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厂对于失去土地的
“自由劳动者
”并没有吸引力,工作条件恶劣、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等使农民宁愿乞讨或等待政府救济而不愿到工厂做工。工业革命中后期,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保证工资、普及中学教育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对容易。19世纪上半叶,英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0余万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而非农业部门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兴起,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领域。由于失地农民的压力,英国政府主张将有劳动能力的贫民移民海外,1846—1850年英国每年向殖民地移民19.9万人。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840年后,沿海一带
“自有船厂,趋工若鹜,仰食者不下万家
”。在上海,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游民比比皆是,有的以酬赏为生,有的以欺骗谋食,有的与乞丐为伍。在京师食力、食技之客民
“不下数十万
”。据《农情报告》1915年的调查资料,农民以城市为迁徙目标的占总数的59.1%,东南沿海的许多破产农民、小手工业者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相率渡海到外洋谋生。
——摘编自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等
材料三
时间
|
人口迁移方向
|
人数(万)
|
目的
|
1950—1969年底
|
上海外迁
|
137.73
|
支援外地建设
|
1954—1956年底
|
黑龙江北大荒
|
37
|
垦荒
|
1954—1957年底
|
新疆建设兵团
|
31
|
屯垦戍边
|
——整理自赵入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人口流动与管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和中国在近代人口迁移上的异同。 (13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