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南宁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86

一、单选题

1.

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各区域在环境基础、经济内容、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别,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这一论述(  )

A.说明区域间文明存在频繁交流B.强调了地理环境的决定性作用C.意在说明黄河文明的独特地位D.阐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2.

下表是汉代著名人物对董仲舒的评价。这可佐证(  )

司马迁

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班固

董仲舒为世儒宗为群儒首

王充

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

A.汉代思想流派逐渐减少B.儒家思想内涵深奥C.儒学在当时的影响较大D.儒士群体规模缩小

3.

唐开元时,玄宗批准中书的奏议,凡国家大事,每个中书舍人都要提出书面意见即 商量状 ,由中书令评定每个 商量状 的优劣,经门下省审议同意后,送皇帝裁定。这一机制(  )

A.使门下省取得了决策权B.有利于激发中枢机构效能C.反映了三省制度的废弛D.稳定了中书令的特殊地位

4.

下图是西汉、唐代、北宋三个时期户数、粮食总产量(均为最高值)对比图。据此可以推知,北宋(  )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B.政府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C.国家实力达到了顶峰D.遵循 以民为本 的执政理念

5.

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研究兴修水利,深感 西北治河,东南治水利,皆目前救时至计 。而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数学、地理、水利、工程等知识,运用到兴修水利工程中,可以马上发挥作用。这反映出明朝后期 西学东渐 的形成(  )

A.建立在经世致用思潮基础上B.推动中国科技完成近代转型C.使明朝的经济融入世界市场D.体现出政府的科教兴国战略

6.

下表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间的垦田面积统计表。据此可推知(  )

时期

垦田面积

顺治十八年(1661

549.3万顷

康熙二十四年(1685

607万顷

雍正二年(1724

683万顷

乾隆十八年(1753

708万顷

乾隆三十一年(1766

741万顷

嘉庆十七年(1812

790万顷

A.人地矛盾日趋缓和B.小农经济得到发展C.基层治理水平提升D.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7.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并创办了机关刊物《劳动周刊》。11月,党中央要求各地党组织 必须有直接管理的工会一个以上 。在党的领导下,各地工人补习学校和产业工会组织相继建立。这些活动(  )

A.体现出党对宣传工作的重视B.探索出领导革命的成功道路C.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D.为共产党的壮大创造了条件

8.

1939年,中国共产党强调指出: 在目前抗战正向新阶段发展的时候,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灌输以抗战的必要知识,大量消灭文盲,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要开展边区人民群众性的社会教育运动。 据此可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运动(  )

A.旨在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具有文化启蒙和政治动员的双重意义C.赢得了根据地各阶层的广泛支持D.体现了根据地民众对文化知识的渴求

9.

据《中央日报》1947年4月20日报道: 有些人还认为米价上涨,……但对农村却不无补益。 其实,“(国统区)广大农民早已没有余粮,他们的粮食,远在年关或春节时,已被迫出售了。如果米价再涨,……其所受的痛苦,恐怕更甚于市民。 米价上涨(  )

A.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B.说明农业歉收导致通货膨胀C.缓解了城乡经济的不平衡D.反映出国民党试图争取民心

10.

据统计,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中央一级制定的法律法规有48件,而1954年9月下半月至1957年,中央一级制定的法律法规达430多件,使人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有了更可靠的法律依据。这说明(  )

A.立法权主要由中央政府行使B.过渡时期忽视了民主政治建设C.法制建设推动了民主的进程D.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逐渐高涨

11.

下图是1978—200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可用于说明(  )

A.深化改革开放加速了经济发展B.缩小人口规模减轻了改革阻力C.改革开放使全面小康得以实现D.一带一路 带动了民生的改善

12.

罗马法中的家是指在家父权下一切人和物的总和,包括妻子、家子、养子、门客及奴隶等。到共和国后期和帝国初期,家本位逐渐松驰并趋向瓦解,个人逐渐成为法律的基本单位。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对个人的重视B.导致了家庭观念的淡薄C.反映了家庭规模缩小D.说明罗马法使人人平等

13.

研究表明,英国对非洲和美洲的出口在18世纪增长了10倍,而对欧洲大陆的出口则没有变化;来自美国南部的棉花为英国工厂提供了廉价原料。据此可以推知,英国经济发展(  )

A.激化了列强贸易竞争B.优化了国际分工C.使其成为了世界工厂D.受益于奴隶贸易

14.

有学者指出,宰相事实上是德意志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正因为如此,我们完全应该认同这样一个结论: 宪法是 按照 俾斯麦的 身段剪裁 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德意志帝国(  )

A.违背了世界政治发展潮流B.走上对外扩张道路C.以立法手段肯定个人贡献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15.

九一八 事变策划者之一石原莞尔曾说: 如果制订战争计划,将会使资本家相信我等的胜利,这时就有可能采取摆脱现政权的积极方针。而战争初期军事上的成功也会使民心沸腾 ,因此 较妥当的方式就是促使国家对外迅猛发展,并依照对外发展的状况,断然实行国内改造 。石原莞尔的目的是(  )

A.显露出侵占朝鲜的野心B.以战争方式建立法西斯政权C.导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D.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6.

下表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情况简介。该集团的运作(  )

总部所在地

总裁来源

工作语言

财务报表单位

附属机构和企业分布

生产销售范围

瑞士

瑞士

英语

美元

160个国家和地区

全世界

A.促进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B.使瑞士长期垄断电力和自动化技术C.反映了经济要素的全球流动D.推动了各国家和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通用语言文字教材是指古代王朝国家确立的官方语言文字所使用的教材。它是国家对官民进行通用语言文字和通用文化教育的 一课之本 ,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集中体现,是王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威研究成果。历代中央王朝正是通过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实现书同文、语同音、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的大一统格局。
材料二
中国古代极为重视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从童蒙开始,就必须学雅正之言。现将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分为六类介绍如下:

类别

典型事例简介

文字类

早在西周中晚期的周宣王时代,就编纂了《史籀篇》。它是周王朝的史官进行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识字课本。

韵书类

主要是科举考试的音韵教材,又与文学有关。宋代重科举,产生了科举韵书《礼部韵略》。其最大功能是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也定下了诸多规范。

百科类

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图谱。元始中,扬雄总汇当时小学家之说,续《仓颉》,作《训纂篇》,共895340字,包罗当时的通用汉字和词汇。

诗文类

常用韵文,朗朗上口,既是美文便于欣赏,又是范文便于学习;既有语言文字的内容,也有应用型文体的模板。如《千字文》,自隋代流行,唐至清均有仿作,对后代《三字经》《弟子规》等的编写产生了重要作用。

典籍类

是通用语言文字范文。如唐开成二年所刻《开成石经》。元代恢复科考,以朱熹编定的《四书》为出题范围。此后,《四书》成为科考最重要的教材。但这一类实际上涵盖经史子集。

伦理类

涉及主流价值观,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又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在清代,纲领性文献是圣谕类教科书。如康熙颁布的《圣谕十六条》,雍正颁布《圣谕广训》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启涛《中国古代通用语言文字教材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通用语言文字教材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编撰、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教材的历史意义。(10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民主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政治范畴。而西方资产阶级把它们的民主标榜为全民民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也大肆宣扬西方分权制衡和多党竞选式民主的超阶级性。邓小平同志则一针见血地揭露 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摘编自汪青松《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不能照搬西方民主的思想》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生产力得以大幅提升,物质条件富足,人民消费能力增强,中产阶级壮大;在大机器时代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高消费社会的兴起,底层人民因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产生失落感,传统的基督教伦理道德和现代社会结构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年轻人感到困惑和迷茫,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以寻求生理刺激和精神自由为目标的 垮掉的一代 ,对传统的道德伦理发起挑战。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各阶层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不断加深,青年亚文化力量不断积聚,为60年代的社会动荡埋下了隐患,也催生了摇滚乐的诞生。

——摘编自赵栋梁《摇滚乐与美国60年代的社会运动之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并简析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局限性。(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 垮掉的一代 的出现反映的社会问题。(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在总结党过去24年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面是对树立毛泽东思想为旗帜是历史发展之必然的解释中所涉及的事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
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934年,在 倾错误影响下,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加入党的队伍。
1937年11月,王明搬用共产国际指示,提出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的右倾口号。
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宣称国民党是挽救民族危亡,实现革命成功的唯一政党。
1943年5月,共产国际做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

——摘编自陈宇翔、李晓培《两个<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树立毛泽东思想为旗帜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提出一个观点,并用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为研究旨趣的食货派代表陶希圣、鞠清远,于1936年出版了《唐代经济史》,受日本学者加藤繁等人观点的影响,对庄园的研究,把庄园看做只是一种经营管理方式,不把它看做是封建生产关系的一种体现形式。同时,他们既避而不谈地主对于庄客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还强调说: 庄客假如善于经营,也或者能买得田地,自造屋舍 。又说: 庄主庄客间的关系,似乎还很和善 等。

——摘编自郑昌淦《论唐宋封建庄园的特征——与邓广铭同志商榷之一》

材料二
庄园里的佃客庄客 常常是贫穷得一无所有 在经济上、政治上所受的剥削和压迫,与农奴几无区别。他们是庄园主的 私属 ,被束缚在土地上,对庄园主构成人格上的依存关系 。庄园主不仅占有大批土地直接榨取农民,而且他也是庄园的直接统治者

——摘编自尚钺《中国历史纲要》(1954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代经济史》和《中国历史纲要》对庄园的研究具有的共同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经济史》与《中国历史纲要》对庄园的研究各有何侧重,并分析其形成因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