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蚌壳堆塑龙。距今约6400年。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龙身蜷缩,头部被设计成猪的形状。距今约5000多年。
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龙首纹玉锅。距今约5000—4800年。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盘内绘朱红龙纹,龙形象为蛇身鳄鱼头。龙口中含有类似禾穗的植物。距今约4000多年。
内容
出处
公元前285年“我邦、其成,初县”
《史记》
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一前338年)年间商鞅变法:“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释文:迁陵洞庭郡
释文:迁陵以邮行洞庭
释文:酉阳洞庭
二、材料阅读
史料
①《汉书·西域传》载:“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日逐王(叛)单于,将众来降,护善(西域诸国之一)以西使者郑吉迎之……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
②新疆库车县西北克孜尔尕哈发现汉代烽燧遗址。此地烽燧为汉宣帝时西域都护移驻乌垒后设置。
③新疆新和县玉奇喀特古城出土“李崇之印信”铜印和“汉归义羌长”印信。李崇为西汉最后一任西域都护。“汉归义羌长”印信为汉政府发给羌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
④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精绝国旧址,位于新疆民丰县,为“丝绸之路”南道交通要塞。精绝国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受汉西域都护统辖,东汉后期被鄯善吞并。唐时城尚存,后荒芜。其遗址规模宏大,曾出土众多珍贵文物,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
⑤《资治通鉴·汉纪十三》载:“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⑥“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出土于楼兰故城孤台墓地,其带有吉祥语的织锦为汉朝封赏赐赠。
⑦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石窟出土了大量的精美壁画、绢画、数量巨大的文书残片、陶器、雕塑、生活用品等。(吐峪沟石窟最早开凿于十六国北凉统治时期。吐峪沟是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汇的地区。)
⑧《隋书·西域传》载:“炀帝时,遗司隶从事杜行满使于西域……大业年中,(西域)相率而来朝者三十余国,帝因置西域校尉以应接之。”
⑨新疆尉犁县孔雀河烽燧群现存11座,东西长150公里,间距530公里。烽燧群始建于汉代,与丝绸之路走向一致,对护卫丝路畅通起到了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摘编自许诺、陈日华《“文明开化”政策摧毁印第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