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广东省潮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96

一、单选题

1.

以下文物可用于探究(  )

A.早期国家的经济制度B.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生活C.夏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D.春秋战国的农业生产

2.

下面为《汉书》对西汉时期社会现象的记述。据此可以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情况(  )

情况

史料来源

西汉建立前后,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卷二四上

西汉建立前后,一些大都名郡逃亡人数占总人数百分之七八十,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各数各数指户籍

《汉书·高帝本纪》卷一上

逮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百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

《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序》卷一六

A.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B.中央集权迫切需要加强C.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3.

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江左:指东晋王朝)的门阀政治局面。 材料旨在揭示(  )

A.士族势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皇权B.门阀政治存在的特殊条件C.门阀政治阻碍了民族交融的进程D.士族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

4.

唐朝政事堂为政府最高机构,凡皇帝命令需经政事堂群相会议正式通过方可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政事堂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被认为违法。这表明(  )

A.古代政治制度有注重行政程序的一面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C.分权与制衡体制的形成D.宰相擅权现象越发严重

5.

陆世仪在《论治邑》中谈到 治乡三约 先按地势,分邑为数乡,然后什伍其民,条分缕析,令皆归于乡约长。凡讼狱、师徒、户口、田数、徭役,一皆缘此而起。 这反映了(  )

A.国家弱化对乡民的人身与经济控制,强制性地征发赋役B.立足村落、编排户口、征发赋役是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
C.户籍制度是乡里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与行省制度互为补充D.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控制乡村社会的基本制度

6.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改编《白蛇传》时,不仅将唐宋传奇中恐怖的神怪故事变为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许仙的身份也由官宦之子变成了 生药铺 主管。市井小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这在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上述变化反映了明代(  )

A.重农轻商观念根本改变B.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D.工商业发展出现新兴社会群体

7.

北洋政府逐步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文官纠弹制度,设立行政监察机构——肃政厅,专门纠弹官吏失职违法案件。从当时的纠弹实例来看,被纠弹的大多是地方官吏,最高为巡按使,最多的是县知事。文官纠弹制度的建立(  )

A.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B.解决了军阀割据问题C.巩固了基层民主制度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8.

有学者评论中国近代某战争, 面临着亡国灭种还是继绝兴灭的抉择,近代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民族凝聚力取代离心力成为主流的局面。在政府与人民之同,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同,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大 。下列史实不符合上述评论的是(  )

A.洛川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B.1935年12月北平学生进行了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
C.中共在东北、华北等地设置了行政区和军政委员会D.海外华侨陈嘉庚等人捐款捐物,数万华侨青年回国

9.

下图是1950年顾群创作的年画《女司机》,人们高举 向先进妇女学习 的横幅。该作品(  )

A.表明了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B.引导了新社会价值观念构建C.反映女性成为工业化主导力量D.激发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理论家的 自我设计 ,也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以后的水到渠成 ,而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将 思想进程 与事物自身的 历史行进 相结合。这句话表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根植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B.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C.与经济发展没有密切关系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11.

《世界史纲》写道: 亚历山大去世以前,尤其是在他去世以后,人们有时间对他进行考虑时,关于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和组织的想法在人们心目中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概念了。 作者意在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

A.造就了繁盛的 希腊化时代 B.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汇C.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D.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

12.

某同学设计以下演示文稿来表现欧洲历史演进的某一主题。该主题是(  )

A.人文主义思想的扩展B.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C.战争危机的逐步蔓延D.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

13.

1844年,恩格斯在其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就当下英国社会现状来看,要想让工人运动采用和平的方式已经彻底不可能了,阶级分化日益尖锐,不久的将来,一个小小的推动力就足以引起山崩地裂。这一论述(  )

A.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成就D.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

14.

20世纪20年代苏联所生产的飞机和发动机多是进口了机的复制或政良版。1931年,航空工业占国防工业总投资的比重由1928年的16%上升到41%。1933—1938年,苏联航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使飞机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突破,研制出飞行速度超越外国同类机型的新一代高速战机。这说明(  )

A.苏联经济领域现浮夸风B.新经济政策利于工业化C.苏联己经形成完整工业体系D.斯大林模式具有一定优越性

15.

1960至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据此可知,该时期(  )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B.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C.南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削弱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下降

16.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 第三条道路 ,主张政府可以既吸纳市场经济中自由主义的作用,又兼顾以国家为媒介的实现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力量,强调 摒奔阶级政治 寻求跨阶级的支持 。该道路的出现说明(  )

A.资本主义存在着自我调节机制B.意识形态对西方国家影响减弱C.冷战对欧美国家带来极大影响D.西方国家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宋朝羁縻政策在继承唐制的基础上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中央王朝的统治势力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少数民族地区,其主要内容表现为:一是羁縻地区少数民族承认对中央政权的依附,接受中央的册封和定期入贡;二是中央政权承认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参与其内政,各地方政权的官吏由本民族自行产生后,中央加以任免。总之,宋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对国家的统一与中央政权的巩固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羁縻政策的制定从根本上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忽视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使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况。

——摘编自袁波澜、敏生兰、黄丽《唐、宋民族政策——羁縻问题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 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摘编自《民族区域自治大事纪要》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和发展,使其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扭转,开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局限于某种文化类型,而是关涉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羁縻政策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实行羁縻政策的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代羁縻政策相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步之处。(5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33年11月至1934年5月,广东农村经济调查团对广东38个县152个村户中的

县数

调查村数

村户总数

农户数

38

152

24776

自耕农

佃农

雇农

总计

38个县各类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

32.6%

57.2%

10.2%

--

38个县农户数占村户总数的比例

84.7%

——摘编自陈翰笙主编《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材料二
上海近郊各县因紧靠近代中国发展最快的都市,所以在产业的转换、城乡产品的交换、劳动力的流动和技术的吸纳上均得益于都市经济。在上海近郊农村日益被卷入城市近代化进程中,农村产业的转换和替代给乡镇劳动力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城乡产品交流形成的市场更推动农村经济向近代跨跃,劳动人口的流动为农村多余劳动力的输出提供了通道,而依托城市吸纳技术的方便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近代上海的农村,以牛乳业为代表的畜牧农场、养鸡场以及养鸭、养蜂专业户等。此外,民国时期还兴办不少农场、试验场和畜殖场。

——摘编自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

(1)据材料,概括指出广东和上海近郊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8分)
(2)简析两则材料对研究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社会价值及局限。(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40年代以来世界重大历史事件(部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1940年代以来世界的发展变化 ,从上述时间轴中任选三个历史事件,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择的历史事件,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不只是宏伟的古建筑,还包括珍藏其间的文物精品,它们联结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与中华文明成就的一个标志……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 原址保护 原状陈列 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

——摘编自郑欣淼《故宫的价值与地位》

材料二
荷兰国立博物馆始建于1885年,拥有超过100万件藏品。新建的荷兰国立博物馆秉承 开放 连接 的理念,建立了完善的藏品管理系统和图像采集的标准化规则,通过在网站上直接发布藏品数字化的数据和图像,重建数字博物馆,期望通过数字博物馆能接触到更多的观众,不仅能触动他们的心灵,还能把人、艺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目前,荷兰国立博物馆拥有欧洲最大的开放艺术藏品数据,其中的开放数据和图像非常受欢迎。

——摘编自凯茜·亚赫《荷兰国立博物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人们对其古建筑价值有何新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荷兰国立博物馆的独特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博物馆的作用。(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