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5 浏览数:134

一、选择题

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

2.

下列图片反映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202408282021070238

A.末代君王残暴昏庸B.末代君王欺压人民C.早期国家刑罚残酷D.都被农民起义推翻

3.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最终如下图所示。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202408282021070238

A.民族交融逐渐加强B.国家渐走向统一C.社会经济高速发展D.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4.

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  )

A.文化交流B.地方控制C.思想统治D.经济开发

5.

将下面四幅图片按照其出现朝代的正确顺序进行排列(  )
202408282021070238

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6.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B.休养生息C.盐铁官营D.重文轻武

7.

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  )
202408282021070238

A.丝绸之路的开通B.班超经营西域C.海外贸易的发展D.文成公主入藏

8.

李白有诗曰: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该诗反映的事件(  )

A.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B.为曹操统一北方地区奠定基础C.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9.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最早在三国时期就与台湾(夷洲)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促进台湾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国家是(  )

A.魏国B.蜀国C.吴国D.东汉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他们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和典章制度;汉族中也流行北方民族的短衣打扮。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交融加强B.边疆地区文教发达C.民族政权并立D.边境贸易活跃繁荣

11.

下表中①处应为(  )

朝代

东汉

南朝

人物

张衡

刘徽

计算数值

3.16

3.1416

3.1415926<π< 3.1415927

A.张仲景B.贾思勰C.祖冲之D.顾恺之

12.

如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局部)”,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朝代正确的是(  )
202408282021070238

A.秦、春秋、东晋、东汉B.春秋、秦、东晋、东汉C.秦、春秋、东汉、东晋D.春秋、秦、东汉、东晋

二、综合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408282021070238
材料二 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南方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经济得以发展。

——摘编自刘亚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材料一中图A所示的是____ 水利工程,由____主持修建。三国时期,____(国名)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图B所示的就是经这一时期改进,在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灌溉工具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晋末年南方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这使南北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202408282021070238
材料三
202408282021070238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 熠熠生辉 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体现的是哪一学派的思想?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如果由你来撰写材料二这些景点的导游词,你会怎样介绍呢?请选择两个景点介绍。
②请分别写出材料三三幅书画作品的名称并任意选择一幅简述其创作特点。
(3)每当我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无不为优秀的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5.

某校七年级同学以 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 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力争上游的变法】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取得 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的原因,并简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因时而异的政策】
材料二 父祖给武帝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但是社会的繁庶下隐藏着许多问题,迫使武帝必须有所作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监视州内部的地方官吏;经济方面改革币制,下令禁止郡国和私人铸币,把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盐铁收归政府管理,补充赋税不足……西汉在武帝的时候走向了盛世。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为解决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移风易俗的改革】
材料三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3)材料三中的 魏主 是谁?请你列举他推行 去夷即华 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交融高潮的原因。
(4)综上所述,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