是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俄而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国学之内……儒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
(宋)《南部新书》(上)
西市胡人贵蚌蛛而贱蛇珠。蛇珠者,蛇所吐尔。唯胡人辨之。
和平相处时期
年数
战争和对立时期
1117年—1125年
8年
1125年—1138年
13年
1138年—1140年
2年
1140年—1141年
1年
1141年—1161年
20年
1161年—1164年
3年
1164年—1206年
42年
1206年—1208年
1208年—1217年
9年
1217年—1224年
7年
1224年—1232年
1232年—1234年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晁福林《论战国相权》
——摘编自魏俊超《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相职的演变》
——摘编自吴钩《宋潮:变革中的大宋文明》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三、开放性试题
时期
编者
编纂思想
主要成果
春秋
孔子
在文献编纂时,保证原有的文辞不随意修改和变革;注重对材料的考证,杜绝主观臆断。
《六经》
西汉
司马迁
广泛取材,考察多类文献。
《史记》
魏晋
范晔
注重对材料真伪的考证,广泛收集,编纂时注意详略得当,言简意赅。
《后汉书》
唐
刘知几
准确记录史事,“善恶必书”,注重对真伪的甄别,注意统筹兼顾。
《实录》《史通》
北宋
司马光
史书编写,参考资料应全面,应统筹兼顾,择善而从、兼收并蓄。
《资治通鉴》
——摘编自毛业博《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