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枫叶杯”山东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724

一、单选题

1.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大汶口文化时期,山东区域房屋建筑由半地穴、浅地穴发展为地面建筑,并开始出现夯土台基建筑,简单的以梁柱承重的框架式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房屋构造由茅茨土阶向木骨泥墙发展。这一时期建筑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审美观念的演变B.生产水平提高C.集体劳作的影响D.阶级统治需要

2.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2)夏、商、西周时期,社会成员基本以 划分,治理较为集中;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管理出现急剧政治变革,出现了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的局面。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小农经济性质得到强化B.宗法体制遭到破坏C.官僚行政体系初步形成D.集权观念成为主流

3.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3)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政策,使国家得以控制为数众多的自耕小农,成为秦汉统一国家建立的基础,至唐代中期,大土地所有制最终占据优势。针对这种变化,此后历代为强化政权基础而采取的有效应对办法是(  )

A.注重道德教化B.限制土地流转C.调整赋税对象D.强化抑商政策

4.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4)宋人崇古,认为青铜礼器不仅是古代祭祀和宴饮等重要社会活动的必需品,也承载了礼制规范和宗法秩序的象征意义。明朝中叶以来 玩墨迹旧刻可以精艺 玩古 风尚逐渐兴起,越发注重古物本身价值。由 崇古 玩古 这一历史现象,侧面反映了(  )

A.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B.礼法教化的弱势C.经济发展的时代景象D.文化专制的加强

5.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5)如图是不同出身非旗人官员退出官员系统比例统计图。这反映了(  )

进士(%)

举人(%)

监生(%)

其他(%)

1902

4.4

14.3

8.1

17.9

1906

5.1

13.5

18.2

17.9

1907

32.2

36.8

63.5

26.3

1911

15.2

13.6

8.8

17.8

A.科举停废的重大影响B.选官多样促进阶层流动C.晚清自救运动的失利D.列强侵略激发士人担当

6.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6)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称 国民大革命 1925—1927年的革命 ,自30年代中期起,党内一些领导人开始使用 1924—1927年革命 的说法。这一变化是基于(  )

A.阶级矛盾的激化B.革命认知逐渐深刻C.政治形势的变动D.共产国际影响衰减

7.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7)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

A.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的变化B.北伐战争革命势力C.抗日联军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D.东北解放区的范围

8.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8)下图为创作于某一时期的历史宣传画,这一画作反映了(  )

配文如下

现在物资已平稳

油米布煤足供应

折实牌价多正确

计算公开又公平

A.政治制度的革新B.国内环境的稳定C.计划经济的优越D.左倾错误的影响

9.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9)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50—1952年B.1955—1957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

10.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0)《赫梯法典》第六十一条提到, 假如任何人获得良种的马而消除它的烙印,它的主人发现了它,则消除烙印的人应交付七匹马……同时用自己的房屋担保。 除此,对于牛、羊均有涉及;比较而言,在《汉谟拉比法典》中,牛、羊都出现过,而马从未出现。由此可以直接得出二者(  )

A.生活环境差异B.经济模式的区分C.法典侧重不同D.战争策略的分歧

11.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1)中世纪西欧长期遵循 骑士作战、教士祈祷、平民劳作 三等级秩序原则。百年战争中,英国采用下马骑士和平民步兵相配合的战术,在克雷西战役中以损失两百余人的代价斩杀法国一万多名骑士。这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  )

A.王权斗争居于上风B.封建化程度较低的影响C.近代军事战术形成D.商品经济影响军事理念

12.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2)1871年3月26日,巴黎公社中央委员会在公报中说: 我们热诚希望和解,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想实现联合,以达到我们努力追求的目的。因此,我们曾向反对我们的人开诚布公地伸出友谊之手。 这表明巴黎公社的领导者(  )

A.放弃暴力斗争的革命方式B.尝试以和平的手段实现目标C.极力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D.积极促进国际工人阶级联合

13.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3)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声明,宣称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1879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提出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  )

A.扩张主义理性主义B.孤立主义民族主义C.种族主义爱国主义D.自由主义民主主义

14.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4)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这是因为后者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  )

A.运行机制的有效性B.参与成员的多元性C.组织设立的复杂性D.国际关系的道义性

15.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5)下表为20世纪50至80年代非洲成立的部分经济组织。据此可知(  )

时间

经济组织

1959

西非国家关税同盟

1960

非洲国家咖啡组织

1981

东部和南部非洲贸易特惠区

1983

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1987

非洲石油生产国协会

A.南北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B.国际经济旧秩序逐步瓦解C.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D.非洲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了启伐有扈氏的《甘誓》、汤伐桀的《汤誓》、武王伐纣的《牧誓》,以及其他许多战争。留存后世的西周铭文也记载了大量与军事相关的内容,其中包括征服边疆族群,命其提供贡赋与劳力的内容。这些历史记载皆反映出西周政权重视战争、发动战争以逐利的现实主义观念。

——赵现海《中国古代有限战争传统与有限开拓主义疆域模式》

楚庄王提出武之七德,认为战争具有七种正面作用,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宣公十二年》

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

——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越王句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

昔者齐南破荆,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之君,地广而兵强,战胜攻取,诏令天下。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钜坊,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胜而无齐。故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

——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卷三《秦一·张仪说秦王》

材料二
“(隋)高祖扫江南以清六合,炀帝事辽东而丧天下

——魏徵等:《隋书》卷七〇

材料三
中国古代对战争呈现出从现实出发,既十分重视又充满戒惧的立场,将战争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之一,而非首要手段,甚至是合法性最低的手段,在使用频率、开展规模上受到有限战争观念的限制。在有限战争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在边疆治理方面也相应衍生出有限开拓主义疆域模式。在农业经济的影响下,中原王朝进行扩张时会在政权稳定与边疆开拓之间寻找平衡点,以不损害政权稳定为前提进行适度的边疆开拓。

——赵现海《中国古代有限战争传统与有限开拓主义疆域模式》

(1)你认为材料一的主张之间矛盾吗?请加以说明。(5分)
(2)如何看待材料二这一历史评价?(4分)
(3)为何会形成这种有限战争观念?谈谈你的认识。(4分)
(4)这与先秦何种思想存在共鸣?(2分)
            
A.中庸     B.兼爱    C.无为     D.仁政

17.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中国近代的转机表征
伴随着科举危机与甲午战争的刺激、中外文化的交流,康有为成为了近代转型事业的先行者。经世致用的思潮转型与近代特定时空背景相结合、与这种社会变革思想矛盾的文化观相缓和,使得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 联结旧思想与新思潮的媒介
材料一
对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著作,从内容来看,基本是儒学理论的花样翻新:
·《草堂示诸子》诗云: 圣统已为刘秀篡,政家并受李斯殃,大同道隐礼经在,未济占成易说亡。良史莫如两司马,传经只有一公羊,群龙无首谁知吉,自有乾元大统长。
同时也表现出其对日本新模式的推崇与探索
·康有为主张, 日本崎岖小岛,近者君臣变法兴治,十余年间,百度俱举,南灭琉球,北辟蝦夷,欧洲大国,之不敢伺 ;自改纪后,日夜谋我,外购铁舰,大小已三十艘,将前朝鲜而窥我边。
· 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手 ,因此,必须 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材料二
日本模式的提出,存在两个逆反方向的统一,一个方向是《马关条约》所引发的知识分子群众性救亡运动,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表现为强烈的排斥性;另一个方向是要求走日本社会发展的道路,给中国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活力,表现为强烈的吸收性。排斥方向和吸收源泉都是日本,这可以称得上是一种 历史性奇观

——李良玉《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

材料三
历史学家生来俱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不应当演化为历史研究中对本民族的袒护。抱着这一观念,我在对清王朝的批判上,无论是妥协的主张,还是抵抗的主张,都是不留情面的。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试概括康有为相关主张的历史背景。(6分)
(2)作为历史观察者,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 历史性奇观 ?(7分)

三、综合题

18.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量化下的教育历程
材料一
清朝乡试每届全国录取的举人在1200人左右,录取率常在百分之一。像蒲松龄乡试十余次而不能中第者,并不罕见;每届会试投考者达6000—7000人,但进士录取率仅为约3%,97%左右的举人无缘获取进士功名。因此,尽管科举在理论上是向社会全体男性平民开放的,但由于绝大多数人无法掌握参加科举考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中试名额也很有限,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实际上被排除在科举体制之外,其社会开放性非常有限。

——李中清、梁晨《无声的革命:1949—2002学生社会来源研究》

材料二
1931年国民政府的调查显示,全国专科学校学生家长中从事商、学、政、医、法和军、警的构成了绝大多数,他们显然都不是工农阶层,农业界和实业界的具体背景虽然模糊,但只要稍微考虑到民国基础教育分布之有限以及接受中学、大学教育所需成本的高昂,就可推知这些农工界家庭应该基本都是地主、工业家和工厂管理人员家庭。调查者不由得发出 试问一般工人和农民的家庭,哪里有这种剩余财富来供给他的儿女们上这样的大学以及中国的大学教育是 贵族教育 的感慨。

——刘矩:《大学生用款额分配及其经济背景之调查》

材料三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网:《新中国60年教育成就展》(电子版),第11页

新中国初期,全国高等学校中工农学生占比统计表

学年度

全国高等学校工农学生占总数比重

19511952学年

19.1%

19531954学年

21.9%

19541955学年

28.9%

19561957学年

34.1%

提取材料信息,以 教育·缩影 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开放性试题

19.

(2025·山东 枫叶杯 第三次模拟·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美国的 和平崛起
材料一
现实主义观点认为在一定的国际格局中,大国崛起极易导致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对抗和战争。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T.Allison)研究的16例崛起案例中,有14例爆发了战争。崛起战争不仅严重影响大国自身安全与生存,还损害了国际秩序稳定。

——【美】肯尼斯·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影印版)》

材料二
美国崛起中的经济外交政策不寻求领土扩张,放弃了以领土扩张实现国家力量增长的模式。如果回顾一下1812年英美战争以及19世纪英国参与的主要战争就会发现,英国有自己的顾虑底线。危及到本土、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军事地缘扩张,是英国所不能容许的底线。
美国崛起中的经济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促使它抓住了历史机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英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中顺势而为,而不是简单地去抵制或推翻这个体系。
大英帝国主导下的全球殖民体系,迎合了美国所需,英国倡导的 自由贸易 原则符合美国实现海外利益的诉求。英国的帝国体系成为了美国的一个平台,借助这个平台,美国可以实现利益的不断延伸。

——【美】罗伯特·卡根著,袁胜育、郭学堂、葛腾飞译:《危险的国家:美国从起源到20世纪初的世界地位》

材料三
难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正是英美世界性权力转移的伴生现象吗?因此,美国学者关于美国崛起时成功地避免了 修昔底德陷阱 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美英和平 只是主要帝国主义内部的政治妥协,他们把 和平 留给了自己,把战争留给了他国。

——韩拓、贾庆国《美国崛起时是如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

结合材料,对于零和对抗的国际关系论是否无法规避?谈谈你的理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