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5 浏览数:149

一、选择题

1.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了解中国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最可靠的史料应是(  )

A.神话传说B.甲骨卜辞C.遗迹遗存D.史书记载

2.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

A.休养生息B.平抑物价C.盐铁官营D.尊崇儒术

3.

胡床、椅子和方凳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主要得益于(  )

A.科技文化发展B.民族交流交融C.中原人民南迁D.江南地区开发

4.

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直到今天仍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段颁奖词评价的是(  )

A.灵渠B.都江堰C.淝水D.大运河

5.

唐诗通常会把时空背景转换成秦汉,如王昌龄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 ;宋词经常提及不为两宋控制却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中国西北地区,如辛弃疾的 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这主要表明(  )

A.唐诗宋词风格多样名家辈出B.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的繁荣C.家国情怀是超越时空的情感D.秦朝汉朝边境贸易较为兴旺

6.

宋朝时, 士常出于农民之秀者,后世之所谓耕读传家,统治阶级不断自农村中来 ,如政治改革家王禹偁 世为农家,本人是一个 磨家儿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宋朝实行(  )

A.重农抑商政策B.奖励军功制度C.重文轻武政策D.科举取士制度

7.

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一级,大大靠近中央。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这段材料评价的应是(  )

A.分封制度B.郡县制度C.三省六部制度D.行省制度

8.

学者王世桢论述明朝社会状况时写道: 今宗藩之最巨者,不过以财自娱,如江南一富室而已。 这一状况主要反映了江南地区(  )

A.文学艺术发展B.社会经济繁荣C.市民阶层扩大D.农业科技改进

9.

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这里的 捷音 是指(  )

A.《尼布楚条约》签订B.东南沿海倭患解除C.平定噶尔丹叛乱D.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0.

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 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 该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19世纪90年代以后,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危机加深B.洋务运动兴起C.《辛丑条约》签订D.革命思想传播

12.

1913年2月23日出版的《独立周报》中写道: 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 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这段材料最有助于了解辛亥革命的(  )

A.背景B.条件C.过程D.影响

13.

如图所示内容反映了中国近代某一领域的重要变化,该领域是(  )

剃发留辫

磕头跪拜

女子缠足

剪掉辫子

鞠躬握手

禁止缠足

A.社会习俗领域B.文化教育领域C.物质生活领域D.城市生活领域

14.

丘吉尔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这里丘吉尔强调的是(  )

A.中国抗战的作用B.中东地区的重要性C.侵华日军的狂妄D.中英矛盾的消失

15.

根据形势变化,1950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上,中央对我国财经工作方针作了及时调整:战争的支出第一,维持市场的支出第二,带投资性的支出第三。这里的 形势变化 主要是指(  )

A.西藏和平解放B.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朝鲜内战爆发D.土地改革取得成效

16.

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开始恢复,农业生产水平上升,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C.工业布局的明显改善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7.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主要是因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  )

A.互相尊重主权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C.互不干涉内政原则D.平等互利原则

18.

裁判官说: 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 《罗马法大全》中的这些记载主要反映了罗马法(  )

A.重视物权保护B.注重诉讼程序C.倡导法律至上D.保护人身安全

19.

对于欧亚非地区而言, 美洲对旧世界作出的真正正面贡献,是它的植物大军 。这支 植物大军 中包括(  )

A.葡萄B.玉米C.稻D.粟

20.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传世艺术作品广为人知。这些艺术作品均体现了(  )

A.苦行禁欲观念B.神权至上思想C.人文主义精神D.民主共和理念

21.

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 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 ;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

A.三角贸易的出现B.工业革命的影响C.奴隶制度的消亡D.殖民争霸的加剧

22.

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这说明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

A.缓和南北矛盾B.废除奴隶制度C.促进经济发展D.维护国家统一

23.

某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资料,准备制作一期板报。这期板报最恰当的主题应是(  )

A.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B.紧张的国际局势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D.殖民体系的崩溃

24.

开足马力,全速前进 是一幅宣传1930年苏联经济政策的画作的标题。如果给这幅画作添加一个副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全面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坚决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C.大力推动私营中小企业发展D.争取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25.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中写道: 一些大国为了自保 平安 ,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二战前 一些大国 (  )

A.遏制经济危机B.推行绥靖政策C.抵制纳粹势力D.倡导欧洲和平

二、填空题

26.

__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__________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

27.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

28.

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__上将壮烈殉国;在反 扫荡 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29.

1964年,中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__________发射成功。

30.

__________年被称为 非洲年 ;__________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三、材料题

31.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百家争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以上材料摘自《吕氏春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则材料所表达的思想分别属于哪一学派。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的影响。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大革命失败与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两次生死考验。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共产党人愈加坚毅与成熟,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愈加深刻。走向了独立自主的革命新阶段,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高中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两次生死考验中走出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 两次生死考验 中走出来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从 两次生死考验 中走出来的原因。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部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3年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

——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1)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3)中国改革开放特点鲜明。根据如表中的 说明 ,在A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特点

说明

全面性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生态等各个领域。

A_________

以试点为先导,边总结边推广。

创新性

不断突破旧有观念和体制束缚,进行制度创新等。

人民性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除了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不可能在其他地方诞生。

——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并概括工业革命的特点。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简表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在世界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2.3

2.9

5.6

9.1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所占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在世界所占位次

1

2

4

5

——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等

(1)综合上表内容,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二 1950—1980年期间,美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40%降到22%,而日本的比重从2%上升到9%,欧洲的比重从21%上升到30%。

——史敏《美国经济地位衰落的症结》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一、材料二所述现象对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