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特点
例证
出处
“以理为主”的批评标准
“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
(宋)黄庭坚《与王观复书》
“诗法意识”的自觉纯熟
“唐人不言诗法,诗法多出宋”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
“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代之大观”
(清)赵翼《瓯北诗话》
年份
名称
起终点
性质
主办人
1884
广州九龙线
广州一九龙
官督商办
张树声、盛宣怀
广州虎门线
广州一虎门
官办
张树声
广州白土冈线
广州一白土冈
江阴无锡线
江阴一无锡
曾国荃
南京下关线
下关炮台—金陵电报局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明史稿》
三、开放性试题
主题
场景
翻译者让更多人品尝到真理的味道
浙江义乌分水塘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20年在此问世。完成这项事业的学者陈望道“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精心翻译《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与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重视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
1930年5月,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做了一项社会调查。调查共进行了十多天,包括当地苏维埃干部、杂货店主、手工业者、贫民等不同职业与经历的11人参与毛泽东主持的调查会,毛泽东认真记录下他们的陈述,日后整理出了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相继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要求在党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作风。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摘编自陈彧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场景》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陈培爱《中外广告史》等
——摘编自郭星梅《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
——摘编自苏淑民《新中国民间外交发展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