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央苏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开创出崭新局面,关键得益于党在社会治理中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1933年,苏维埃中央政府颁布《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保障了红军家属和孤寡老人的劳动力配给。截至1934年2月,中央苏区共建立1100多个消费合作社,切实解决群众面临的衣物、粮食、看病等方方面面的实际困难。党从中央苏区国家治理实际需要出发,开创性地建立了以宪法大纲为主体,包括130多部法规律令的新型法治体系。
——摘编自人民网《中央苏区时期国家治理的实践探索》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现代革命思想和国际革命文艺的刺激下,结合大别山区浓厚的民歌传唱传统和现实的革命需求,红色歌谣应运而生。如动员工农革命的红色歌谣《劝五更》:
“一更里劝劝工友们劝工友大家来革命,团结要紧,加工资,减时间,生活有保证。
”宣传苏维埃政策,号召群众移风易俗的歌谣《妇女诉苦歌》:
“封建礼教真可恨,穿耳缠足损人身,政治权利剥夺尽。
”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建设美好新生活,
“穷苦农友们,赶快要觉醒……妇女团结起来,斗争求解放
”。
——摘编自瞿萍、张贤裕《从红色歌谣看鄂豫皖苏区的基层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苏区基层治理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的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基层治理的共同经验。(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