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江淮运河在大运河诸河段之中虽然长度最短,但在唐代的漕运系统中却是至为关键的一环。唐政府对江淮运河的疏浚与维护共有八次,包括齐开伊娄河(738年)、扩建邵伯埭(dài)(758年)、修筑邵伯埭堤(784年)、疏太子港、陈登塘等三十四陂(788年)、疏浚扬州官河(788年)、筑平津堰、修陂塘(808年)、王播新开河道(826年)、修筑扬子津斗门(826年前后),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运河水量不足、河道淤塞等问题,保证了漕运的畅通。
——摘编自王旭、蔡婷婷《唐代对江淮运河的八次整修与维护》
材料二
由于湖塘滩地肥沃,易于耕种,盗水灌溉、侵占湖田之事屡禁不止,特别是自嘉庆、道光以来,侵占淤田湖塘的纠纷和事件愈发严重。大运河沿线地段的水源大部分都陷入了贫乏的境地。咸丰帝即位后,黄河水患依旧频发,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1855年的黄河大改道。黄河水直冲张秋运道,导致
“由张秋东至安山,运河阻滞
”。咸丰五年(1855年),孙瑞珍奏报:
“湖南、湖北漕船停运一年,江西江安漕粮全数截留,合计四省粮米颗粒不能抵通。
”江安漕粮指的是由浙江、安徽起运京师的漕粮。
“闻粤匪滋扰,河道梗塞停泊清淮。
”为保障漕粮的安全运输,咸丰帝只能下令江浙漕粮,包括江北漕粮
“统归上海,兑交海船运赴天津
”。
——摘编自王玥《咸丰年间京杭大运河河运停滞与扬州衰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唐代对江淮运河整修与维护的主要时期。(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咸丰年间京杭大运河河运逐渐停滞的原因。(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