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19

一、单选题

1.

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官井头遗址的公共墓地中央的数座大墓中发现,每座大墓中除了几件基本的陶器配置和个别石钺外,其余的随葬品均为玉器,数量在23至53件之间。这些大墓规模宏大,在墓群中十分醒目。材料可用于说明,良渚文化时期(  )

A.部落战争规模宏大B.早期国家雏形显现C.阶级分化较为明显D.氏族公社开始产生

2.

图1、图2所示分别为甲骨文中的 和西周中期金文中的 ,其形态构成均为 日下三人行 ,被认为是集体劳作的一种体现。这种集体劳作的制度基础是(  )

A.封建土地私有制B.奴隶主土地私有制C.封建土地国有制D.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3.

西周时期,小宗为大宗的家臣是惯例;春秋战国时期,家臣对卿大夫的依赖性减弱,选任家臣的血缘限制屡次被打破。这一转变(  )

A.顺应了列国纷争的局势B.阻碍了各国变法的深入C.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弱化了官僚的忠义观念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追求。它与先秦诸子的思想精华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先秦诸子论述中,最能体现这一理念渊源的是(  )

A.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B.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C.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D.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5.

岁举孝廉 是察举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官民,只要符合察举的德行标准,便可以被举为孝廉。有学者表示,虽然一开始孝廉未举出什么杰出人物,但 就制度的本身说来,却开中国选举制度数千年坚固的基础 。该学者重在说明,察举制(  )

A.符合休养生息的需要B.减轻了酷吏的危害性C.具有一定划时代影响D.使儒家思想得到尊崇

6.

朱熹曾对宋太祖统治时期的某些政策评述道: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 宋太祖的这些做法(  )

A.提升了国防力量B.加强了中央集权C.扩大了宰相权力D.克服了财政危机

7.

清代徽州有程姓商人自述称: 门下多端士,诸弟及期功子弟虽营商业者,亦有儒风。 与他同县的王姓商人也 躬率子侄以义,长幼咸服。构讲堂,延师课读 。这一现象说明清代徽商(  )

A.社会地位高B.资本雄厚C.经营范围广D.贾而好儒

8.

如图所示是黄兴为在1911年4月某场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所撰写的挽联(联中文字为: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挽联所纪念的这场起义(  )

A.加快了革命政党的建立B.因弹药缺乏而最终失败C.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D.促成了湖北军政府成立

9.

如表所示为1939年10—12月中共中央发出的指示。这些指示旨在(  )

内容摘录

出处

我党各级领导机关和全体同志,应该提高对当前时局的警觉性,用全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我们的党,巩固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政权,以准备对付可能的危害中国革命的突然事变

《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19391010

用极大努力去组织下层工农劳苦群众和用极大努力去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组织国民党中的进步力量与组织国共两党之间的中坚力量

《中央关于组织进步力量争取时局好转的指示》

(1939121

在一切地方准备对付局部的突然事变……凡遇军事进攻,准备在有理又有利的条件下坚决反抗之

《中央对时局的指示》

(19391223

A.冲破日军对边区的 囚笼政策 B.应对国民党制造的反共 摩擦 C.粉碎南京伪国民政府的 围剿 D.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10.

1956年,当时一位主管经济工作的同志在党的八大上发言: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这段讲话的历史背景是,我国(  )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立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共识D.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转变

11.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定,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相关法律。2024年3月,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  )

A.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B.一国两制 实践的推进C.清除了殖民主义残余D.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

12.

考古显示,城邦时期的雅典背山面海,主要港口与主城相距不远。雅典城市和港口被高度为17.75米的石制城墙围绕。雅典人还修了一条形似 长城 的防御外墙,用以守护主城与港口之间的安全通道。这突出反映了古代雅典(  )

A.实行民主政治B.城市布局开放C.频繁大兴土木D.倚重航海事业

13.

1600年前后,日本发生了所谓 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的转封 ,反对德川家康的80多家大名被剥夺或削减封地,重新分配的领地接近全国总面积的1/3。1603年,德川家康接受 征夷大将军 称号,开启了日本历史上的 江户时代 。由此可知,德川家康(  )

A.统一了日本列岛B.重建了幕府统治C.领导了大化改新D.得到了中国册封

14.

19世纪中期,伦敦的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直接带来了 烟雾事件 和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一些英国学者通过绘制霍乱地图发现,霍乱的爆发和传播与水污染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些现象的出现源于(  )

A.贫富分化的加剧B.近代科学的兴起C.工业革命的开展D.城市人口的增长

15.

如表所示为某同学在开展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某历史人物的资料卡。该历史人物最可能是(  )

生平

代表性观点

发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

17次绝食

18次进监狱

5次遇刺

我之所以抵制西方文明,实在是因为它代表不加选择或毫不考虑地模仿他人,好像亚洲人只适合抄袭来自西方的一切事物

A.扎格鲁尔B.圣马丁C.曼德拉D.甘地

16.

1958年,法国总统公然反对将美国核武器运进法国。为了摆脱美国对法国独立发展核力量的干涉,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将北约军事委员会和北约理事会驱逐出法国。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国力逐渐恢复B.退出西方阵营C.主导欧洲联合D.威胁世界和平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人们常把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并称为 秦国三大水利工程 。《淮南子·;人间训》记述道,“(秦人)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 。秦人巧妙地利用了 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 ,其 分流 处距离仅 百余步 的地理形势, 以卒凿渠 ,沟通 湘、漓之间 ,形成了畅通的 粮道 ,在最合理的地方,以最便捷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成本,成功连接长江和珠江南北两大水系。灵渠还利用弯道延长渠道长度,有效地平缓坡降,解决了因高差变化而带来的航行安全问题。可以推想,灵渠的设计很可能继承了郑国等 水工 的技术,同时 九疑之南 的越人也在 舟行宜多水 的环境条件下,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学知识和航运学经验,以独异的智慧参与了灵渠的设计。在秦一统岭南地区后,灵渠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后人有诗赞曰: 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

——摘编自王子今《灵渠:秦代水利奇迹》

材料二

秦朝形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人开凿灵渠的直接目的,并概括灵渠的修建所体现的先民智慧。(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灵渠开凿的历史意义。(6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1949年,新中国科技人才奇缺,党和国家将留学生归国工作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事务中,陆续出台《对接济国外留学生返国旅费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据不完全统计,1949至1956年,回国的留学生有2000多人,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罗沛霖、黄昆等杰出科学家以及后来 两弹一星 研究中的11位元勋,就是这个时期冲破重重阻力回国的。
从1978年6月开始,国家有计划、分批次地向世界53个国家派出留学生,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大规模的留学潮。随着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战略的实施,中国迎来又一个留学高潮。从1992年至2012年,出国留学人员达160多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占近90%。海外留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潜在知识群体,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庞大的潜在生力军。

——摘编自张俊、莫岳云《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留学归国政策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归国人才的主要贡献及其精神品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中国出现两次留学高潮的共同原因。(4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国家或政府的目的是保护财产,从文艺复兴以来,几乎所有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都这样宣布。他们提出:人要生存,为了保持生存,他必(定)需(要)财产。16、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学者给这一结论加上了一些 历史 的前提和 理性 的解释,如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等理论。在17世纪的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看来, 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在这方面,自然状态有着许多缺陷

——摘编自吴恩裕《论洛克的政治思想》

材料二
(1789年)人民的起义成果最终让新兴贵族和资产者们趁机夺取了全部立法权。他们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宣布平等、自由、法治和个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体现了一种历史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但从根本上来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因为法国人民在随后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之中并没有得到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民主。

——摘编自季明《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材料三
《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第544条强调,所有权是一种绝对、永久和排他的权利。这意味着,所有权具有绝对无限制的特性,国家必须尊重个人私有财产,即便根据公益的理由征用私人财产,也必须给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补偿。

——摘编自高仰光《〈法国民法典〉:搭建起一个前所未有的规范体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财产观念的发展。(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落实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原则的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些做法。(8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近代西方财产观念发展的因素。(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历史人物传记是一种在依循和尊重史料的基础上,以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再现典型人物的生命历程、精神风貌、历史贡献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的文章体裁。它为人们了解历史人物、重温历史事件、把握历史进程打开了一扇窗口。

——摘编自吴路路《人物传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二
冯子材,钦州(今属广西)人。历任广西、贵州提督等职。中法战争爆发后,业已退职的冯子材被清政府起用。他率部在镇南关内挖深沟、筑长墙,构筑了坚固的工事。1885年3月23日,法军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蜂拥而上。在千钧一发之际,年近70岁的冯子材持矛大呼,跃出战壕,扑向敌人。全军将士见状奋起,与法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法军大败。冯子材的事迹反映了中国军民保家卫国、英勇不屈的斗志。
严复,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被选派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两年后回国,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号召救亡图存。同时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严复的一生见证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人学习西方的不断深入。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等整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任选一个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参照材料二中的示例写一篇人物小传。(要求:明确指出所选人物,史实准确,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