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A9协作体高三暑假返校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5 浏览数:674

一、单选题

1.

远古时代的历史常常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简化,并流传于后世,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这一传说最可能来源于下面哪一遗存(  )

A.河姆渡文化B.大汶口文化C.仰韶文化D.红山文化

2.

《孟子·梁惠王下》: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时此解读最正确的是(  )

A.孟子具有早期民本思想B.孟子主张和而不同观念C.孟子继承商周政治传统D.孟子反对分封宗法制度

3.

北宋皇帝宋神宗说: 二虏所以难制,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这句话中的 二虏 是指(  )

A.匈奴、突厥B.辽、西夏C.辽、金D.金、西夏

4.

学者赵圆在《制度·言论·心态》一书中说:“(明清之际) 学求有用 这一目标意识为接纳新知预做了准备。 张尔岐以利玛窦所谓耶苏教为荒唐悠谬,言及利氏传播的历象器算,却兴趣盎然。 由此可知(  )

A.儒家信仰使文人抵制基督教在中国传播B.利玛窦通过新技术吸引文人接受基督教C.西方技术水平在明清之际全面超过中国D.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推动西学东渐

5.

有学者指出:明后期的一系列民变,往往 基于义愤而争公道 ,不同于以往受饥寒驱使的大规模起义,这些民变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这是泰州学派(江苏心学流派)与长江流域中产阶层崛起交互影响的结果。由此可知(  )

A.心学的平等叛逆色彩有其经济基础B.晚明长江流域人民已具有民主意识C.明朝后期社会不公较以往更加严重D.江南工商业发展动摇专制统治基础

6.

康熙皇帝说: 昔人每日:'帝王当举大纲,不必兼亲细务(琐碎具体事务)'予心殊不谓然。一事不谨,则遗四海之忧……故予之莅政(治理政务),不论巨细,即奏章之内有一伪字,必加改正,然后发出。 这从本质上说明(  )

A.清朝统治者勤政爱民B.清朝奏折制有待完善C.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D.国家治理需防微杜渐

7.

下图是17到18世纪中国每公斤白银购买大米的数量折线图,图中反映出当时中国(  )

A.赋役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B.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对外贸易出超使白银贬值D.农业危机造成米价的上涨

8.

江南机器制造局设有广方言馆(即语言学校)、翻译馆以及工艺学堂,在1868年—1907年之间,译书达160种,除以军事科技为主之外,旁及地理、经济、政治、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这表明(  )

A.自强 求富 是洋务运动的主要诉求B.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C.被侵略的民族努力保护传统文化以应对文化殖民D.科学与民主是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9.

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伟大旗帜,指引着中国前进。下列关于毛泽东著作表述准确的是(  )

A.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发表《论持久战》,增强了人民抗战决心和信心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新中国成立前夕发表《论联合政府》,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D.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10.

公元前290年前后,亚历山大博学园建成,有图书馆、动植物园,还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缪斯宫一般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它位于下图中哪一位置(  )

A.①B.②C.③D.④

11.

百科全书 是指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有很多人物或者著作因其伟大的成就被贯以 百科全书 的称号,下列选项中,有此称号的是(  )
①亚里士多德 ②《医典》
③《罗马民法大全》 ④《千金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

文学作品通常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的风貌。下列著作与其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

A.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贯穿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题B.《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日耳曼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
C.《荷马史诗》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古典时代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D.《罗兰之歌》是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在中世纪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13.

美国学者劳伦斯在其著作中说道: 16世纪欧洲人用新的研究方法对旧观念做了新的诠释,有学识的居民都认为自己处于一个充满变化与新奇的时代。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 变化 的是(  )
①伴随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作物陆续传播到欧洲
②西欧多国进行宗教改革,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③各国主权意识加强,确立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④伴随着殖民扩张,商业贸易发展,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4.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流,世界各地都有悠久的开凿运河的历史,一些运河的开通甚至能影响地区的兴衰,下列关于世界各地运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14年开通的巴拿马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大西洋B.美国的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推动纽约发展
C.米迪运河连接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D.通海运河的建成,使得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15.

2024年7月法国巴黎举办了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巴黎成为继伦敦后,世界上第2个至少三次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也是继1924年巴黎奥运会百年之后再次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上一次举办奥运会期间,我们能看到(  )

A.用钢筋混凝土技术建造的奥运村B.市民们骑行自行车在街道上穿梭C.奥匈帝国代表团乘汽车前来参赛D.英国人通过英法海底隧道来观赛

16.

美国政体从大的方面说,没有君主,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因此美国政体是 总统共和制 。该政体:(  )

A.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B.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C.内阁掌握行政权,受国会监督,对议会负责D.国会分上、下两院,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17.

综观黑奴贸易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黑奴贸易走向高潮;1807—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直至1890年,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主导第一时期的黑奴贸易
②黑奴贸易的高潮为欧洲工业革命提供丰富劳动力
③英美等国陆续立法禁止奴隶贸易,成为华工出国的直接原因
④黑奴贸易的兴衰折射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8.

萨尔本是德国的一个省份,是德国的重要重工业区之一。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将萨尔从德国中划分出来归国联管辖。1935年国联举行公民投票来决定萨尔未来将归入德国还是法国,90.3%的公民投票支持萨尔回归德国。1935年1月17日,经国联理事会批准,萨尔重新回归德国。这一事件体现的国联原则是(  )

A.民族自决B.大国一致C.委任统治D.集体安全

19.

公元5世纪晚期,各日耳曼王国在教会 智人 的协助下纷纷编撰成文法典,史称 蛮族法典 。公元643年编定的《伦巴第法典》规定:凡罗马人与伦巴第人之间发生争讼时,一律适用伦巴第法;而在罗马人自身之间发生争讼时,则适用罗马法。8世纪该法典进行了重大的法律改革。下列对这一时期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时期的教会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B.蛮族法典 也被称之为 日耳曼法
C.《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D.在习惯法的基础上,英国逐渐形成了普通法

20.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据此推知错误的是(  )

A.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使我国在外交上不致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B.中苏逐渐交恶后,党中央做出了 三线建设 的重大战略决策
C.联美制苏 实现了我们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D.与美、苏关系的改善,根本原因是我们自身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家利益的需要

21.

我国历史学家陈寅恪说: 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陈寅恪旨在说明(  )

A.历史学家应该用直觉而非理性来认识历史B.史学研究需要同理心和想象力而不仅是客观实证
C.历史真相由于史料有限不可能获知D.历史学家应该完全用历史人物的视角认识历史

二、材料阅读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王制》言外诸侯嗣,内诸侯禄,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徒设此义,实不能行。内而周、召,外而三桓、七穆靡不世据其位,遂致上位者骄淫矜夸,不能自振,在下者遏抑掩蔽,末由自达……贵族既不能任国事,势不能不擢用士民,孔讥世卿,墨明上贤,韩非贵法术之士,皆是道也……至汉初,开布衣卿相之局。 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先王公卿之胄才则用,不才则弃。 而因门阀而侈居人上者,以法律论,始全失其根据。虽魏晋以后,反动之焰复然,然其根底,则远不如先秦之世之深厚矣。浙考神墙750

——吕思勉《先秦史·等级》

材料二
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权于大臣,而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籍以成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膂。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春秋至两汉、魏晋南北朝三个阶段的社会主导阶层。结合所学,从政治和文化角度,说明战国 擢用士民 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南朝君主 不得不用寒人 的原因。从选官制度角度,指出材料反应的趋势在隋唐和宋代的进一步发展。(8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纷纷在中国领土上任意开办自己的邮局,即所谓的 客邮 ,不受中国政府的管辖,各自执行本国邮章,使用本国邮票,却加盖中国地名的邮戳。有些国家还利用 客邮 大量贩运鸦片、吗啡等毒品,走私漏税。因清政府无力承担各驻华使馆往来文件的传递事宜,遂于1866年由英国人赫德担任总督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兼办此事,这就是 海关兼办邮政 。1878年3月经李鸿章同意,赫德委派德璀琳在天津等五处仿照西欧方式,开始收寄中、外公众邮件,这就是 海关试办邮政 。这一时期中国官方公文、报纸仍由驿站传递,而中国商人和民众不信任海关,仍向民信局交寄邮件,所以形成了邮驿、海关关邮政、民信局和客邮并存的局面。

——摘编自金燕、叶美兰《英国与晚清中国邮政发展研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述中国近代的 客邮 制度。(6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人类采集到谷物要带回居住的临时地点来处理。小麦种子粒小而多,途中必然会有一些掉到地上,人类常走的路径附近或居住营地周围也就长起了更多的小麦……等到过了一个世代,小麦数量和面积大增,于是他们得待上更长时间,最后形成永久的村落……定居在村落里,他们会盖谷仓储存粮食,还会发明石镰刀收割野生小麦,再发明石杵和石臼来加以研磨。他们也发现,把种子深深埋到地下比撒在地面效果会好很多。于是,他们开始犁地整地,采集和狩猎的时间也就被挤压,采集者逐渐变成了农民。……随着人类开始住进永久村落、粮食供给增加,人口也开始增长。
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

——据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整理

材料二
(新工业体系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发明有效机制,而在于将各种设备分发给一个协作整体的各个成员手中,强迫每个成员以合适的速度和精度工作。更重要的是,培训人们放弃自身的散漫习惯、服从自动化体系的持久不变的规律性。……贫困和土地垄断迫使工人留在需要他们的地方,并剥夺了他们通过迁居来改善处境的可能性,即使他们有了自由迁居其他地方的机遇,由于没有机会学习手艺,再加上从事的是细分的专门化工种,机械工人变得不适合从事开创性的工作,甚至不适合当农民。新工人成为一个 齿轮 ,若不融合进一台机器,他们都不会干活了。…在这种环境下,职业病自然泛滥成灾,随着生产步伐的加快,工业流程中健康和安全受损的危险也在增加。

——摘编自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

材料三
在资本主义逻辑主导下,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高,资本家将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代人类劳动,从而降低自身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导致大量劳动力剩余的局面,进一步创造榨取剩余价值的有利条件。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人类劳动的影响呈现为形式上的自由,实质上的剥削。
合理的制度安排是人工智能解放人类劳动这一技术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关键。以共有、共建、共享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制度支撑。

——摘编自陈尧《替代与提升: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小麦的原产地。(6分)
(2)指出材料二中所说的 新工业体系 是什么,结合所学,简述新工业体系如何 培训人们放弃自身散漫习惯 ,概述工业革命对工人生活的消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智能技术发展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三,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如何理解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世界各国领袖人物中,像孙中山先生这样矢志不移、旗帜鲜明地倡导兴筑铁路者十分少见。他曾为《铁路杂志》题词,开头即言: 夫铁路者,今日文明富强之利器也。古人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予为转一语曰:民族兴其国,必先修其路。 中国要想摆脱贫困走向富强,要振兴实业, 当先以铁道为重要

——摘编自人民日报《孙中山与中国铁路》

材料二
从近代最早的铁路到当下飞驰在祖国大地上的高速铁路,中国的铁路发展走过了百余年的漫长历史。在旧中国,从反对修筑铁路转向积极筹资修路,中国铁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举步维艰。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中国铁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奋发图强。从蹒跚起步到领先世界,可以说,一部中国铁路发展史,也是一部民族复兴史的缩影。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百年铁路见证中华民族复兴征程》

根据材料,提炼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史,以 铁路 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