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暨202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04

一、单选题

1.

2019年12月,在江西省吉水县乌江镇发现一处史前环壕文化遗址——盆形地遗址,它既有环壕又有城址,出土的文物有大量的红衣陶、黑皮陶等陶器。该遗址(  )

A.体现出当时农业发展水平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特征C.展现了文明起源的多样性D.带有新石器时期的特色

2.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继承魏国李悝《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 连坐法 轻罪重刑 燔诗书以明法令 等内容。这表明商鞅变法(  )

A.将韩非子的思想主张付诸实践B.重塑了秦国社会价值观C.主张用法家思想取代儒家思想D.确立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3.

中国古人非常看重自己的 衣冠 ,衣冠既可以用来代指士大夫,也可以用来代指文明礼教。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经把西晋末年中原缙绅、士大夫等举家南迁称为 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士人热衷吸取前朝的教训B.战乱影响人们生活环境C.儒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D.统治者追求服饰中原化

4.

宋明理学的核心是 天理 ,既讲 君本 又讲 民本 ,将 民为国本 君为政本 相提并论,提倡 君为政本——民为国本 。这反映出宋明理学(  )

A.强化了君主集权B.倡导民贵君轻的传统C.蕴含着民权思想D.弘扬仁政治国的主张

5.

清朝康熙年间,政府在广州设立了由官方控制的外贸市场,并批准设立一些 洋行 ,允许其 垄断贸易、 禁绝私商 。这些措施旨在(  )

A.继续维护朝贡贸易体系B.果断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促进国内商帮自由经营D.主动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

6.

道光帝谴责禁烟引发战祸时,林则徐上奏称: 一身之获咎犹小,而国体之攸关甚大……若谓夷兵之来系由禁烟而起,则彼之以鸦片入内地者,早已包藏祸心,发之于此时,与发之于异日,其轻重当必有辨矣。 这表明(  )

A.晚清时期学术思想的开放性B.禁烟确为英军北上之根源C.维护国家独立和尊严的意识D.近代中国社会正积极转型

7.

民国时期的进口贸易额,从1926年的17亿多元,增加到1931年的22亿元;出口贸易额则由1929年的16亿元下降到1932年的7亿多元。据此可推知(  )

A.西方农产品倾销有所加剧B.战争导致了民国交通运输的瘫痪C.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迟滞D.西方大萧条严重影响了本土经济

8.

根据下图可知,这场战役(  )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斗志C.表明敌后战场逐步成为主战场D.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9.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左下角的小船好比 小农经济 ,右边的大轮船象征着 生产合作社 。该漫画意在说明(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B.社会主义制度不允许存在私营经济C.土地改革运动有利于工业化D.精神文明必须与物质文明相互适应

10.

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1984年8月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提出: 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这一报告表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C.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落实D.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最为缓慢

11.

下表为罗马法中有关继承制度的部分规定。这些规定(  )

规定

时期

法定继承以血缘关系为依据

共和国时期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帝国初期

遗产须在家族内部传承

帝国中期

遗产可分配给家族以外的人

帝国晚期

A.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性B.维护了罗马贵族的特权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迁

12.

19世纪,英国建立起文官制度,英文中 文官 (CIVILSERVICE),确切的翻译应当是 政府民事服务 国家非军事服务 的工作人员。据此可知,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

A.体现了平民化的特征B.适应了工业化的要求C.满足了殖民化的需要D.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3.

1815年,拿破仑和他的帝国一起从欧洲大陆上 消失了 。为了避免麻烦,拿破仑的拥护者,用 不在的人 和大写的 来代指他们的皇帝。这一现象表明拿破仑(  )

A.革命活动对社会影响深远B.《民法典》确立起全新秩序C.对外侵略造成巨大的灾难D.其姓名被维也纳体系禁用

14.

1881年8月,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以 马赫迪 (意为救世主)的名义,发动人民用长矛土枪同用洋枪大炮武装起来的殖民者进行英勇的搏斗,建立了马赫迪王国。由此可知(  )

A.世界殖民体系正逐渐走向崩溃B.非洲独立运动具有神话色彩C.该起义具有民族解放运动性质D.非洲独裁统治遭到沉重打击

15.

阅读下面的形势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九国公约》对德国具有不公正性B.《凡尔赛和约》为二战的爆发埋下祸根C.协约国对德国战争惩罚非常彻底D.二战后战胜国对德国进行了分区占领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 滞胀 。这一变化导致资本主义国家(  )

A.社会保障支出持续加大B.突出自治组织职能C.掀起大规模国有化运动D.逐步调整干预政策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宋朝时期,在对犯罪人员进行审判时,会先对他们进行教育。同时,在处理案件时也要 以礼为先 。在审判时还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法律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结合在宋朝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此外,宋代法律制度还规定了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易中一些重要问题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

——摘编自王文涛《宋例与宋代法律体系研究》

材料二
《大明律》专设《工律》一篇,对军民官府营造的申报审批、营造所需材料、财物、人工,制造器物的品种规格等都作了规定, 违反者治罪处刑 。明朝前期有官营和私营两种手工业生产组织。《大明律·盐法》规定, 凡犯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若有军器者加一等,拒捕者斩

——摘编自马韶青《明代注释律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经济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法律制度的新发展及其背景。(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务实耕耘七十载保障粮食安全铸辉煌》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持续紧张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供给趋紧、需求和价格双升,粮食安全恐慌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和变局。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市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粮食进口成本攀升、市场结构性矛盾、贸易格局失衡和生物质能抢粮等,给中国粮食市场安全和农业强国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供给和价格冲击容易诱发粮食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政策调控失效和市场失灵。

——摘编自李董林《俄乌冲突下全球粮食安全与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政策选择》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49—2018年江西粮食生产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认识。(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间

事件

1607

荷兰船队从爪哇运送绿茶到澳门

1610

中国茶叶转运欧洲,开欧洲饮茶风气

1618

中国茶叶从西北陆路输入俄罗斯

1650

饮茶风气传到英国,进入咖啡馆

1657

英国有咖啡店出售由荷兰转口的中国茶叶,每磅售价6——10英镑,只有贵族宴会才能饮用

1678

英国东印度公司把4717磅茶叶从万丹运到美洲各地,使饮茶风气进一步扩大

1690

波士顿最先出售中国红茶

1712

波士顿的包尔斯东药房出售中国绿茶

1784

美国快轮开始直接从我国运载茶叶回国,之后我国茶叶大量输入美国,饮茶风气遍及美国各地

——根据陈椽《茶业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茶叶在欧美传播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末至18世纪美洲茶叶贸易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冷战的终结标志着国际关系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当时人们很难立即给这个时代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后冷战时代 便成为描述冷战后世界最流行的用语。但是,人们并不甘于一直使用这个词汇。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对 后冷战时代 进行一种新的推测和判定,如 全球化时代 信息时代 新中世纪时代 开放社会时代 环境时代 大市场时代 资本治下的和平 单极时代 空白期 公民权利时代 等。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地验证着以上种种推论的合理性。不难发现,以上每一种推论都很容易在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演进中找到其合理性的影子,但任何一种推论都难以概括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本质和全貌。原因正如基辛格所言: 以前从未有一种世界秩序的成分,它们的互动能力和目标都变化得如此迅速、深刻和全球化。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