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辽宁省凌源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14

一、单选题

1.

二里头遗址中有一处浅穴式家族墓地,墓主生前为铸锅工匠或高等级铸铜管理者。这类成员从事相同职业、死后就近埋葬的现象在二里头遗址中十分普遍,形成了家族墓地与不同功能的建筑遗迹在空间上紧密结合的特色墓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

A.社会管理能力十分强大B.社会分工呈现细化倾向C.早期国家形态初具雏形D.手工制造技术较为先进

2.

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 半两钱 。秦朝统一货币旨在(  )

A.扩大统治疆域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经济发展D.推动南北交流

3.

中唐诗人王建(765—830年)在《夜看扬州市》中写道: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平时日,犹是笙歌彻晓闻。 这反映出当时(  )

A.贸易活动受政府管控B.民间文娱场所开始出现C.夜间集市贸易的活跃D.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4.

在宋代相可出将,但将不可入相。朝廷主管军事的枢密院长官绝大部分是文宫,地方也是以文官统兵,边防驻军以文官为帅,武将仅为总管。这表明当时(  )

A.行政效率低下B.文化繁荣C.文官素养较高D.崇文抑武

5.

清代福建人郭起元曾记载; 闽地二千余里,原隰饶沃,山田有泉滋润,力耕之,原足给全闽之食……今则烟草之植,耕地十之六七……如此闽田既去七八,所种粳稻菽麦亦寥寥耳,由是仰给江、浙、台湾。 据此可推知,烟草的传入(  )

A.加重农民生活负担B.易引发粮食危机C.导致传统经济解体D.扩大了耕地面积

6.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有选择地译介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删去了后半部分有关伦理学的内容;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时注重借黑奴的悲惨命运警醒国人。晚清的知识精英们有选择地译介西方著作旨在(  )

A.实现救亡图存的政治理想B.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C.系统介绍西方的思想文化D.促进近代文学的发展

7.

1908年以来,上海许多住在城市边缘住宅区的工人每天都乘电车通勤,往来于住地和城市工商业中心区之间。到1930年代,轮船航运、铁路火车形成全国水陆交通网,但在乡村仍以木船、畜力车等旧式工具为主,出行困难,封闭性强。这说明近代交通变迁(  )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B.推动生活习俗的变迁C.殖民色彩非常浓厚D.传统与近代交织并存

8.

1937年8月,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动员蒙民、回民及一切少数民族在民族自治原则下共同抗日的方针。1938年,晋察冀边区召开军政民代表大会,有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这些方针和举措(  )

A.完善了边区政府组织建设B.推动了土地革命顺利开展C.顺应了民族革命战争需要D.提高了少数民族文化水平

9.

1964年10月17日,美国的一家通讯社惊呼: 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一重大成就的取得(  )

A.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B.开辟了中国武器国产化的道路C.开启了中国的飞天之旅D.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

10.

1978年11月,小岗村率先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由此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中央 一号文件 正式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并宣布长期不变。这体现了(  )

A.改革开放激发经济活力B.基层变革引领改革开放C.制度变化促进社会进步D.基层创新影响上层建制

11.

亚历山大在文化方面采用的是希腊化政策,即把希腊文化传播和移植到被他征服的地区。为此他拨了大笔经费资助各种科学研究,奖励杰出的科学家兴建文化设施,甚至在希腊影响微弱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也有计划且坚持不懈地传播希腊文明。这一做法旨在(  )

A.提供军事征服的思想武器B.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C.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12.

1075年,教皇宣布有权废除皇帝国王。威廉一世为此规定:未经国王赞同,教皇的一切命令不能在英国生效;未经国王许可,教会法庭不可审判男爵和政府官员。威廉一世的规定(  )

A.使英国摆脱了教会控制B.维护了新兴贵族的利益C.体现了强化王权的决心D.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精神

13.

下表关于咖啡的传播过程,它反映了(  )

6世纪

原产于非洲的咖啡传入了阿拉伯半岛。

18世纪初

咖啡传入了拉丁美洲,并成为咖啡的主产区。

1819世纪

欧美社会生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

A.贸易改变生产生活B.欧美主导世界市场C.全球形成咖啡文化D.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14.

下图为1883年美国画家所绘漫画。漫画中徽号为 垄断 的铁甲骑士,手持长枪,坐在火车机车头上,威风凛凛;其对手是骑在瘦马上的工装男子,手拿一把铁锤,光着脚丫,欲与面前的庞然大物斗几个回合。该漫画揭示了(  )

A.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B.垄断组织的剥削加剧劳资矛盾C.美国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D.工人运动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

15.

1920年秋到1921年春,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西伯利亚、乌克兰和顿河流域等地都发生了农民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暴力骚乱事件。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苏俄(  )

A.敌对势力过于强大B.继续参加 一战 C.政策严重脱离现实D.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16.

1965年9月,美国总统约翰逊表示, 要使科学研究、知识信息应用于我们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为了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处理、交通运输、保护水质,控制噪音、减少污染,人体健康等问题,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采取措施,拓展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美国(  )

A.关注环保事业发展B.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C.社会矛盾得到化解D.注重科技服务社会需要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徽州古村落是指明清时期以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宗族制度为社会基础,以宋明理学为思想基础,在徽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村落。西递和宏村是徽州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村落。

——摘编自汤莹莹《论血缘因素对村落结构的影响》

材料二
宗祠是传统村落中住民们精神活动的中心,但在祖先祭祀场所的意义上,宗祠与其他各种规模和形式的祠堂具有同样的功能。

——摘编自王玉、倪琪《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对村落的空间构造的影响》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作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徽州古村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集镇发展出现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随着革命情绪高涨和革命成果的积累,发动群众、公开割据、建立苏维埃政权成为新的目标。截至1929年底,在中央苏区建立各级政权500个,其中区级苏维埃政权50余个,乡级苏维埃政权400多个。不仅如此,相关基层政权的法律法规也建立完善,如《苏维埃临时组织法》《苏维埃政府组织法案》等。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之后,各地的城乡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治理体系雏形,从而改变了以往基层政权较为分散和无序的状态。这些基层政权承担的职能涵盖了生产发展、群众动员、政治宣传、社会协调等,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团结各个抗战力量,按照 三三制 的原则对原有的基层政权进行改造。在各级政权中,中共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人士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毛泽东同志认为: 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1941年5月,明确以 三三制 作为政权建设基础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正式颁布。这次基层政权的变更,寓意着动员群体的扩大和动员制度的修缮,群体的多样化带来利益需求的多样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谢丹妮,黄颜飞《从动员到整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演进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央苏区基层治理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基层治理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启示。(2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早在公元前,中西文化交流就已开始,但这种交流主要是通过中介民族进行的,几个陆上大国促成了交流路线的畅通。近代以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这种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观,促使人们将更多的眼光投向海洋。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开辟了西班牙—南美洲—马尼拉—西班牙的环球航线。1557年,葡萄牙人窃据中国澳门后,开辟了一条从西欧直达中国的航线。中西方直达航路的开辟,使得中西文化进行更大规模的直接交流成为可能。

——摘编自彭顺生《新航路开辟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战后整个欧洲都罩在 没落 衰败 的悲凉气中,诸多学人对自身文明的前途怀抱忧患意识,尤以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最具代表性……甚至兴起了一股 东方文化救世论 思潮。研究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学术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巴黎大学中国学院、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达姆斯塔特的 东方智慧学院 等等……形成了19世纪以来中学西播的一次高潮,对战后西方文明的反省与重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摘编自夏舒洋《一战后的中国文化西播热潮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文化交流发生的变化。
(2)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文化现象,并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其构成要素都包括人、时间和空间,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以下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新航路开辟、光荣革命、启蒙运动、《独立宣言》、俄国农奴制改革、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市场、《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两极格局、世界贸易组织

根据时空的联系,从材料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前后关联,史论结合)(1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