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77

一、单选题

1.

世界古代文明会让我们有遥不可及的陌生感,而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结合的技术。AR技术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魅力。通过此技术,我们可以看到(  )

A.苏美尔人在用60进制计算粮食的产量B.印第安人在莎草纸上书写着象形文字
C.印度人在恒河边的神社里祭拜太阳神D.哲人苏格拉底在爱琴海边夜读 悬诗

2.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某一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根据上述材料,该地所属的国家(  )

A.3世纪基督教成为国教B.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帝国C.4世纪末分裂为两部分D.向被占领地区推广希腊文化

3.

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与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一样,他们都曾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美洲各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B.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相似性C.美洲文明深受欧亚大陆文明的影响D.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共通性

4.

英王爱德华三世通过颁发《1327年特许状》,向伦敦让渡了多项权力。同时,伦敦为爱德华三世提供的贷款常达到王室所获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伦敦的富商与自治市官吏在这时期成为了王室的财政官员。这说明(  )

A.特许状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理念B.城市自治激化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C.城市成为王权强化的依靠力量D.市民阶层的壮大催生君主立宪制度

5.

他率船队进入欧洲人所说的 大南海 后,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他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他就给 大南海 起了个吉祥的名字—— 太平洋 。他的船队(  )

A.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B.首次成功横渡了大西洋C.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D.发现欧亚之间最短通道

6.

1630~1680年间,英国糖的人均消费量增加了四倍,零售价降了一半,茶、咖啡、巧克力等也进入商店和普通消费者的家庭,并日益流行。这主要得益于(  )

A.商业危机的出现B.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C.生产效率的提高D.拉美产的农产品涌入欧洲

7.

欧洲宗教改革时,马丁·路德等人以《圣经》为依据,提出 在极端的情形下面,世俗统治者执意不听从教会的道德指导,有良知的基督徒甚至得放弃对国家的忠诚,负起建立新政治秩序的革命责任。 该思想有利于(  )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B.削弱世俗君主的权力C.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D.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

8.

被许多史学家称为美国 宪法之父 的麦迪逊说: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由此可见,他主张(  )

A.建立有效而有限的中央政府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C.保障人民主权建立共和体制D.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9.

拿破仑统治时期,颁布法典保护私有财产,允许反对革命的贵族回国,并归还了一部分他们被剥夺的土地。同时限制言论自由,定期审查出版物,利用宣传的力量有组织地操纵公共舆论。拿破仑的措施(  )

A.体现了帝国的资产阶级性质B.维护了广大民众的利益C.致力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D.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

10.

19世纪40年代,英国学者指出: 工业界没有可以看得见的竞争对手,只希望尽量低成本地生产,尽量广泛地销售其产品。 一部分英国人主张通过降低关税诱使他国贸易自由化,形成由英国专门制造加工他国农产品和原料品的国际劳动分工。英国人的上述观点意在(  )

A.垄断世界工业B.推动技术革新C.缓和阶级矛盾D.开启科学革命

11.

自1854年印度创办第一家棉纺织工厂始,到一战前,棉纺织工厂数增至271家,纱锭和织机数分别达677.9万枚和10.42万台。但20世纪20年代,圣雄甘地却发起了手纺土布运动,号召家家户户开展手工纺织、穿用土布,抵制英国纺织品。甘地此举旨在(  )

A.团结广大农民阶级B.抵制外国资本控制C.唤醒民众民族意识D.振兴印度民族经济

12.

1888年,一位热衷于殖民主义的访客在德国首相俾斯麦面前摊开一大张非洲地图,指着地图说明当地的资源有多么丰富。俾斯麦表示: 您的非洲地图非常漂亮,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俄国在这里,法国在这里,而我们夹在中间。这是我的非洲地图。 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

A.意在限制法国和俄国的崛起B.当务之急是实现统一C.殖民野心受限于地缘政治D.要在非洲拓展殖民地

13.

1920年,列宁强调,为了恢复经济,就要取得外国的生产资料,为了取得外国的生产资料,就要付给外国有关方面一定的代价,用什么来支付呢?用黄金吗?俄国黄金储备有限,用粮食吗?俄国的粮食尚不能养活国内所有的人。因此,我们要靠租让来解决问题。列宁意在说明(  )

A.余粮收集制在战后可以恢复经济B.苏俄急需获得外国的生产资料C.苏俄要实行粮食税过渡到社会主义D.苏俄需要调整经济政策发展生产

14.

1935年,罗斯福发起草原州林业计划,希望打造一个林木防护带以阻止或减少狂风裹挟沙尘现象的发生。此后七年间,美国政府、部分民间环保组织和3万多农场主 在长达1.8万英里的防风带种植了2.1亿多棵树 。该计划的实施(  )

A.基本消除了环境对经济的桎梏B.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C.利于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不足D.旨在寻求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15.

观察下图,解读正确的有 (  )
①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②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③美国大量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缘于它最先建立 福利国家
④两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

从欧洲传入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为核心的,这使得被压迫民族发动起义时,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事物,从而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征服。由此可知,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  )

A.实现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B.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建城不到一百年,就已掌握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哲学著作,即新柏拉图派主要注释,阿拉伯人翻译的希腊哲学家著作不下一百种。希腊文化的影响在哈里发马蒙时代(813—833年在位)达到极点,他在830年于巴格达创办著名的智慧馆既是图书馆、科学院,也是翻译局。阿拉伯学者不知疲倦地翻译希腊科学著作,并进行研究。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各国文化成就,使本身得到滋养,形成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公元7—13世纪,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等诸多领域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在几百年内大放异彩,表现了阿拉伯人卓越的创造才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唐宝才《阿拉伯文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7—13世纪阿拉伯人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18.

【西方近代社会转型】(14分)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出现了向现代政治体制转变的必要性。革命的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专制制度出现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因为它克服了封建分裂的状态,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但这种制度最不合理之处就在于它以民族的名义统一了国家,却把国家的权力放在国王一个人手里,因此它与民族的对立迟早是不可避免的。代表民众意愿的是议会,议会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将王权置于议会的约束之下。18世纪,君主立宪制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作为一个崭新的政体,它适合于英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建立起现代类型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
蒸汽机不仅取代了水车和风车,也取代了马、牛,甚至人,承担了大量的牵引、挖掘、起重、运输、钻探、消防等任务。有了蒸汽机提供的无穷动力,奴隶劳动力就变得不经济了,用一位经济学家的说法,资本主义消灭了奴隶制。大片的荒野变成了 被开垦的土地 让布法罗草原化为美国的早餐 。收割机、脱粒机、轧花机纷纷来到田头地角。我们的注意力从黑人的体力前进到了地壳中的有机蕴藏,在那里,千万年的生命力以煤炭的形式储存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每个人的力量也成百倍增加。这是人类自从 发明 火以来最大的一次飞跃。数万年来,人类文明从未出现过如此剧烈的转折和提速。

——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 专制制度 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建立 君主立宪制 的法律依据及政治原则。(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蒸汽机促成 人类文明 飞跃的表现。结合所学,简述此次 剧烈的转折和提速 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8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1945年大选中,提出福利国家主张的工党大胜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丘吉尔和保守党,随后工党政府迅速推出以大规模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保守党也承认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共存,支持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两党政策大体一致,形成 共识政治 。英国经济政策也 重返 国家干预。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撤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提出必须打破 中央集权管理、官僚体制和干涉主义结合的政府风格 以及 包罗万象的政府措施 的口号,积极推动国企、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私有化,废除了大批经济管制,开放市场竞争,鼓励金融自由化,给银行证券业大幅 松绑 ,以刺激投资的积极性。此外,撤切尔政府还改革行政,削减包括福利、教育和科技等在内的公共开支。这些在较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不少中下层人民也因此生活压力增大和缺乏安全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国 重返 国家干预政策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转变的社会背景。(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其构成要素都包括人、时间和空间,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以下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新航路开辟、光荣革命、启蒙运动、《独立宣言》、俄国农奴制改革、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市场、《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两极格局、世界贸易组织

根据时空的联系,从材料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前后关联,史论结合)(1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