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苏省海安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40+2)【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42 浏览数:154

一、单选题

1.

如图是考古学者根据半坡遗址(今陕西省西安市)出土的尖底瓶所绘制的样式图。该文化遗存产生于(  )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

2.

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姓、氏区别,一些较早出现的姓,如姬、姜、嬴、妫、姒等,大都从 ,这反映出(  )

A.母系氏族的遗制B.封建礼制尊重女性C.权贵阶层的出现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3.

东周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 求则(丧葬费)” 告饥 求车 求金 。周襄王曾向郑国 请盟 ,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这说明(  )

A.君主专制受到挑战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4.

孔子主张 学而优则仕 ,墨子提出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他们的思想(  )

A.标志着察举制度的形成B.都受到统治者的青睐C.均反映平民的政治诉求D.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5.

秦始皇认为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于是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确立了(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

6.

据《秦律》记载,秦朝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予以赏赐;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掌管农事的小吏),罚饲牛者资劳两个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耕牛评比反映了秦朝(  )

A.任用酷吏治理地方B.重视发展农业生产C.动物保护意识较强D.赋税收入得以保证

7.

据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地表无封土,墓中陶俑数量众多,陪葬品简朴,无奢侈物件。这与《史记》载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相符。据此可知,汉初(  )

A.注重与民休息B.冶炼技术落后C.皇权日趋没落D.贫富分化严重

8.

如表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认定(  )

记述

出处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春秋战国《竹书纪年》

之道,禅而不传

战国中期《郭店楚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西汉《史记·五帝本纪》

A.舜使用暴力篡夺君位B.《郭店楚简》描述违背史实C.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史记》体现主流价值取向

9.

如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画中骆驼的背上有一件鼓形乐器,鼓上插着羽葆。骆驼上坐着一位身着胡人服饰的人物,正在敲击鼓面,生动描绘了一幅出行和演奏的画面。该画像砖可以佐证当时(  )

A.普遍使用骆驼B.宫廷生活奢靡C.民族交往密切D.制瓷水平高超

10.

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1.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 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这说明,北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12.

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朝推行(  )

A.世官制B.察举制C.上计制D.科举制

13.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折射出唐朝(  )

A.农业生产发达B.对外交流繁荣C.设置西域都护D.城市生活便利

14.

贞观六年,唐太宗下令修《氏族志》,并指示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新修订的《氏族志》基本贯彻了唐太宗的指示,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崔氏被降为第三等。唐太宗此举旨在(  )

A.扶植门阀士族B.整顿官僚队伍C.稳定统治秩序D.改变选官标准

15.

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将相权分化,政令从起草、审核到执行均有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处理。部门之间分工合作的同时还相互牵制,大大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材料中的 是(  )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内外朝制度

16.

公元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 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 的诗句,体现了对孔孟儒学的仰慕之情。诗句所言儒学的核心指向是(  )

A.涵养道德B.顺应自然C.强化法制D.空谈仁义

17.

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这段记载出自于(  )

A.《辽史·百官志》B.《西夏纪事本末》C.《金史·兵志》D.《元史·百官志》

18.

《元史·食货志》记载: 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这反映出元朝(  )

A.北方粮食产量降低B.南北交通运输线路少C.江南经济地位凸显D.燕地经济发展较缓慢

19.

朱元璋规定,自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起,内臣(宦官)需要凭下图所示的铜符方可出皇城。这一举措体现的本质是 (  )

A.创新地方管理模式B.制约内阁首辅权力C.加强封建君主专制D.增加军机大臣职权

20.

明代实行 一条鞭法 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相当)、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到1561—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 一条鞭法 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海上丝绸之路兴起B.原有税制不再适用C.农业生产技术进步D.海外白银流入中国

21.

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 去地五寸 ;生员袖大衣长, 去地一寸 ,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 比德于玉 规言矩行 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

A.主流价值观念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宣扬传统正统观念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D.市民阶级极力突破礼制限定

22.

明中叶著名的哲学家陈献章认为 道为天地之本 ,但又强调通过个人的涵养来 内求诸心 ,实现 道心合一 。与这一主张相似的思想家是(  )

A.老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守仁

23.

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 募间人种红薯 ;江西大广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 告以种法 。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富民思想的践行B.新农作物的传播C.饮食结构的改变D.人地矛盾的加剧

24.

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实行土司制度、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藏等民族事务。清朝的这些举措反映了(  )

A.行省制度不再适用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国家治理因地制宜D.边疆危机空前严重

25.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 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 分离。这表明鸦片战争后(  )

A.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D.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

26.

近代某文献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代表了 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 。该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民报·发刊词》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7.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到1884年累计核收船舶运费1713.7万两,加上跌价竞争使外商收入大大减少,中国少溢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这表明招商局的创办(  )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激化了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C.使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D.动摇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地位

28.

梁启超指出: 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与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9.

19世纪末,有人指出: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并建议说: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最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据此可知,他主张(  )

A.君主立宪B.暴力革命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

30.

阅读下列革命党人发布的军事命令。该命令反映的是(  )

本军于今夜十二时举义,兴复汉族,驱除满虏。

……

武昌弹药枪支,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武昌起义D.南昌起义

31.

1917年,荣宗敬出巨资40万元买下上海一家由日本人经营的纱厂,改名为申新二厂。当时,中国企业竟然收购日本企业,成了国人津津乐道的新闻。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民族工业获得发展C.日本放松经济侵略D.实业救国取得胜利

32.

面对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 国民性 的运动发生了。这场运动是指(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33.

1921年夏天,一些革命者陆续从全国各地聚集上海。 6月29日午后(何)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 7月15日(包惠僧)坐船直赴上海,与董必武、陈潭秋到达时间不相上下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  )

A.组织工人罢工B.支援护国战争C.发动武装起义D.参加中共一大

34.

近代漫画评论家黄茅曾说: 热情的青年漫画家投身到革命军的队伍,随军由粤出发直入湘鄂诸省,参加实际的战斗生活,直接发挥绘画配合作战的效能。他们印刷大量印刷品和画报,《国耻画报》《反帝画报》等都是当时的产物。 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  )

A.19世纪9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

35.

1927~1931年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特点的有(  )

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36.

下侧宣传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国民革命B.土地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37.

全面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在炮火中艰难向西南大规模迁移,包括机械、化学、电器、钢铁、纺织工业等。内迁工厂在1938至1940年间的生产总值达14586万元,平均每厂内迁后产值累计为近50万元。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  )

A.推动国统区经济快速恢复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有效地抵抗了日军的侵略D.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保障

38.

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

39.

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 。下列属于这一 转折点 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

A.挺进大别山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40.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示意图。这场战役(  )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使北平和平解放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D.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二、材料阅读

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到了宋代,饮茶之风更盛, 上自官府,下至里闾,莫之或废 。斗茶就是随着当时的饮茶风尚而产生的。斗茶,又称 茗战 ,是古人集体品评茶的优劣的一种茶事活动,它极大地促进了茶艺的发展。由于斗茶具有比较浓厚的审美情趣,因此,它从产生以来便成为人们(尤其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中)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宋徽宗赵佶称之为 盛世之清尚
在宋代,一般城镇都有专供人们品茶的茶肆。如当时杭州的大街小巷,茶肆随处可见。其中,有专供士大夫辈期朋约友、谈心品茗的茶肆;有供太学生聚会的茶肆;有供行会聚集、议论市场行情的茶肆;还有和游乐场相结合的茶肆。此外, 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

——摘编自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

(1)据材料,概括宋代饮茶之风盛行的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饮茶之风盛行的积极影响。

4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党正确地坚持了自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相对独立性,坚决同国民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在稳固地领导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前提下,对民族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提出了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策略方针,使自己的领导艺术更加成熟。

——摘编自李卫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再思考》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提供了分析工具和组织模型,但是,共产党人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应用到思想行动的每一级,上至中央委员会制定的政策,下至村庄工作的细节。用这样的办法,共产党将自己的利益与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群众的拥护。坚实的群众基础满足了它对粮食和人力的需要,使它与国民党做斗争时有充分的供给。

——摘编自(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1)据材料一, 大革命 指的是哪一事件, 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 指的是什么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抗战时期中共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 领导艺术更加成熟 的具体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