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苏省泰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下】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42

一、单选题

1.

《汉谟拉比法典》第94条规定:达木卡(大商人)以不足重量的秤或不足量的量器贷出谷物或银子,以逾量的秤或逾量的量器收进,应丧失其全部债权。该规定(  )

A.维护了奴隶主的权威B.意在规范商业借贷行为C.凸显了重农抑商政策D.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2.

图1是古代希腊和埃及的雕塑。左图为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雕塑,下图为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的雕塑。两者在发式、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反映出(  )

A.不同地区间存在着文明交流B.古代埃及雕塑艺术世界领先C.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D.西亚神话影响希腊艺术发展

3.

当地居民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非常肥沃,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他们的田园中获得7次收成。 浮动园地 的发明(  )

A.推动了玛雅农业发展B.借鉴了西亚地区的灌溉技术C.见证了阿兹特克文明D.扩大了印加帝国的耕地面积

4.

图2是15~16世纪某帝国的领土扩张示意图。通过这一时期的扩张,该帝国(  )

图2

A.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海B.首都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中心C.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D.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孤立状态

5.

15世纪时,威尼斯商人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的总量就在750~1000吨,其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不满。被威尼斯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西欧价格革命B.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贸易C.中央集权国家支持海外探险活动D.商业竞争助推了新航路的开辟

6.

学者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中提道: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和西半球之间的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引发了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 该学者意在强调 哥伦布大交换 (  )

A.导致了黑人奴隶贸易兴起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D.中断了美洲文明发展进程

7.

从15世纪佛罗伦萨的美第奇统治者开始,艺术家们选择描绘自己,并向观者展示他们的灵魂,出现了自画像的流行。这反映了(  )

A.人文主义者的自我认同B.艺术家与宗教的和解C.启蒙思想家的理性追求D.画家社会地位的提高

8.

伏尔泰谈到四大发明时提出疑问: 既然在如此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如此先进,为什么他们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为什么在中国,天文学如此古老,但其成就却又如此有限?……我们则相反,获得知识很晚,但却迅速使一切臻于完善。 伏尔泰旨在(  )

A.肯定四大发明的作用B.奠定科学革命的基础C.批判中国的儒家思想D.反思中西社会的差异

9.

18世纪60年代末,兰开夏的工人破坏机器和毁坏厂房。1828年欧文的 新和谐公社 脱离现实,最终失败。这些实践说明工人阶级(  )

A.处于自觉斗争的阶段B.迫切地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C.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D.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10.

某次会议的《总议定书》宣称其宗旨是 本着相互友好协商的精神确定发展非洲某地区的贸易和文明的最惠国条件……希望避免在占据新的非洲沿海领土时可能发生的不和与纠纷。 这个会议是(  )

A.维也纳会议B.柏林会议C.巴黎和会D.华盛顿会议

11.

华尔街有个说法: 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公元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组了一回。 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通过兼并或收购中小公司,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总资本达14亿美元。这体现了(  )

A.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B.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C.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12.

对表1所示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理解最恰当的是(  )

表1

地区

重大事件

拉美

1926年桑地诺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1934年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亚洲

1920年印度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4年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

非洲

1922年埃及独立;1941年埃塞俄比亚击败意大利侵略军,恢复独立

A.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B.斗争手段具有和平与合法性C.第三世界力量逐渐崛起D.运动类型与发展道路多样化

13.

图3是纪念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而发行的邮票。这些会议(  )

A.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确立了 大国一致 的原则C.奠定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D.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14.

表2反映的是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联邦德国、苏联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趋势,由此可以推断(  )

A.70年代日本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B.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开始瓦解C.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力量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导致中苏贸易衰落

15.

从1973年11月开始,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失业人数大量增加……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建立世界贸易组织C.扩大福利国家规模D.适当减少政府干预

16.

一位现代埃及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但由于边界的存在,就必定出现世界的两极分化。非洲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不被边缘化,就必须与中心国家 脱钩 ,采取地区化的形式。他旨在(  )

A.推动埃及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B.批判非洲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C.肯定全球化对非洲国家的影响D.维护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利益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庄园经济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农业的基层单位,也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基层单位。作为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具有的国际统一性,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封建庄园是在封建大地产的基础上,以占有一定数量的依附劳动者为前提而产生的,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它的产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

——摘编自齐丹丹《浅谈中古西欧庄园制度》

材料二
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领主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于是改为征收货币地租。货币地租于13世纪末逐渐流行起来,黑死病后发展尤为迅速。劳役地租折算成货币后,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土地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有什么区别。13世纪以后,庄园制度加速瓦解。挣脱农奴制枷锁的农民,同新兴市民阶级一起,创造着新的社会交往关系,从而为现代工业的发展铺垫了道路。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庄园的特点。(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庄园货币地租盛行的原因及影响。(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创新成为近代英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首先是政治制度创新;其次是经济领域内的制度创新,表现为英国首创一种全新的工业生产力,通过工业革命率先进入工业化社会;最后还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创新。近代英国霸权的兴衰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访谈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创新的具体表现。(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简析国家统一给德国发展带来的影响。(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

模式

人本意蕴

列宁模式

选择使易于接受的过渡道路,实施让满意的粮食政策,推行与结合的经济制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流转自由贸易自由与社会主义的兼容问题,初步建立起由国家有计划地利用市场的商品经济体制。

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人本错位不容忽视,通过工农业价格之间的剪刀差作为资金积累的来源,成为积累基金的重要渠道。片面地强调高积累,违背自愿原则,强行推进集体化速度,忽视农民的实际利益,从农民手里拿得太多,给得太少。

——摘编自孟宪平《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几种模式的人本分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模式中人本思想的具体实践。(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模式中人本错位造成的影响。(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美国自1815年起开启了反战和平运动史,两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越南战争爆发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反战革命。早在肯尼迪时期,国内反战已经开始兴起。1965年越战全面升级,各阶层的反战步入成熟发展期。反战的苗头最早出现在学生中间,他们反对在校园征兵。教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宣讲会或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来表明自己的态度。1967年,马丁·路德·金将民权运动与反战运动结合起来。美国媒体、女权运动的参与者、退伍军人、基督教团体也纷纷汇入了反战的洪流。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1968年3月,约翰逊宣布退出竞选。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继任总统尼克松不得不加快撤军的步伐。

——摘编自闫俊永《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反战运动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反战运动的背景。(6分)
(2)据材料,分析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反战运动的特点及历史作用。(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