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22

一、选择题

1.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展示的化石可用于研究(  )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2.

如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据此可知,河姆渡人(  )

A.会制作陶器B.房屋是干栏式建筑C.懂得饲养牛D.掌握水稻种植技术

3.

某同学想要了解一位著名的传说人物,于是在网络检索时输入了三个关键词: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发明弓箭。据此可知,他想要了解的是(  )

A.炎帝B.黄帝C.蚩尤D.仓颉

4.

青铜器最早是作为日常生活用器使用,主要有炊器、酒器、水器和乐器等,后来逐渐发展到礼器。这一现象说明,青铜器(  )

A.制作工艺高超B.反映等级界限C.使用功能多样D.体现权力大小

5.

《孟子·告子》记载: 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今鲁方百里者五。 这反映了战国时期鲁国(  )

A.实力增强B.战乱不断C.成为霸主D.社会稳定

6.

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主持修建该工程的是(  )
202408211646021848

A.商鞅B.秦孝公C.李冰D.韩非子

7.

无为是心境、是修养、是辩证。古人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稳定,若要研究无为思想,你要查阅(  )

A.《诗经》B.《论语》C.《道德经》D.《韩非子》

8.

《汉书》记载,秦朝因为无休止无归期的劳役征发,使得 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死者相望 。这种现象反映了秦朝(  )

A.战乱不断B.统治暴虐C.法律严苛D.交通发达

9.

东汉以后,因为有了便捷的书写材料,更多人开始致力于书写,书法逐渐成为专门供人欣赏的艺术。材料中 便捷的书写材料 指的是(  )

A.甲骨B.绢帛C.竹简D.纸

10.

他所求得的圆周率数值精确到第七位,远远地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直至一千年后,阿拉伯和欧洲数学家才求出更精确的数值。材料中的 指的是(  )

A.刘徽B.贾思勰C.钟繇D.祖冲之

11.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说明当时良渚(  )

A.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B.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D.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12.

站在地理学的视角审度西周的两次分封,伴随变更封地与增加封国,西周经历着版图不断扩展与领属空间屡次增大的过程。该材料旨在强调西周(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统治范围C.建立了等级制度D.稳定了周初政局

13.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录有战国晚期秦国的耕牛比赛,或者叫耕牛考试,成绩优秀的饲牛者会被奖励,落后的将面临严厉责罚。秦国设置耕牛比赛主要是为了(  )

A.树立法律威严B.鼓励百姓耕种C.加强中央集权D.打击豪强地主

14.

汉文帝时,民众的徭役负担减少到每3年服役一次;汉景帝时,把徭役征发对象的年龄由17岁改为20岁,并且规定诸侯王丧葬等事,征用民役不得超过300人。这段材料叙述了文景之治的(  )

A.原因B.表现C.结果D.影响

15.

为避免因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而妨碍汉家王朝一统纪、明法度,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B.建立刺史制度C.推行盐铁专卖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6.

如表为十六国时期部分内迁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据此可知,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  )

民族

国号

匈奴

鲜卑

A.经济快速发展B.开始定居生活C.认同华夏文明D.文化十分繁荣

17.

魏晋时期,江南三郡的户数为:吴郡二万五千,吴兴二万四千,会稽三万。南朝宋时期,吴郡五万多,吴兴四万九千多,会稽五万二千多。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得益于(  )

A.北人大量南迁B.江南商业发达C.当地民众努力D.农业技术改进

二、综合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大事记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公元前522年,授徒设教,创办私学。
公元前517年,去齐国途中,遇妇墓前哭子,感叹 苛政猛于虎
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8年,任鲁国中都宰,因政绩突出,后升任司空司寇。
公元前497年—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公元前484年—公元前479年,归鲁以后,孔子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3岁。他的言论由其弟子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1)据材料,构建孔子生平的知识结构。
(2)后人评价孔子是一个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请你从中任选一个角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50字左右)。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从中国历史进程来看,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统一皇朝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特别是进入到秦汉时期,中华民族不论在密切的程度上还是在活动的地域上都比春秋战国时期有了新的提升和扩大。

——摘编自瞿林东《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1)据材料一,判断图1、图2对应的历史时期并分别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在秦汉时期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明秦汉王朝的历史意义。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北魏洛阳时代出土燕乐俑的墓葬……一改十六国至北魏平城时代以女乐表现燕乐组合的设计,而是按照汉魏传统,以男乐伎为伴奏乐队。其中,乐伎、舞伎皆去鲜卑装而着汉服……在用乐配置上,形成了琵琶、竖箜篌、笙、筝的用乐组合。在该组合中,琵琶、竖箜篌皆为西域入华胡乐组合之核心,笙与筝则为汉晋中原之传统组合……进一步表现出北魏王朝的华夏化进程。

——摘编自周杨《礼乐文化视角下北魏王朝的华夏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示意图中A.B.C和D处的政权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王朝墓葬文化进一步华夏化的具体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