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35

一、单选题

1.

如表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黄河与西辽河考古学文化年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

地区年代距今

长江上游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西辽河

6000

仰韶文化早期

北辛文化

汤家岗文化

马家浜文化

赵宝沟文化

5800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大汶口文化早期

大溪文化

崧泽文化

红山文化

5300

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晚期

4700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屈家岭一石家河文化

良渚文化

小河沿文化

庙底沟二期文化

4300

A.地域文化密切交融B.呈现多元一体格局C.中原文化优势明显D.多样文化交相辉映

2.

战国和秦代的南越墓葬出土文物主要是青铜器和陶器。而考古发现的西汉广州南越王墓中不仅有大量青铜器、陶器,还有许多具有本地特色的玉器、漆器、木器和丝织物。由此可见,西汉时岭南地区(  )

A.与北方交流增多B.先进生产方式传播C.手工业获得发展D.政府加大开发力度

3.

据史书记载,初行两税法之际, 分命使臣,按地收敛,土户与客户,共计得三百余万 ,其中权门豪强所隐占的客户就占了2/5,经检查以后,则 浮浪悉收,规避无所 。这说明此法的推行(  )

A.使纳税编户大量增加B.缓解了土地兼并现象C.削弱了地方藩镇势力D.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

4.

如表所示是元杂剧唱词中一些对生活场景的描写。这可用于说明,元代(  )

渴饮羊酥酒,饥餐鹿脯干

《邓夫人苦痛哭存孝》

美酒泛羊羔你那里葡萄酒设销金帐

《须贾大夫谇范叔》

隔壁人家吃疙痘茶儿去也疙痘茶即普洱茶的一种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A.士人生活豪奢B.南北风俗接近C.饮食文化多元D.长途贩运发达

5.

清雍正帝设军机处后,朝廷文武官员上至大学士、各部尚书,各省总督、巡抚,下至驻防将军、都统等的补放任命,均由军机大臣开列应补人员名单,呈皇帝择用。军机大臣也可以 钦差 的身份,检查或处理地方政务,稽查各省、各部院之汇奏事件。这表明(  )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中枢决策权力发生异变C.军机处独揽行政权D.国家权力中心逐渐下移

6.

从1874年到1884年,思想家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千余篇政论,其中著名的有《变法自强》《变法》《重民》等,提出御侮、自强、推行君主立宪政治的主张,并认为三者都是中国的当务之急。这反映出当时(  )

A.政界看到洋务运动的问题B.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兴起C.思想界对英国政体的认可D.西学东渐的进一步深化

7.

下图所示为1900—1917年工程类专业留美学生归国初次就业情况统计。这可用来说明,清末民初(  )

A.留学教育使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B.留美学生助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C.留美教育使中国工业结构得到重组D.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8.

如图所示是1941年国民政府第四战区司令部政治部制作的宣传画《军民合作,保卫华南》。该宣传画(  )

A.反映出国民政府注重凝聚抗日力量B.扩大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力C.彰显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重要性D.印证了国民党依靠民众来保卫华南

9.

如表所示为1959年和1962年我国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统计(单位:亿元)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

时间

基本建设支出

增拨企业流动资金

农业支出

科学研究支出

教育支出

财政总支出

1959

302.34

54.28

58.23

19.15

32.48

543.17

1962

55.65

47.78

38.23

13.73

28.01

294.88

A.优先发展国防工业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国家经济政策调整D.经济困难局面日益严重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成立亚投行,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调整和治理机制改革,在防止核扩散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中国军队积极参加国际灾难救援、人道主义援助和国际维和行动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新时代中国(  )

A.致力于维护区域和平与发展B.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C.建立起全方位的外交新格局D.大国外交获得世界的认可

11.

古埃及商业合同通常使用莎草纸或石碑等媒介,其内容涵盖广泛,包括商品买卖、借贷、租赁和劳动合同等,合同中详细描述了交易的对象、数量、质量、价格以及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这体现出古埃及商业交易(  )

A.遵循法制B.依赖道德C.不重形式D.追求公平

12.

奥斯曼帝国境内除了行省外,还有享有特权的地区、属国,例如,欧洲的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是公国(封建制自治国家),门的内哥罗是一个神权政治的公国,拉古萨是共和国,阿索斯是一个基督教共和国。奥斯曼帝国出现这一政治状况的重要背景是(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罗马帝国传统的延续C.苏丹制度的实施D.民族宗教因素的复杂

13.

虽然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出自一位美国人的发明,但英国对此类发明的讯息及技术资料,比当时任何一国都更有兴趣。英国人本来就有航海的传统,由市场需求和巨额利润刺激起来的热情,越发驱使他们倾心于对轮船的仿造。材料强调(  )

A.美国拥有新式交通技术优势B.世界市场奠定欧洲工业革命基础C.英国社会环境易于技术推广D.交通技术创新引发欧美经济转型

14.

19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编纂法典时以法国法为模式,由于这些法典过分法国化,因此遭到普遍反对和抵触。1889年,日本以1850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重新修订并颁布了 明治宪法 ,从此稳定下来。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近代日本(  )

A.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B.借修宪来压制人民的反抗C.与德国国情有相似之处D.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

15.

1961年6月,美国某知名电影制片人发表文章,称好莱坞电影是 铁盒里的大使 ,认为 这些圆盒子里装有卷得很紧的一卷卷印着美国电影制片者思想、想象和创作才能的走遍世界的影片。我相信,美国影片是对共产主义最有效的摧毁力量 。该制片人在此强调了(  )

A.文娱创作弱化意识形态对抗B.冷战局势影响美国电影制作C.美国全面推行对苏遏制政策D.影片创制广受国际社会认同

16.

瑞士银行集团经济分析师预测,2024年新兴市场资产在经历困难开局后将迎来明显起色,全年收益将超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资产。专业新兴市场资产战略团队评估认为,新兴市场2024年的表现将好于2023年。这两种预测主要基于(  )

A.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好转B.发达国家经济的衰退C.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D.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管理水资源,兴建水利工程。下表所示为汉至明清时期在西域兴修农田水利的情况。

西汉武帝时期

据《汉书》记载,搜粟都尉桑弘羊上奏汉武帝,建议在西域进行水利建设,通沟渠,置校尉三人来管理屯田、鼓励修建渠道,种植五谷,发展农业生产。当时,轮台、渠犁一带的灌溉面积达五千顷以上,说明屯田和水利开发已有相当规模。

东汉时期

随着屯田范围不断扩大,水利开发进入大发展时期。文献记载,西域地区设有专门官吏管理水利建设。东至哈密、吐鲁番,南至若羌、和田,西至喀什、莎车,北至轮台、库尔勒,都有灌溉工程分布。

唐代

《新唐书·西域传》记载,焉耆逗渠溉田,土宜黍、蒲陶,有鱼盐利,说明当时焉耆地区已经修建水利工程进行灌溉,种植粮食作物。《大唐西域记》在于阗篇中记载,城东南百余里,有大河西北流,国人利之,以用溉田。一些考古资料表明,唐代高昌地区的水利建设和管理也达到了一定水平。

宋元时期

新疆水利事业稳步发展,无论是水磨的使用,还是坎儿井更为广泛的应用,都显示出新疆水利发展的历史连续性。

明清时期

乾隆、嘉庆年间,农田水利工程在新疆全面推行。为保护农田,新疆地区还修建了一些防洪工程。嘉庆、道光年间,伊宁和南疆地区灌溉有了较大发展。

——摘编自牛志奇《从水利建设看历代中央王朝对新疆的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西域农田水利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西域农田水利发展的意义。(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苏区的基层治理主要依靠农民群众,通过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形成有效治理机制。为此,苏区政府保障农民权益,开展土地革命;兴办基层教育事业,扫除农民 文化荒原 ;通过颁布法律条令,构建法律体系,为广大农民实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提供保障;通过民主选举制度,由选民直接选出民主政权机关;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民主决策,重大决策都要经过苏维埃代表大会或各级苏维埃政府的讨论和决定;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摘编自徐子迪、肖建华《中央苏区基层治理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社会改造中深入基层社会,在动员工农群众参与革命的过程中,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嵌入,破坏了旧的统治基础和社会结构,重构了基层社会的组织体系和以群众政治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运行机制,实现了对基层社会全方位革命性的改造。

——摘编自刘一博《改造基层:中国共产党苏区执政的路径与成就》

材料三
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曾发动县自治运动、农村复兴运动、新生活运动等一系列运动来改造与建设乡村。县自治运动从1929年开始至1935年,国民党中央无奈宣布全国尚未有一县完成自治。时人评价新生活运动 只见宣传,不见事实……自欺欺人,贻笑外邦 。农村复兴运动被时人讥评为 惟精细毕具,缓急不分,似不足以慰我垂毙农民之急求

——摘编自王兆刚《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权对乡村的运动型治理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苏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苏区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基层治理中所得到的启示。(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自宗教改革以降,国家与社会从基督教世界中逐渐显现出独立的力量,欧洲图书馆也在这一世俗化过程中展现出多元类型与特点:有体现民族与国家认同的国家图书馆,有培育地方文化生活的市镇图书馆和教区图书馆,有推动学术进步的大学图书馆、专业协会图书馆,有体现个人文化品位的私人图书馆和捐赠图书馆,也有促进阅读社会化的会员制收费图书馆和流通图书馆。
16—19世纪中叶,欧洲图书馆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且因各地经济状况、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阅读习惯的差异,阅读空间相互分开。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诸多皇家图书馆开始搜集代表民族文化精神的书籍和手稿档案,承担起民族文化保存者与掌管人的角色。伴随启蒙思想的涌动与世俗化进程,具有自治性质的大城市、市镇与大学也大力发展自己的图书馆,使其成为本地区知识网络的中心与枢纽,奠定了欧洲文化版图的基本格局。18世纪30年代提供图书租借服务的流通图书馆出现,与会员制收费图书馆不同的是,读者只需花费略高于一本小说价格的租借费,便可以在一年内平均阅读30本左右的图书。18世纪90年代,随着工人政治意识的觉醒,工人图书馆开始订购政治性与时事类小册子,如托马斯·潘恩的《人权》等。工人激进主义改革团体组织了很多小型图书馆,为工人提供借阅服务,激发他们参与改革运动的热情。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欧洲各地先后出现公共图书馆运动,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主流。到20世纪初,欧洲已经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这与政府的公共属性和社会职能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梁跃天《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欧洲图书馆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图书馆的历史作用。(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民就发展出一系列富于包容性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内外形势与历史任务的显著变化,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也有了新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不是孤立于世界的,中华文明所创造的文化也不是封闭保守的。中华文化能积极吸纳、融合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包容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地大德,也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更是实现中华文明长期繁荣的精神源泉。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对我们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王煦《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就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均可)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12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