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辽宁省朝阳市高一第一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28

一、单选题

1.

距今7000—5000年的龙虬庄遗址被誉为江淮文明之花。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和古文字陶片,陶片上刻有八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如下图),与该遗址同时期的长江流域的遗址为(  )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红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2.

据史料记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征兵征粮经常达不到定额,民众对官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新法 中的(  )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厉行法治D.焚烧诗书

3.

如表是关于秦郡考证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  )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廿六年分天下三十六郡,但未列郡名。

1948年谭其骧《秦郡新考》

考定内史以外秦郡凡得四十六,时人以为盖棺定论。

2002年出土的里耶秦简

记载传世文献前所未闻的洞庭苍梧二郡,而无黔中长沙,并明确记载苍梧郡是秦始皇廿五年设立。

2002年的岳麓秦简

贡献了前所未闻的江胡郡

A.占据所有史料才能发现历史真相B.史料互证一定能还原历史的真相C.新史料推动历史真相的动态发展D.获取一手资料才能甄别史实真伪

4.

1955年,辽宁省辽阳市开始发掘西汉时期的三道壕遗址,遗址出土了大量铁制农具,如铁犁铧、锄、镰、铲等。遗址内还发现有畜栏,长约6米左右,宽约5米左右,这样较大的畜栏可饲养较多的牲畜。这次考古发掘说明,西汉时期(  )

A.黄河流域仍居我国经济中心地位B.辽宁地区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C.政府重视辽宁地区的农牧业发展D.辽宁地区与南方存在经济交流

5.

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诏: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并对朝臣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孝文帝的语言改革(  )

A.易导致鲜卑民族语言的消失B.加速了鲜卑族的全面汉化C.体现改革的原则性与灵活性D.意在摆脱保守势力的阻挠

6.

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 贞观遗风 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这说明,武则天的统治(  )

A.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C.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D.进行了科举制的改革

7.

宋人钱彦远上书称: 臣闻隋唐之制,有赋、租、庸、调四者之入。自杨炎变两税法,天下称便。 天下称便 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

A.加强了人身控制B.简化了税收名目C.缩小了征税范围D.降低了赋税税率

8.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设科招考,不论门第、地域、行业等出身,开创了选人不论出身的传统。这(  )

A.开启了以才选人制度B.避免了任人唯亲的腐败C.扩大了统治的基础D.消除了怠于政事的弊病

9.

下图为唐后期的毗卢寺壁画,共绘有罗汉、菩萨、高僧、城隍土地、往古道人、帝王忠臣、贤妇烈女等五百多身图像。毗卢寺壁画体现了当时(  )

A.儒佛道三教并行B.儒学失去正统地位C.经济文化的繁荣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10.

研究表明,北宋九朝共有72位、97任宰相,任期在1—2年的共有45任,占总数的46%,1—3年的共有63任,占总数的65%,也就是说,北宋宰相的任期大多是在3年之内。这一现象(  )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B.意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D.有利于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

11.

北宋初年,中央委派文官到地方担任转运使,主要负责地方赋税的征收。地方赋税除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转运使押送中央。北宋转运司的设置(  )

A.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B.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开展C.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12.

辽朝在取得渤海和燕云十六州后,境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类以汉人、渤海人为主,耕稼以食,桑麻以衣,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另一类以契丹人为主,过着转徙无常的游牧生活。材料能够说明(  )

A.契丹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辽朝实行两面官制度的必要性C.宋辽保持和平相处局面D.辽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

13.

金熙宗统治期间(1135—1149年),将大量猛安谋克 徙居中土,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给以官田,使其播种,以充口实 。这一举措(  )
①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②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消除了南北文化的隔阂 ④加速了女真族封建化进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

北宋初年,四川地区普遍使用铁钱。买一匹绢需要九十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不便。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如下图),代替铜钱流通。北宋交子的出现(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得益于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D.反映了文学艺术的成熟

15.

在宋代,许多父母在子女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他们积攒专门的婚嫁费用,同时,在宋人的墓志铭里,能够资助亲朋的子女婚嫁,也是一种大书特书的善行,士大夫所办的义庄里也会拨出专门的款项用于男婚女嫁。这表明宋代(  )

A.婚姻自主的社会习俗已形成B.财力在婚姻习俗中占据重要地位C.婚姻观念恪守封建伦理道德D.士大夫阶层注重宣传婚姻新风尚

16.

明朝中后期,一些内阁首辅屡次动用封驳权驳回皇帝的旨意,保护了一些敢于上书言事,批评时政乃至皇帝的官员。由此可知,明朝中后期(  )

A.君主专制日趋衰落B.中央集权遭到挑战C.监察体制运作有效D.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的大一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秦国的商鞅变法,比其他六国的变法更为彻底,取得国富民强的后果而且社会体制也显得更为先进,由它来完成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秦灭六国形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国统一全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灭六国的战略。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来看,汉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统一与兼容:二是斗争与发展:三是继承与创新:四是吸收与消化:五是高潮与低谷。

——摘编自熊铁基《汉唐文化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围绕 汉唐文化的特征 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陈邦瞻编著的《宋史纪事本末叙》称: 大抵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腋;其国体顺,故莽、卓之祸不作于朝廷。
材料二
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经济,国内外学者认为发生了所谓的 绿色革命 商业革命 货币革命 城市革命 信息革命 科技革命 等。虽然称 革命 并不合适,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突出进步。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 国体顺,故莽、卓之祸不作于朝廷 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宋代 革命 举例进行说明。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内阁阁臣的选拔方式大致有两种:特简和廷推。特简是指由皇帝直接以圣旨的方式任命阁臣,而不通过吏部。这种方式大致又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由皇帝本人亲自选拔出阁臣;二是皇帝采纳大臣们的荐举,或由中官(中官:宫内官员的总称)们的援引而任命;再有一种形式是由现任阁臣们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点用。万历以前,阁臣的选任大多是通过特简。而万历以后,则多是廷推。廷推是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共同推举,推举出的往往是一些威望素著的大臣。明代的廷推大典形式很严格,大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和言官们,所以,延推能够采纳众议,较为公正。特简和廷推的决定权最终还是在皇帝手中,因而皇帝的喜欢与否是能否入阁的决定因素。

——摘编自冯宪军《明代内阁阁臣的选任》

材料二
朱元璋于1382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了大学士,这些人都在内廷,所以又称为内阁学士或内阁大学士。其时,内阁学士的官职只有五品,又不能参与机要,在朝廷里的地位并不高。由于这些学士辅政有限,朱元璋很快又否定了这种形式。明成祖即位后, 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此时内阁大学士相比朱元璋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都是深得成祖信任的心腹,且得以参与机务。但是在官制的设置上,他们仍均为五品以下官员。洪熙、宣德年间,内阁的官职由正五品一跃成为正三品,并且还以六部尚书来兼任,同时获得了对内阁权力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票拟 之权。到了嘉靖朝,首辅制度形成,在朝位座次上,内阁首辅已经超过了尚书。可以说内阔首辅虽无宰相之名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权相的地位。

——摘编自李子龙《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内阁阁臣选拔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明朝内阁权力的变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