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60

一、选择题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政治家,其功绩包括:并吞六国;开疆拓土;创立新制;统一货币;修筑驰道、直道等。这位政治家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元世祖

2.

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写道: 无数铃声遥过碛(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 诗歌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运送丝绸的画面。这一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

3.

某兴趣小组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以下史料,摘录如表。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为(  )

内容

出处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

《史记》

南方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A.经济重心南移B.城市商业繁荣C.民族关系发展D.对外交流频繁

4.

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介绍:永和九年,会稽山阴。众人曲水流觞,赋诗三十七首成集,并由他作序,挥墨写就 天下第一行书 ,此帖连落款一共出现二十一个 ,形态迥异,各具美态。材料中的 是(  )
202408020741259550

《兰亭集序》摹本中不同字精选

A.锺繇B.王羲之C.颜真卿D.柳公权

5.

某制度 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该制度是(  )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

6.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文献描述的技术成就为(  )

A.改进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转轮排字法

7.

《中国通史》载:中统元年(1260)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获赐玉印……至元元年(1264)又领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据此可知,元朝有效管辖的地区指(  )
202408020741259550

八思巴印

A.西藏B.西域C.岭北D.琉球

8.

清朝以前,江南被誉为 鱼米之乡 ,到清中期后,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出现 湖广熟,天下足 的谚语。由此反映出清朝(  )

A.率先引进占城稻B.普及种植茶树C.开始种植棉花D.推广玉米、甘薯

9.

1911年9月,吴玉章与同乡龙鸣剑、王天杰发动起义,于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建立荣县军政府。荣县起义开创了四川保路运动的新局面,开某次运动之先河。某次运动指(  )

荣县军政府旧址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

10.

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此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这一变化有利于传播(  )

A.启蒙思想B.三民主义C.民主共和D.马克思主义

11.

某校组织美术经典作品展,有油画作品《强夺泸定桥》(李宗津),中国画作品《巧渡金沙江》(宗其香),版画作品《雪原峡谷》(王琦)等。这一展览反映的主题是(  )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人民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

12.

话剧是以对话形式为主的综合艺术。1937年,上海文艺界人士以戏剧为武器,集体创作了大型话剧,剧幕内容如表。据此推断,该话剧描述的历史事件为(  )

第一幕:暴风雨的前夕

第二幕:卢沟桥的抉择

第三幕:全民族的抗战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皖南事变

13.

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全国约有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和37950间房屋等生产资料,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社会变革,材料中 社会变革 的含义指(  )

A.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B.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C.掀起了 一大二公 的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 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委员朗维耶宣布:我以人民的名义,宣告公社成立了。公社规定,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 将逃亡工厂主的企业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推动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C.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D.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5.

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世界历史某一单元后制作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可知,图中“? 处应填写(  )
202408020741259550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C.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6.

19世纪中期,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英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5年的11%提高至1902年的近74%。法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0年的52%提升至1901年的86%。此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

A.推动大众教育普及B.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壮大工人阶级队伍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7.

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敌手,在世界局部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相继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爆发了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相同背景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B.美苏两国冷战对峙C.欧洲走向一体化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8.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国致力于(  )

A.推动国际经济发展B.保护全球生态环境C.促进世界文明发展D.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二、材料题

19.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 四史 教育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请你参与。(16分)
任务一【梳理历程——建构时空观念】
材料一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辛探索。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202408020741259550

近代中国革命和建设年代

(1)请填写年代尺上①②处内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任务二【辨析史料——形成历史解释】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北伐战争铁军盾牌


《会师井冈》
中国画


《发动百团精兵大战》号外


开国纪念邮票

(2)根据史料类型,将上述图片材料进行分类。(填序号)
一手史料(指在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直接记录、遗物、遗迹等)
二手史料(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3)任选一幅图片并解读信息,指出其在近代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任务三【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观点】
材料三 1953—1976年,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

202408020741259550

知识图谱(1953——1976)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谈谈你对这一时期探索 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的理解。(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三、小论文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6—20世纪,西欧诸国出现一系列科学发明,引起知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巨大变革。科学着重于发现真理,技术则致力于各种具体发明,工业革命为西欧各国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类别

人物

身价

成就

科学理论

牛顿(16431727)

科学家

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学、光学分析

法拉第(17911867)

科学家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技术发明

瓦特(17361819)

技术工人

改进蒸汽机

爱迪生(18471931)

发明家

发明白炽灯泡、电影摄影机

卡尔·本茨(18441929)

工程师

制造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从材料中提取两则及以上信息,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拟一标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标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