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八校高三8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739

一、单选题

1.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这句话说明(  )

A.华夏文明更为先进B.华夷的区别在于文化C.夷狄向往中原文明D.大量夷狄进入中原

2.

学者费双应认为 秦朝郡县制属于极端专制的集权体制的单线统治,中央对郡县的绝对控制使郡与郡之间相互拆离,使郡与县之间没有相应的联系。 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秦朝郡县制(  )

A.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B.产生了强有力的向心力C.制度建设还不够成熟D.笼络了地方诸侯王

3.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 唐朝的武功从表面看,虽和汉朝相等,其声威所至,或且超过汉朝,但此乃世运进步使然,以经营域外的实力论,唐朝实非汉朝之比。……玄宗时,府兵制度业已废坏,而吐蕃、突厥都强,契丹势亦渐盛。欲图控制、守御,都不得不加重边兵。 由此可见(  )

A.唐朝的实力不如汉朝B.唐朝的衰落源于府兵制度的废弛C.唐朝时边境民族更强D.唐朝节度使的推行是现实的需要

4.

宋代的出版商在刊印书籍时,通常要印上版权页—— 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目录后,往往刻一墨图记及牌记 。这个 牌记 载有出版人、刻书人、出版日期、版权声明等信息。这(  )

A.促成了宋代繁荣的书业市场B.催生了猖獗的盗版现象C.说明宋代出现了保护版权的法令D.反映宋代产生了知识产权意识

5.

根据以下表格,可知明朝(  )

《明会典》记载的明朝前期进口货物部分交易情况

货物名称

苏木

胡椒

乌木

檀香

计量单位

规定价格

500

3

500

500

与琉球贸易价格

10

30

与暹罗贸易价格

5

25

40

10

与满剌加贸易价格

20

40

10

注:1贯等于1000文;“—”表示数据缺失。

A.对外贸易十分繁荣B.具有鲜明的朝贡贸易特点C.政府重视对外贸易D.在对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6.

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烟台以东清军归山东巡抚李秉衡节制,威海守御由李鸿章的淮军负责,彼此互不相干,而南方调来 勤王 之师又不听李秉衡调遣,这样就出现了威海孤军奋战,得不到援兵的奇怪现象。该现象反映(  )

A.洋务运动破产的历史必然性B.政治改良难以实现救亡图存C.中央权力下移影响历史发展D.阶级矛盾激化加剧民族危机

7.

梁启超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一观点折射出(  )

A.启蒙国民思想的必要B.否定辛亥革命的成果C.民族主义思想的觉醒D.共和制度不符合潮流

8.

1938年4月,《新中华报》开辟 防疫 专栏,宣传清洁卫生和防疫常识。1942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防疫总委员会,筹划管理全边区的防疫工作。同年5月,边区防疫总委员会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据此可知(  )

A.边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B.陕甘宁边区的疫情日益严重C.国家重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

9.

下表是1949年与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1957年与1949年相比,可以推知的正确结论是(  )

年份

工业总产值

轻工业

重工业

1949

140

103

37

1957

784

405

379

A.轻工业增长速度比重工业快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一五 计划促进生产力大发展D.变革了社会的生产关系

10.

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 历史关头的雄文 。两篇 雄文 的共同作用是(  )

A.指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B.打破了思想僵化的局面C.明确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D.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11.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提到: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灭性的破坏。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使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下面最能体现学者观点的是(  )

A.强烈抨击亚历山大东征对文明造成危害B.认为亚历山大东征使欧亚大陆连成整体C.肯定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D.采用辩证眼光看待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12.

1493年,西、葡两国因在殖民争夺中矛盾日益激化,邀请罗马教皇予以仲裁, 教皇子午线 随之产生,并于1506年和1529年两度微有调整;但此后英国、荷兰等国却对这条分界线根本不予理睬,争先恐后地涌向世界各地。这侧面说明了(  )

A.英荷取代西葡成为霸主B.西欧民族国家得到发展C.教会权力影响世俗事务D.瓜分世界成为时代主题

13.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 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A.具体行动与宣传口号不相符B.人文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C.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尚未壮大D.艺术作品注重展现世俗生活

14.

据《英国政治制度史》记载: 乔治二世(1683—1760)12次离开英国前往故国期间,总要指定王后卡洛琳摄政。卡洛琳为人好强,谦卑恭顺的沃波尔成了她的理想肱股之臣,许多重要事宜,悉凭他做主处理。 这一现象表明英国(  )

A.君主专制出现复辟苗头B.议会权力中心受到挑战C.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D.君主喜好影响官员任命

15.

1916—1926年,美国出现了第一次黑人大迁徙,迁移方向从美国南部农村到美国北部大城市,迁移人数约150万人。引发这次迁移的重要原因是(  )

A.美国北部工业城市的发展急需劳动力,北部城市条件较好B.美国南部城市并未彻底解放黑人,黑人无法拥有合法权利
C.一战期间美国北部工业城市采取优待政策吸引黑人劳动力D.黑人为躲避美国一战的征兵纷纷前往北部城市成为劳动力

16.

下图取材于20世纪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 他终于上道了 ,该漫画描绘的是当时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以下选项中,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

A.肯定美国通过经济援助帮助西欧恢复经济B.嘲讽美国对西欧进行扶植的同时控制西欧C.批判美国援助西欧的行为损害纳税人权益D.展现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的团结友爱精神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司马迁笔下,不论历史人物是贫贱还是富贵,也不论其最后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有可称道的道德表现或事功作为,就会进入他的视野。对事功充分肯定,但不作为最高标准。司马迁讲究 天人关系 ,沟通 天人关系 最为重要的路径是 善恶 ,尤其是大善大恶。这在《史记》中有明确表述,例如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高希中《司马迁历史人物评价理念试析》

材料二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端,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依据司马迁的人物评价标准评价隋炀帝。(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司马光与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10分)

18.

自唐宋以后,江南在全国经济中逐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葡西殖民者围绕中国的商品开辟了商业航线,中国的出口商品以生丝和丝织品为主,而进口的只有少量香料之类的商品。由于出现这种结构性的贸易逆差,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于是,中国江南丝织业市镇进一步发展,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加速形成,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也随之开始。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和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

材料二
五口通商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重心,江南作为上海的腹地,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商品生产的发展,丝茶出口增长,相关的手工业勃兴。随着上海、宁波等近代工业大都市兴起并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周边农村地区形成极大的向心力。中外工业资本不断渗入乡间,一方面都市工业部门不断吸引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中小型加工企业扩散到农村市镇,把工业主义的触角直接伸向农村。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织厂。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而是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呈现出经济上的 半截子 近代化和社会上的 二元结构 特征。

——摘编自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

材料三
长三角城市群拥有 外通大洋,内联深广腹地 的优越自然区位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是连接内陆腹地和国际市场的枢纽;长三角城市群国际化程度高,在市场化为主导的企业合作、港口联盟、创新协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合作经验;长江文化异彩纷呈,自古以来开放进取,主动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辐射内陆,走向海洋;改革开放后又率先实现从封闭型农业社会向开放型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至今日,长江流域仍然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将发挥独特的优势作用。

——摘编自郁鸿胜《贯通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葡西殖民者的商业航线对明清江南经济的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江南市镇 近代化 的有利因素,并对材料中仅仅是“ 半截子 近代化 做出合理解释。(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发展的促进因素。(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钱乘旦先生认为,近代早期见证了西方的崛起。西方崛起表现在各个方面,其本质是脱离封建状态,整合被分裂的社会,在统一国家的领导下走向现代化。而商业兴盛、城市复苏、文艺学术复兴、科学技术发展、海外殖民扩张等,都是崛起过程中的具体内容,象征着西方从中古走向近代。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西方先启动近代进程,从而也就抢占了现代化的先机,为日后的强大奠定基础。

——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近代早期的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西方崛起 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世界史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表述严谨)

四、材料阅读

20.

德法世仇因近代以来多次战争而结下,最终因智慧而化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这次战争(普法战争)使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结束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进入巴黎的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法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大部分地区(煤铁资源丰富)……在此期间,巴黎人民于1871年3月18日再次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摘编自许诺主编《一战全史》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法国政治家让·莫内提出将德国的煤钢产地鲁尔区、萨尔兰交由法国支配,以便让法国工业生产迅速恢复。美国反对将鲁尔区自德国分出。1950年5月,法、美两国发表了由莫内起草的西欧煤钢联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资源为基础,把西欧国家各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共同管理 联营 。1951年4月,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普法战争所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煤钢联营计划实施所产生的影响。(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