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天津市南开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5+3)【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8 浏览数:101

一、单选题

1.

大一统 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下列表述与 大一统 治国理念最相符的是(  )

A.民为邦本,本固邦宁B.六合同风,九州共贯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2.

表1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 

表1

记载

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国家法律条文严酷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3.

唐代规定了考核官吏的政治标准 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 指德义、清慎、公平、恪勤,是对官员品德操行的要求, 二十七最 是根据各个部门工作的不同性质和要求对官吏的能力提出的不同要求。这突出反映了唐代考核制度(  )

A.德才兼顾,合理分类B.注重效率,维护专制C.绝对公平,以才优先D.细致全面,消除腐败

4.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5.

如表是历史上中国北方水稻种植分布情况,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水稻种植分布的变迁(  )

时期

水稻种植情况

新石器时期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商周时期

水稻种植向北方推移;

汉唐时期

北方地区水稻种植大大扩大;

宋代

北方水稻种植开始萎缩,分布由成线到点状分布;

明清时期

虽然水稻种植北界推移到44°N,但北方水稻种植状况并不理想;

近代以来

随着耐旱水稻品种的培育,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扩展。

A.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有关B.受自然和社会发展双重因素影响C.取决于政治中心的不断东移D.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资源的制约

6.

近代早期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 机船矿路 主要指兵器, 主要指战船, 主要指煤矿, 指铁路。为了制造 ,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种现象(  )

A.得益于实业救国的自强使命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C.有力的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体现开明人士对时代的捕捉

7.

历史者, 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史家必探察 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 ;史学者, 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此,影响梁启超新史学观的因素不包括(  )

A.中国传统史学理论B.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C.进化论和民主思想D.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8.

中国近代,全国性金融中心不断迁移,基本轨迹是:上海→北京与天津→上海→重庆→上海。这反映出近代(  )

A.地方派系积极争夺金融中心地位B.政治中心与金融中心始终分离C.中国金融业受政治环境影响大D.列强侵略严重破坏中国金融业

9.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5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3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7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B.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0.

邓小平指出: 没有这个判断,一天诚惶诚恐的,怎么能够安心地搞建设?更不可能搞全面改革,也不可能确定我们建军的正确原则和方向。 据此, 这个判断 是指(  )

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B.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C.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11.

与欧亚大陆相隔绝的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都独立进行B.印第安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交流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D.印第安文化深受欧亚大陆文化的影响

12.

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完成了对殖民地的占领。巧克力、茶叶和糖作为殖民地的物品,取代了长久以来由扮演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角色,成为远洋贸易的主要对象,开始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新宠,欧洲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饮食口味。据此判断,中应是(  )

A.烟草B.辣椒C.咖啡D.香料

13.

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是: 世界太小了 。导致 世界太小 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进程加快B.国际竞争激烈C.现代科技长足发展D.两极格局瓦解

14.

在拉美国家和非洲统一组织的多次呼吁下,联合国举行三次海洋法会议,最后于1982年12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为12海里,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一规定(  )

A.扩张了发达国家海洋霸权B.有利于所有沿海国家C.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D.促进海洋环境的保护

15.

美国学者梅天穆于2012年出版了《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书中第二部分 成吉思大交换 分析了 蒙古治下的和平 时期给贸易、战争方式、行政管理、宗教、疾病、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七个方面带来的影响,认为蒙古征服战争可以与哥伦布 发现 新大陆对比。据此判断,该书的观点主要是基于(  )

A.全球史的视野B.蒙古西征的历史局限C.新史料的发现D.高度关注东西方差异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粮食安全观摘录

内容

出处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王制》

粟者,王之本事也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

《管子治国》

李悝为魏文候作尽地力之教以谷贱时增其贾而余,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主管财政经济工作的陈云高度重视粮食工作。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提出 发展农业是保证工业发展和全部经济计划完成的基本条件 改善生活,吃还是第一位 吃的方面,先粮食后副食品 粮食工作极为重要,它决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经济工作,而且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 。60年代初,他又提出 在粮食问题上,应该有这样的目标:一是要过得下去,二是不依靠外国 。这一系列有关粮食安全的思想,对于今天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安全治理能力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摘编自赵纪萍《陈云的粮食安全思想和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主要思想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新中国粮食安全观的新发展。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茶作为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随着地理大发现后世界性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而传入西方。随着饮茶这一生活方式在英国的逐渐传播开来,亦与精神文化互相交融,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
欧洲人最初接触并饮用的基本上都是绿茶,英国人的饮茶偏好在18世纪时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该趋势首先与价格有关,到了18世纪30年代时红茶价格已经逐渐低于绿茶,这个趋势长期保持。绿茶性寒,红茶性暖。红茶的温性特征无疑有助于英国人适应当地大部分时间偏于阴冷潮湿的天气,自然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与红茶兴起密切联系的是,英国人逐渐形成了饮茶时添加牛奶与糖的习惯。牛奶为英国传统饮食的重要部分,茶在引入英国后,英国人很快即将牛奶加入其中。随着英国人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甘蔗种植园与制糖业迅速发展。由于糖的来源日益充沛,价格日益低廉,向茶中大量加糖也逐渐成为英式茶的另一特色。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式茶的特点,并分析英式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你如何认识贸易活动对文化交流的作用。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阶段表

朝代

发展阶段

据漕粮来源地划分

漕运中心

主要运道

漕运量

单位:万石

平均量

最高年份

秦汉

关东之漕

长安、洛阳

渭河、漕渠、黄河、汴渠

400

600

魏晋隋唐

从关东之漕到江淮之漕

长安、洛阳

漕渠、黄河、汴河、江南运河

200—300

400

两宋

江淮之漕

开封、杭州

汴渠、江南运河

600

700

元明清

江南之漕

北京

京杭运河

300400

675

注:漕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运输方式,主要是指通过水路运输粮食等物资。渭河,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漕渠,汉唐时自长安东至黄河的运渠;汴渠,也称汴河,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骨干运河;江南运河,大运河的南段,是京杭运河运输最繁忙的航道。

——摘编自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国古代漕运发展相关的题目,并结合所学内容予以论述。(要求:写明题目,充分运用材料,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