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6 浏览数:54

一、选择题

1.

学校升旗仪式上,小恩同学国旗下讲话: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按动电钮,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该段讲话相关的史事是(  )

A.政协会议B.土地改革C.开国大典D.西藏解放

2.

据下图可知, 一五 计划(  )
202408120858032453

A.推动祖国大陆实现统一B.标志着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C.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D.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3.

到1956年底,96.3%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99%的私营工业户和82.2%的私营商业户参加了公私合营。据此可知(  )

A.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全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C.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B.钱学森C.袁隆平D.屠呦呦

5.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打破长期以来 倾思想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随后的改革开放,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据此可知(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受阻B.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革命理论需要不断实践D.经济体制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6.

下表是我国1985年和1987年与工商业有关的部分统计数据。表中数据变化表明(  )

时间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

计划管理的商品

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

1985

120

188

70

1987

60

32

36

A.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强化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7.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意指(  )

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大连等沿海城市C.设立浦东新区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8.

南方谈话不仅标志着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结晶的最终成熟和形成,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 思想结晶 是指(  )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 据此可知,香港能够回归的主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 方针提出B.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C.香港人民的迫切希望D.中英两国共同的努力

10.

下表是我国海军装备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  )

1950

人民海军先后购进美英、日等超龄舰船48艘。

1958

从苏联购买了战舰获得制造特许权。通过转让制造过渡到仿制改进。

20世纪90年代

人民海军加速武器装备的研制进程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1世纪

海军装备建设坚持自主创新有重点、有选择地升级改造。

A.我国海军装备非常齐全B.我国海军主力舰艇主要依靠进口C.我国海军装备领先世界D.我国海军逐步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11.

毛主席说: 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毛主席旨在强调(  )

A.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非常灿烂B.文化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D.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12.

小恩同学通过调查恩施近几十年的变化发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主要通过信件联系远方的亲友;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电报和固定电话是较为快捷的方式;20世纪末,移动电话开始流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系千里之外的亲友。调查结果可印证(  )

A.科技改变生活方式B.交通缩短心灵距离C.思想革新通信方式D.通信推动经济发展

二、材料题

13.

【农业改革】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土地制度变革实践,其中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为典型。两者是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施行的两种土地制度,这两种土地制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它们坚持了公有制的前提,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这两种土地制度也有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提出和实施的历史前提、经营方式、干预程度等方面。

——改编自李荣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

14.

【红色歌曲】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摘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

材料二 银龙画出拒敌的烽烟,东方巨响威力无边,太空传来熟悉的旋律,唱响了我们征天的宣言。你是中华骄傲的名片,大国重器渲染时代的风帆,你是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开启新时代奋进的诗篇。
神舟续写千年的传奇,北斗描绘中国轨迹,嫦娥奔月升起五星红旗,天宫巡天书写太空奇迹,你是中华骄傲的名片!航天强国助力复兴的夙愿,你是强国路上飘扬的旗帜,继往开来我们一往无前!

——摘自《两弹一星颂》歌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 打败美帝野心狼 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释 两弹一星 精神的内涵。

15.

【新中国外交】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从当时两个阵营严重对峙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的重大外交决策,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友好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苏联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还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万隆会议。中国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1)从材料一可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2)请任选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解读图片所反映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三、综合题

16.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请围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