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25+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203

一、单选题

1.

据考古发现,晋南地区的陶寺遗址由周长约7公里的夯土城墙包围,城内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大型的宫殿区和墓葬区,繁荣异常。从公元前2300年开始,陶寺先民们在这座古城中生活了近4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出土的一块陶片上发现了疑似文字的符号,有人将其解读为 文尧 。下列关于陶寺遗址说法错误的是(  )

A.处于万邦时代,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父系氏族社会C.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龙山文化时代D.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2.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 

A.①—秦始皇长城B.②—灵渠C.③—郑国渠D.④—都江堰

3.

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②《千金方》被誉为 东方药学巨典
③《伤寒杂病论》提出 辨证施治 的原则
④《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王溥的卷18《诸司送史馆事例》中记载了 蕃客朝贡使至,鸿胪寺勘风俗衣服、贡献物色、道里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 ,这一记载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两汉B.隋唐C.两宋D.明朝

5.

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 好孩子 形象。比如,赵令赫 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 。这表明宋代(  )

A.儒学逐渐向基层渗透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C.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D.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

6.

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 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 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7.

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 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 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 。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 ②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
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1872年12月,李鸿章向清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他认为创办轮船招商局可以 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 ,主张 官督商办 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以此推论,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目的应是(  )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B.创办民用企业以 求富 C.收回列强在华全部特权D.改善普通百姓生活条件

9.

某同学在进行主题学习时,搜集了如下材料:《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变法通议》《革命军》。据此推断,他所学习的主题应是(  )

A.天朝上国观念的崩溃B.晚清政府的自救运动C.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决心D.社会各阶级挽救危局的努力

10.

阅读下表,据此可知,表中反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1872

上海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

1882

上海出现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1897

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

1900

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

A.晚清政府洋务运动的成果B.上海是中国近代化中心C.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D.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

11.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12.

他们源自古印欧人的大迁徙,属于印欧语系。大约到了公元前14世纪左右已经开始大规模地使用铁器,因而他们也是最先走进了铁器时代的人。 据此推知,文中的 他们 指的是(  )

A.赫梯人B.亚述人C.波斯人D.希腊人

13.

西方有 条条大路通罗马 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 处处有路透长安 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14.

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如此描述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关系:“(罗马)广场上的建筑显现出希腊风格,但它们更加雄伟高大……罗马人用法律和秩序取代了希腊化时代的混乱。 古罗马诗人贺拉西为此写道: 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反过来俘虏了野蛮的征服者。 据此可知(  )
①战争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②罗马法有利于帝国统治
③文化在选择与重构中不断发展发展 ④贺拉西处于希腊化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

公元6世纪的一段文献记载: 朕将已往杂乱的大量皇帝宪令加以整理使之协调一致以后,就将注意力转向浩繁的古法书籍。……在本皇帝的权威和指导下编写《法学总论》,这样你们便可以不再从古老和不真实的来源中去学习初步的法律知识。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是君士坦丁大帝B.整理的成果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C.成为俄罗斯文化的标志性成就D.为传承罗马法作出巨大贡献

16.

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业和手工业重镇,行会众多。1413年,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 ②工人通过罢工阻止新机器的引进
③行会有效保护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④该决议重创了机器大工业生产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7.

美国《独立宣言》初稿中有一句话: 他(英王)侵犯了一个遥远民族的人民最神圣的生命权和自由权。他们被捕获,贩卖到另一个半球,乃至惨死途中。 这句话最终被删除,没有出现在定稿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奴隶贸易B.《独立宣言》否定了天赋人权的观念C.北美革命者对奴隶贸易问题存在分歧D.北美黑人的公民权利得到了法律承认

18.

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  )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非战公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9.

1931年夏,国际计划编制问题代表大会在阿姆斯特丹召开,苏联的计划工作经验被列为主要议题之一。苏联代表团带来的报告和资料在会上很快被散发一空。材料表明(  )

A.苏联模式 获得认可B.西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C.资本主义制度弊病初显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备受关注

20.

晚唐时期,69%的高官出身于世家大族或官宦世家,而到北宋时,这个数字只有19%。有研究显示:1148年和1256年两份进士题名录,约有57%的人祖上三代未曾为官过。但如果扩大家族范围,几乎所有宋代功名获得者在官场中都有亲属或亲戚。材料说明(  )
①晚唐时期官场中门第观念仍十分流行 ②唐宋科举制度带来渐进式的阶层流动
③应试者的出身是宋朝录取的重要标准 ④通过科举考试是向上流通的唯一途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

下表为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地区

商税数

户数

户均

北方

3633392

5676606

640

南方

4114751

10893868

377

全国

7748143

16570474

467

(注:商税数为熙宁十年额,户数为元丰初年额,两者统计时间接近。)(  )

A.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更低B.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C.北方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D.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22.

有学者指出: 从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战后的实践来看,雅尔塔体系是近代以来最能经受实践考验的一个国际体系。 这是由于雅尔塔体系(  )
①抑制强权政治,维护了世界公平和公正
②确立民族自决原则,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
③提倡和平合作,建立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④确定大国一致原则,完善了集体安全体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

依据以下图表数据,分析恰当的是(  )

世界城镇(市)化趋势示意图

①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城镇化增速明显加快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前世界城镇化比例较低
③冷战结束前世界城镇人口已超乡村人口 ④工业化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

二、材料阅读

25.

官学与私学。(10分)
材料一
西周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设在周天子所在的王城和各诸侯国的国都,分小学与大学两级。小学在城内宫廷中,大学在南郊。高级贵族子弟入学较早,中低级贵族子弟入学较迟。乡学是地方学校的总称,又分为庠、序、校、塾等。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基本为礼仪、乐舞、射箭、驾车、书法、计算等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不分、官师合一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师者必为官或退仕。国之重臣太师、太保、太傅,也即是帝王之师。
西周末年,官学日趋衰废。周平王迁都洛邑时,王宫里的一些文化官吏流落到各地,他们中有些人逐渐带徒授业,转化为私学的教师。到了春秋末期,各家学派各自创办私学,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 显学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史上便出现了两种学校教育制度,一是官学,一是私学。嗣后,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延绵不绝。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古代学校》

材料二
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组成,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少数几人。史书中记载当时私学的规模 孔子弟子,盖三千焉 ,只要略为著名的士,差不多都 率其群徒,辨其谈说 。孔子要培养的是维护奴隶制的卫道士——君子,韩非需要的是懂得和坚决实行 法制 路线的 智术能法之士 。儒家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重视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墨家学派主张 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法家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提出 富国以农 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摘编自周德昌《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官学的特点。(3分)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创办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7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

材料二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时期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27.

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 哥伦布大交换 ,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疫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 哥伦布大交换 的特点。(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哥伦布大交换 的积极影响。(3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建造一家大型工厂并在那里进行生产所需费用低,再加上人们认识到把许多工人集中在一个厂房里工作效率要高的多,这就意味着较大的工厂越来越多地最终取代了较小的作坊。到1851年,棉花产品生产行业中受雇的工人中有五分之三是在中型或大型工厂中做工的。织布仍在家庭进行,直至发明了廉价、实用的动力织机后企业主才深信,把这一程序由家庭移到工厂能够省钱。手工织机织工或许是英国工业革命最明显的受害者。他们不愿改行到工厂谋生,意味着他们只能在收入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按其原有方式劳作——到1830年,每周只有区区6便士。1815年他们有25万人;到1850年,只剩下了4万人;到1860年,只有3万人。

——引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下)

参考上述材料,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8到19世纪的相关史实,以 工厂制度 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