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03

一、单选题

1.

图1为二里头都邑中心区的遗存分布,其主体要素包括: 字形主干道路网、宫城和宫殿建筑群、祭祀区和祭祀遗存、青铜礼器群、绿松石器作坊和铸铜作坊等官营手工业作坊区。由此可见(  )

图1二里头都邑中心区的遗存分布

A.当时手工业发展水平高度发达B.复杂社会系统最终形成C.中华文明具备了早期国家形态D.贵族等级秩序已经确立

2.

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在奏议中指出, 两税之立……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寤(wù,同 )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圃囤仓,直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蓄息之货,数虽寡而计日收赢;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 这表明两税法(  )

A.减轻了农民沉重负担B.缩小了唐朝的收税对象C.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D.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

3.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当放弃,……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协定关税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老款(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

A.国家主权意识淡薄B.深刻认识到落后的根源C.固守传统外交政策D.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

4.

1937年8月,国民政府要求战区各学校 于战事发生或逼近时,量予迁移。 还根据需要增设学校,并通过贷金制、公费制保障学生就学,教育经费支出仅次于军费。这些举措(  )

A.旨在重构教育地域布局B.鼓舞青年学子争当抗战主力C.着眼于基础教育的普及D.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5.

1957年,山东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合作社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上,通过一锤一錾凿岭整地、移河改道、植树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在读到有关报告时,写下了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的批语。此时毛泽东提出 愚公移山 的意图是(  )

A.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促进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服务C.鼓舞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D.努力提高粮食的产量,改善人民的生活

6.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和西北。仅1964—1966年,中央15个部委的60多个企事业单位,从北京、上海、辽宁和广东等12个省市迁至重庆地区,并安排了59个重大骨干项目。这些举措是为了(  )

A.改善我国的国民经济布局B.建立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C.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

7.

图2为1985—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与减贫速度简图。引起图中减贫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图2

A.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引导B.中国经济实力发展壮大C.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D.脱贫致富成为人心所向

8.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据此可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
①推动了东北振兴的新进展新成效
②攻克了东北攻坚克难中的重重难关
③指明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前进方向
④强调了东北要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要目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表1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的文化比较(  )

国家

文字

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制度

历法

节日、习俗

中国

汉字

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

科举制

解德历大衍历

春节、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

朝鲜

谚文

三省六部制、田柴科制

科举制

新年、端午节、秋夕中秋节

日本

假名

中央集权制、班田制、租庸调制

贡举制

仪风历麟德历、大衍历

元旦、春分/秋分清明节、敬老节重阳节

越南

喃字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

协纪历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表1最能佐证

A.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B.隋唐文化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C.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深远D.中国文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

10.

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中写道: 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 材料强调罗马法(  )

A.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B.确立封建社会立法原则C.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D.具有与时俱进时代特点

11.

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印欧人的迁徙(  )

A.促成中国北方民族交融B.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C.决定亚欧人口分布格局D.终结各大洲的孤立状态

12.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修建太平洋铁路。其中最难修的西段又称 中央太平洋铁路 ,主要由华工承担。1869年,太平洋铁路完工,它使美国东西部终于连成一体。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

A.是十九世纪美国主要建设者B.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C.曾为美国铁路交通做出贡献D.促进当时中美之间文化交流

13.

公元前218年的一天,一个希腊人在托勒密埃及行走时,与一个埃及妇女发生冲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腊人身上,而且拒绝道歉。这个希腊人写信向托勒密埃及的国王控告说:我请求你 不要坐视一个埃及女人这样无礼地侮辱我 我是一个希腊人,一个外地人 。据此可知(  )

A.希腊化世界存在文化冲突B.族群认同会影响司法判决C.不同族群法律地位不平等D.埃及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

14.

18世纪40年代末,英国著名的 茶迷 伊丽莎白·蒙塔古夫人在伦敦的宅邸成立了 蓝袜社 。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欧洲沙龙,体现出更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它除了为知识分子们提供饮茶聚会的场所外,还可以让女性与男性平等地交流,共同讨论公共事务。这反映出(  )

A.茶叶已成为英国民众生活的必需品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络形成C.文化交流促进英国社会观念的变迁D.客观上促进了英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15.

1795年,卢森堡公国被法国兼并后,开始适用法国的法律。1804年《拿破仑法典》制定后,卢森堡就实行起《拿破仑法典》。有意思的是, 今天在卢森堡施行的民法典文本较之在法国本土施行的《民法典》甚至更加接近于法国民法典的最初文本 。这体现出(  )

A.卢森堡公国民族意识尚未觉醒B.法国大革命对卢森堡影响深远C.卢森堡民众认同拿破仑的统治D.卢森堡公国民法体系更为完备

16.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课程共设置八科46门,从此中国近代大学形成了由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分类见表2:

表2

经学

法律

文学

医学

格致理学

农学

工学

商学

11

2

9

2

6

4

9

3

据此可知,晚清的大学教育(  )

A.学习西方也注重文化传承B.仍以传统教育为主导内容C.仍未突破中体西用的窠臼D.学科设置服务于社会需要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 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 中程 ,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 真空 ,并凌驾于 三司 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

——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

材料二
清朝前期在内地设置总督和巡抚,中央的施政方针通过督抚下达地方;同时,采用总督、巡抚分权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太平天国起义给予清军八旗兵、绿营兵毁灭性打击,清政府命令各地举办团练保卫地方,将领自募兵勇进行训练。这些军队所需军费由督抚就地筹集,一定程度上成为督抚的私人部队,中央无权调遣。朝廷以湘军和淮军为依靠,慈禧太后给予两江总督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的权力,四省文武官员俱归其节制,并有权保荐封疆将帅人员。
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地方督抚权力日益膨胀,清政府试图整顿并收回各项权力,但未收到预期效果,而地方督抚却向中央索要更多权力。义和团运动期间,东南各省督抚违背中央政府命令,与列强达成 东南互保

——摘编自王雪华《督抚与清代政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实行督抚制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督抚制的变化。(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54年12月1日,缅甸总理吴努在访华时对毛泽东说: 很坦率地说,我们对于大国是恐惧的,但是周恩来总理访问了缅甸以后、大大地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加佐·维约普拉诺托在1957年初回国述职时向记者畅谈他在中国的观感时说: 我跟中国最贴近的邻国,如印度、缅甸、尼泊尔、越南、阿富汗、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大使们经常接触,到了今天,他们已经完全理解了中国和平政策的本质,为此对中国完全不再有任何顾虑。我们印度尼西亚在邻国中是距离最远的一个,却要神经过敏地担忧,那岂不是大笑话!

——摘编自孙泽学、常清煜《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共处外交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10+1)对话、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推动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推动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积极参与亚欧会议,作为观察员参加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主持东亚自贸区可行性研究,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等。周边地区的多样性决定了区域合作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特征。中国通过机制化的平台更能拉近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中国与东盟共同创建了以合作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旨在共同推动新型地区关系与地区发展进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在推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力求发挥引领而不主导的建设性作用。

——摘编自张蕴岭《新形势下推动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区域合作政策的原因。(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两宋时期,在对儒学的捍卫与反思中,以及对玄佛的抗拒与汲取中,理学逐渐形成,并提出 由知天而知人 这一哲学主题,使儒学脱下了质朴平淡的政论外衣,迈入了抽象思辨的哲学王国。它不仅更为确切、更为透彻地论证了封建纲常的永恒性、合理性,同时又悄悄孕育了一种与封建纲常相抗衡的理性精神。此外,理学还把人伦道德高扬到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高度,传统儒学的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不为富贵所淫,不为威武所屈 的精神气质,也因此才 真正融化 到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

——摘编自王育济《理学对传统儒学的变革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儒学的发展历程。(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宋代理学的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丝绸之路 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9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他花费三年时间,在德国出版了《中国亲程旅行记》。在书中,他描绘了公元前2世纪中国古代汉王朝建立了东起洛阳、长安,连接中亚撒马尔罕,再到西欧的一条古商道,他称这条古商道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域外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通过这条古道,中外彼此间互通有无、共同促进、相互交融,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实现了共赢。进入新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中国可以和相关国家以丝绸之路为起点构建合作共赢的经贸往来新框架。不断破除贸易壁垒,发挥合作共赢、平等互惠的新丝路精神,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互信,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焦春鑫《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当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并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