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117

一、选择题

1.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现了从事贸易为主的外资商行,1864年约有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  )

A.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B.《辛丑条约》的危害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D.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

下表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康有为

3.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外资兴业的时代。此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共不过2、3亿美元,此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据此判断,当时(  )

A.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C.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美国和日本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4.

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维新变法阻力很大C.近代民用工业出现D.实业救国 成为共识

5.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其中 民权主义 的革命目标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6.

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 诏书中提到的 民军起事 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7.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B.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标志着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D.反映了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

8.

下图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  )
202409201354244651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护法战争

9.

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挽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基于这一认识(  )

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B.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C.孙中山组建同盟会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0.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打击了封建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  )

A.背景B.主张C.内容D.影响

11.

五四运动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其凝聚而成的五四精神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精神的核心是(  )

A.艰苦奋斗B.民主科学C.爱国主义D.开拓创新

12.

1921年7月,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山东后,他们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并深入工厂和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促进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发展。他们的这些活动最能体现(  )

A.五四精神B.红船精神C.长征精神D.抗战精神

13.

这次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这次大会 是(  )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古田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14.

某历史论坛拟开展一次探究性学习活动,收集到的历史素材有 汉口召开、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 等。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国民党一大B.八七会议C.古田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15.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生命至上的理念B.统一战线的策略C.实事求是的精神D.艰苦朴素的作风

16.

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这次会议 是(  )

A.中共一大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瓦窑堡会议

17.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历时两年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这里的 伟大传奇 (  )

A.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B.开启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C.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D.影响了世界局势的变化

18.

朱汉国在《明确 十四年抗战 有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民族抗战。其中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一二·九运动C.七七事变D.八一宣言

19.

国家公祭鼎铭文: 国家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武汉会战B.淞沪会战C.旅顺大屠杀D.南京大屠杀

20.

抗日战争中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1938年3月,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大败日军,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21.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抗日武装力量,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其中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 不可战胜 神话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B.武汉会战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

22.

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通过这一党章的会议是(  )

A.中共 二大 B.中共 三大 C.古田会议D.中共 七大

23.

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 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 这表明中国抗战(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B.促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4.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说: 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由此可见,1945年8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B.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D.讨论建立联合政府

25.

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 老爷 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

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二、综合题

26.

军队建设事关国家安危,是维护政权统治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办军事工业就是为了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湘军,淮军普遍改用洋枪洋炮装备,采用洋操训练,成为新式陆军。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又筹建新式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三 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了武装起义。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古田会议时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摘编自王连花《党和军队政治建设的伟大纲领性文献:古田会议决议》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口号是什么?哪次战争的失败宣告了其运动的破产?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 这个军官学校 的名称以及该学校的创办为哪次战争作了准备?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此次 武装起义 的名称和意义。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确立了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起始于哪个历史事件?古田会议确立了怎样的原则?

27.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409201354244651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只与蒋介石合作,不与共产党合作,要帮助蒋介石武力 统一 中国。

——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A阶段 国共合作 正式形成以及B阶段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 西安事变 的和平解决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分别属于哪个战场的代表性战役?用一句话概括图1和图2反映的史实与图3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 武力 统一 中国 开始于哪次战役?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最终走向了覆灭,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28.

近代以来,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从部门分布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非常薄弱,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整体实力来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岳麓版初二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到民国初年,西装开始流行起来。孙中山改进西装样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中山装。这种服装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旗袍(本)是满族女子日常服装……民国妇女的旗袍,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对传统旗袍加以改进……旗袍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女装。

——岳麓版初二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三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没有不刊登的)……使观者明白易晓……庶几留心时务者与此可以得其概(差不多关心天下事务的人通过看报都可以了解大概状况)……此新闻之作,故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些特点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简明扼要,不得照抄)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山装和旗袍的共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近代报纸的发行有何作用?除《申报》外,再举出两例中国近代报纸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领域的共同发展趋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