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福建省南平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63

一、单选题

1.

《易经·说卦》:古代圣人之作《易》,是为了 顺性命之理 ,于是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该观点意在强调(  )

A.天人合一的思想B.自强不息的精神C.尊重自然的情怀D.和而不同的主张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5次出巡, 周览远方 宣省习俗 ;隋炀帝北巡张掖,西域众多少数民族首领作陪;唐太宗巡幸灵州,铁勒回纥等11部遣使朝贡;之后统治者多有效仿。据此可知,巡幸制度(  )

A.宣示了王权威赫B.加强了边疆治理C.增进了国家认同D.弘扬了中原文化

3.

宋代建阳出现一经堂、万卷堂、群玉堂等大量民间刻书坊,仅麻沙镇就有36家之多。建阳刻书坊还能刊刻大型书籍,余仁仲万卷堂刊刻的《画一元龟》有数百卷。这些文化产业的出现是基于(  )

A.创新的技术和繁荣的社会市场B.发达的教育与厚重的闽文化C.统一的国家和活跃的区域文化D.成熟的农业与厚实的手工业

4.

据史料研究,唐至宋元时期的泉州地区建筑了260多座桥梁,其中不少是在近海、靠海,有些甚至伸入海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泉州(  )

A.行旅交通的艰难B.对外贸易的繁荣C.建桥技艺的高超D.第一大港的地位

5.

湘西吊脚楼依山傍水、类型多样,但其内部布局基本都有三间正屋,其中居中的一间主要用于立香火、安祖先等;北京四合院以 字形布局,家中长辈居住的正房,有比其它房间更高的台基。据此可知,两种建筑蕴含的共同特性是(  )

A.崇尚自然和谐B.循守等级秩序C.注重血缘伦理D.讲究建筑美学

6.

图1可用来解释近代中国(  )

A.民族工业健康发展B.洋务新政影响深远C.实业救国思想萌发D.海洋实力显著增强

7.

1914年,在上海绅商联名要求下,上海城墙全部拆除,1915年福州开始拆除城墙至1935年全部拆完。2008年,大同市政府斥资10亿元修复古城墙,西安、苏州等传统城市亦在修复城墙。这一不同做法(  )

A.顺应了城市多功能的需求B.突显了开放自由的精神C.摆脱了重商文化观的束缚D.折射了审美取向的变迁

8.

1938~1939年,桂林美术运动十分活跃,丰子恺、廖冰兄、叶浅予、余所亚等一批漫画家在桂林从事救亡艺术创作,并举办画展、培养漫画人才、书刊出版等活动。这些活动(  )

A.摒弃了传统的绘画方式B.提高了民众的艺术志趣C.实现了御敌的救亡目标D.激发了国人的民族精神

9.

1947年7月《申报》报道 东北中学生及高小学生,对本国史地、本国文字,程度甚差,均须从头学起,年事渐长者,尤感焦急 。这主要是因为(  )

A.国民政府出现文教失察B.战争频仍造成民生调敝C.西学东渐以致国学遇冷D.日伪篡史实施殖民教育

10.

赤脚医生 网络、合作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被称为建国初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 三大法宝 ,且被联合国誉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体制最佳者。这 三大法宝 (  )

A.构建了中国医疗保障体系B.促进了普惠医疗服务发展C.实现了全民卫生保健目标D.解决了广大农村医疗难题

11.

六十多年来雷锋精神代代相传。60年代是 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 ,改革开放新时期号召 要学习刻苦钻、勤奋学习、对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新时代强调 是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可见,雷锋精神(  )

A.凝结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B.引领了人民崇高的道德追求C.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思想D.呈现出守正创新的时代阐释

12.

《罗兰之歌》是欧洲中世纪英雄史诗的代表作品。诗中罗兰被描述成:不再是一位将一切交给上帝而丧失自我的骑士,而是一位有自觉意识和忠君爱国的民族英雄。这反映该时期(  )

A.中古西欧文化摆脱了教会控制B.骑士文学凸显了君主的集权需要C.工业革命发展推动了文化变革D.罗兰形象弘扬了市民的自由精神

13.

表1英国1831~1870年人口死亡率

年份

18111840

18411850

18511860

18611870

死亡率

14.6

22.4

22.3

22.5

表1的数据变化折射出英国这一时期(  )

A.社会财富与收入分配均衡化B.人均寿命与医疗水平不同步C.汽车普及与交通事故成正比D.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不协调

14.

19世纪中后期,欧洲学者汉璧礼等人与遍及亚洲的联系人通过书信往来和标本交换,对东方草药进行名称考异辨别,依据林奈法统一命名归类,撰文发表著述成书,还建成当时英国最丰富的中草药标本库。这类研究(  )

A.推动东方药材学向现代转型B.得益于全球贸易体系形成C.奠定了西方中医药理学基础D.领先了中国传统药学成就

15.

1900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次泛非会议讨论了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提出 非洲人的非洲 ,形成了泛非主义思想。泛非运动在一战后日益活跃,二战后发展成为非洲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据此可知,泛非运动(  )

A.推动了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B.摧毁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C.维护了非洲各困的独立完整D.超越了社会意识形态差异

16.

20世纪60年代,北欧出现一种新的运输模式,即船只将装满货物的滚动车辆运到目的港后,车辆再直接开往收货单位,这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 滚装运输 。该模式的出现(  )

A.确立了水上运输的主体地位B.完善了立体交通的运输网络C.突破了传统运输方式的局限D.节约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表2中古时期的世界文化

序号

结论

依据

1

(1)

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汇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文化

2

耳目一新的中古西欧文化

(2)

3

别开生面的阿拉伯文化

继承了西亚、北非、希腊、罗马文化的传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参照表2的陈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的内容,并简要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2024年5月, 徽州文书——徽州千年宗姓档案 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徽州文书是古代徽州从宋朝至民国近千年社会活动中直接产生的文本与文字资料,是徽州地区以宗姓文化为基础构建官府、宗族、乡绅传统社会基层治理的原始记录。

图2清雍正六年吴顺臣同弟胜交卖地契

    三十七都五图立卖契人吴顺臣同

弟胜交,今因欠少钱粮使用,自愿将

承祖分受新丈力字一千三百号,计地

税四厘二毫四丝,土名后山,凭中立

契出卖与本图许口名下为业。三面言

定,价纹银一两整。……此系两相情

愿,并无威逼等情。……恐后无凭,

立此卖契存照。

雍正六年三月日

立卖契约人 吴顺臣

同弟 吴胜交

中人 吴梅臣 吴一彪亲笔

——摘编自陈海玉等《民间历史文献知识图谱构建一以徽州文书为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徽州文书的历史价值。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 双百 方针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 中国化 发展。1965年,全国已有县级以上图书馆562个,县级文化馆2598个,城乡影剧院2943个,乡镇文化站2125个,广播电台、报社等机构遍布全国。同时,建国不到三十年,我国先后推出一系列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艺作品,当中许多作品成为世所公认的 红色经典 ,并培养出了老中青三代文化艺术工作者及基本建立中央、省、市三级文联作协制度。至改革开放前,实现了文化产业从少到多、由弱而强、自点及面的开拓性发展,为新时期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韩晗《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

材料二
为维持法兰西文化的往日荣光,法国政府将文化发展纳入治国方略,通过调拨资金、立法保护、对文化赞助者减免税收等国家手段,支持民族文化的创造和生产。1993年,它提出 法兰西文化例外 原则,强调视听产品的 文化 属性,反对将文化产品列入一般性的服务贸易范畴,保护本国文化的独立性。1999年,又提出保护 文化多样性 诉求,来抵御 文化标准化 威胁,这一倡议得到众多国家响应。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使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的原则成为保障国家文化独立、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思想依据。

——摘编自贾磊磊、潘源《文化立国的践行之路——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法国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为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设计一幅宣传标语。(2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和实践:既有郡县制、察举制、科举制等制度形式,也有言谏监察、选贤任能、富民教民等治理探索,还有大同理想、大一统传统、德治主张、民本思想等思想理念。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其理念与内涵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实践中以 政在养民 为治理目的,以 治吏安民 为治理手段,以 治心教民 为治理目标,从而在统治机制调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杨艳秋《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实践》

依据材料,选择一种思想理念,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