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类型
墓坑尺寸
随葬品数量和种类
占墓葬总数比例
大型墓
长3米上下、宽2米多
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
不及1%
中型墓
长宽尺寸相对大型墓略小
使用木棺,一般随葬成组陶器(包括少量彩绘陶器)、木器和玉、石器,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见猪下颌骨数个至数十个。
约占10%
小型墓
长约2米,宽约0.5米
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
约占90%
二、材料阅读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计颖、朱柳敏《试论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的异同》
——摘编自冯森《革命与圣火:女工夜校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劳工教育》
——据任贵祥《海外华侨与祖国抗日战争》等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三、开放性试题
分布区域和使用情况
语种
情况说明
全球化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更广
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
英语处于全球语言体系的核心,是世界各地人们使用的最重要的混合语,已经成了国际商业、政治、行政、科学和学术的重要交流语言,也是全球新闻广告业和大众文化娱乐业的主导语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主要语言也是英语。
局限在说本民族语的人及使用该语言作为第二外语的临近地区
阿拉伯语、俄语和汉语等
这些语言也曾经历过广泛传播的阶段,但主要是在从前;俄语在二战后曾作为第二语言在波罗的海沿岸和中亚传播。
几乎只被当地民族的人使用
德语、日语和孟加拉语
这与德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在中欧、东欧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传播形成鲜明对比。
——据【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