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言蹊七月联考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440

一、单选题

1.

浦城牛鼻山遗址探沟出土了大量农耕生产用具,并且出土了部分谷粒标本,经鉴定为距今5300年的谷粒遗存,是南方地区发现最早的水稻标本之一。这反映了浦城县(  )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出现B.开始进入农耕文明时代C.具有明显的父系社会特征D.是农耕文明的代表之一

2.

商太宗太甲在位三年,寻欢作乐,残害百姓。经伊尹长期教导后,无所悔改。伊尹索性将其放逐到桐宫,自己摄政当王。三年后,太甲痛改前非,遵守法度,与人为善。于是,伊尹亲自接回太甲,将政权重还予他。 伊尹太甲 之事反映出当时(  )

A.贵族政治的兴盛B.士人清议的有效C.君主集权的反复D.德政对王权制约

3.

据史书记载,秦朝在集市收取高额的市场租金;在主要道路关卡收取高额的关税;对商人编商籍;若商人破产则将被收编为国家苦役。这说明了秦朝(  )

A.对小农经济发展的重视B.抑商政策的有效实行C.封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D.重农抑商的积极践行

4.

唐代杜甫在诗中写道: 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 杜甫这首诗意在(  )

A.宣扬儒学思想B.心系群众百姓C.宣传生态理念D.号召重建社会

5.

如图1是一幅明末的人像画。这派画家描绘人物的面容,性格突出仪态逼真。对疏朗须发的处理,面痣、雀斑质感的描绘刻画入微;对老人的龙钟老态、鸡皮鹤发,更描写得栩栩如生。这种画法和传统文人画以简单写意和勾勒线条为主的特色不同。这种转变形成的背景是(  )

图1

A.考证学风兴起,讲求实事求是B.命相风气流行,重视面容细节C.商业社会出现,弥漫现实精神D.西洋画风影响,展现写实技巧

6.

下面是关于淡水英国领事馆周知在台英国侨民的通告的两则资料。要求以 某一场冲突 为主题为这两则资料作报告。

通告一  清朝官员同意重开基隆煤务局,但该官员表示,依目前基隆的情势,可能无法立即开始采矿作业。

通告二  本馆顷接台北同知论令,希望勒束英,暂时勿到下旅行,以策安全。

从两则资料内容判断, 某一场冲突 最可能是指(  )

A.鸦片战争B.英法联军C.中法战争D.甲午战争

7.

晚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民谣,例如 百姓怕官,官怕朝廷,朝廷怕洋人,洋人怕百姓。 这首晚清民谣(  )

A.说明了民主革命成功原因B.暗藏了国人对政府客观看法C.揭示了当时社会时代特征D.表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需

8.

如图2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某报刊报纸上的一副漫画。这幅漫画(  )

图2

A.是为抗战动员的生动体现B.蕴含了百姓对新未来的期盼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D.坚定了国民战争胜利的决心

9.

1950年8月,东北局建议把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几座城市的所有工厂及其设备都迁移至中苏边境地区。东北局这一建议主要是由于(  )

A.国家安全形势的变更B.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C.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D.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10.

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某一时期《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这次修订反映了(  )

A.内地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C.社会主义生产水平有所提高D.市场经济进一步活跃发展

11.

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第十九个法老为供奉太阳神阿蒙而修建的,其主要职能是庆祝一年一次的奥皮特节,每年的奥皮特节法老都要与太阳神灵气结合。由此可见,古埃及法老修建这一建筑并庆祝节日(  )

A.彰显了法老的正统地位B.奠定了统治的社会基础C.迎合了百姓的眼想心思D.初现了思想的礼制创造

12.

1215年,英王约翰正式承认了更多的管理各类事务的官员。虽然这些官员同王室之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首先是属于城市的,而不隶属于国王,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城市服务。这反映了这一城市管理体系的出现(  )

A.扩大了城市各阶级的差距B.满足了城市生产生活需求C.推动了英国基层法治建设D.代表了城市共同体的需求

13.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 和洋折衷 之风盛行,时尚趋势也由喜爱穿着繁琐复杂的传统服装转向更为轻便实用的西方服饰;而另一方面,儒学主义对日本文化方面的影响几乎贯彻于整个维新变革期间,文明开化表现出十分浓重的儒学日本化的特点。由此可知,明治维新(  )

A.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B.使得社会文化意见趋向分离C.呈现出二元化发展轨迹态势D.是日本通过改革自救的手段

14.

图3为1895年美国艺术家乔治·里夫斯的海报。海报上写着 中国人必须走 ,这是美国恐华宣传的代表。该海报意在强调(  )

图3

A.美国的社会内部矛盾十分尖锐B.美国自由市场限制劳动力的流动C.政府的无作为加剧了通货膨胀D.中国落后不利于劳动力价值实现

15.

如图4是二战时期日本一幅宣传漫画。

图4

这幅漫画反映出(  )

A.日本国内厌战情绪十分普遍B.美国在战争中多有暴行C.日本恶意宣传服务战争需要D.二战聚焦文化领域争夺

16.

20世纪末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创作系列小说《黑质三部曲》,根植于人类历史上的神话故事,想象出平行世界、死人的世界、神的世界等。该小说采用孩子的视角、蒙太奇的手法,多条情节并列发展等叙事手法使故事情节呈线性发展。这可以说明,该小说(  )

A.体现了新社会风尚的流行B.具有抒情的浪漫主义色彩C.深受近现代物理学的影响D.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特色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陈靖姑生于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她平时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崇尚慈爱。18岁时,嫁给古田人刘杞为妻;24岁时,福建大地遭遇旱灾,大旱导致粮食歉收,民不聊生。陈靖姑不顾自己有孕在身,毅然为民祈雨,她念动真言,焚烧血文,终于感动天庭,促成天降甘霖造福万民,陈靖姑也因此劳瘁而殒身。广大群众感其恩德而传颂她、崇祀她,尊她为 救产、护胎、佑民 的女神,并在其殉身成道地古田临水建庙纪念她。历代帝王也为她的事迹所感动,给予许多封号,如 临水夫人 通天圣母 顺天圣母 顺懿夫人 崇福昭惠慈济夫人 等。千百年来,临水宫的香火持续兴旺,庙宇建筑的规模也不断扩建壮大,成为了世界陈靖姑文化的发祥地、海内外众多的奉祀顺天圣母陈靖姑分宫分庙的祖庙。

——摘编自杜新华《顺天圣母陈靖姑信俗文化的价值》

材料二
将一个神明纳入国家认可的神谱,是按照固定的官僚程序进行的。首先,在皇帝敕令中表彰该神明对国家的某些特殊功效。天后的第一个封号是 灵惠夫人 ,1156年应一个帝国使臣的要求敕封。1192年获得了一个稍高的封号 灵惠妃 。这些卑微的封号在当时是重要的。1278年,蒙古忽必烈汗亲自封为 天妃 ,以表彰她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这个海上旅行者的保护神才确立在全国的地位。在14和15世纪又敕封了一系列相关的封号,包括1409年一个特别明确的封号:护国庇民普济天妃。当清朝皇帝试图加强对南方沿海地区的控制时,这个女神对国家的作用就更为重要。清王朝的建立者将他躲过的一次风暴归功于天妃,给予她显赫的 天上圣母 的封号。最后,1737年乾隆皇帝将她抬上 天后 的崇隆地位。

——摘编自【美】华琛《神明的标准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顺天圣母陈靖姑信俗文化 得以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顺天圣母陈靖姑信俗文化 天后妈祖文化 的共通之处,并分析 天后妈祖文化 的特点。(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唐代刘知几指出,优秀的历史学家应具备 三长 史实 史论 史识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正确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史实得出结论。
(1)请你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以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为主题,完成表格填写。(6分)
注:所列举的 史实 朝代不得与已给出的事例朝代相同,需用其他朝代的相关知识作答。

史实

史论

史识

明朝在手工业方面上,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          (2

经济发展因时代进步而进步,每个时代出现经济发展的新现象都会为经济发展带来力。

A.              (2

    B.              (2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撰写 史论 史识 时应该注意的问题。(4分)

三、综合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美国老罗斯褔总统认为历史是围绕着海洋而展开的。他曾指出: 甲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告消失,乙时代现在已处于发展顶峰,并将很快耗它所能支配的资源,而丙时代注定将成为所有伟大时代中最伟大的时代,犹如一轮红日正在薄而出。
(1)题干文字中,甲、乙、丙时代各应指(2分)
      A.地中海、太平洋、大西洋           B.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
      C.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历史·海洋·社会"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理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8分)

四、材料阅读

20.

长江中游地区江湖关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江湖关系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此区域的江流与湖泊在历史时期发生了显著变化,江湖关系演变频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时间

江湖关系

主导因素

洞庭湖

长江

人类活动

秦汉时期

四水水沙仍直接入江。排沙量仍小。长江开始顶托洞庭湖。

江北云梦泽开始淤塞日益严重,水体开始侵。

洞庭湖水域扩大。

荆江统一河床伴随着云梦泽的淤塞开始形成。

随湖域扩大,湖区中原始聚落点消失。对湖区开发利用仍以疏导灌溉为主。

两宋时期

湖水入江,但

春夏水涨时江水逆泛洞庭。入江湖水清澈,含沙量仍低,但逆泛洞庭的江水浑浊。

由于人类围垦活动的加剧。湖泊萎缩,湖盆泥沙淤积,迫使湖泊水位抬升,再现湖高江低。

洞庭湖水域进一步萎缩,到宋末,洞庭水域几乎为魏晋时期一半,约3300平方公里。

云梦泽完全淤塞成陆,荆江统一河床最终形成。

人类生产力水平已发展较高。北方战乱,人口再次南迁。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地带垸田兴起。筑堤堵穴活动亦随之兴起。

清初至1860

江水入湖,江

水含沙量继续增大。入湖四水含沙量增大。出湖入江之水含沙量仍相对较小。

玉米、番薯的推广,人类开垦活动深入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剧增。

洞庭湖因泥沙淤积加速与国垦湖泊,导致湖泊水域进一步萎缩。

荆江河床淤积不断,河床抬高。

垦殖活动由平原地带延伸至山区。毁林开荒、无土不垦。导致江、湖淤积加速。水地矛盾突出,洪灾不止。

——摘编自易丽《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的演变:洞庭湖、阳湖为例》

材料二
图5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图6示意宋朝时期该地区水系,图7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

图5先秦汉晋时期            图6宋朝时期           图7明末清初时期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洞庭湖变化的趋势说明其变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指出洞庭湖的演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加以阐释。(要求:关系合理,观点明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