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第一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96

一、单选题

1.

半坡遗址的墓葬中,发现有两个年龄相仿的男子和四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分别合葬在一起的墓穴。在一个年龄只有三四岁的女孩墓中,还发现了丰富而精美的随葬品。半坡遗址(  )

A.是旧石器时代遗址B.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C.阶级分化已经产生D.具有母系氏族社会特点

2.

《礼记·礼运》记载,禹选择颇有威望偃姓部落首领皋陶为继承人……可皋陶……已至耄耋之年,等不到实行禅让便先禹而死。禹又举荐没有多少影响的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各个部落并不拥护他,而拥戴启。这表明(  )

A.禹仍严格坚持禅让制度B.启通过禅让取得政权C.禹为启掌权铺平了道路D.禹反对启继承其王位

3.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 周礼 行事,学说统一的 雅言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 雅言 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4.

在中国古代 家国一体 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5.

《墨子》中有关于 直线 正方形 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6.

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着大量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生产的发展B.井田制度的推广C.分封制度的强化D.土地兼并的加剧

7.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8.

战国文献中出现了 九州 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 九州 概念的出现(  )

A.表明兼并战争趋于缓和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D.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9.

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38000多枚秦简,其中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文书。这些秦简可用于证明秦朝(  )

A.县级行政管理模式较为完备B.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C.地方权力过大妨碍中央集权D.对农村基层自治进行了尝试

10.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相比(  )

A.生产工具的进步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社会观念的变化D.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

11.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 下其议 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由朝臣决定B.表明皇权与相权分权制衡C.有效地监督和限制了皇权D.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12.

在秦朝的法律中,故秦人和新秦人的地位并不对等,所谓的故秦人是关中百姓,新秦人是原六国百姓。秦国的二十等爵在秦灭六国后被推行到天下,东方各国百姓原有的爵位并未得到秦朝的承认。材料意在强调(  )

A.秦朝法律存在重大缺陷B.秦朝的统治蕴含危机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D.二十等爵制更加优越

13.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14.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 皮币 ,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 千户侯 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15.

公元39年,光武帝刘秀下令度田,命令州郡官吏核检豪强地主控制的耕地和隐匿的人口。此举遭到刺史太守和豪强地主的抵制和对抗,刘秀下令停止度田。刘秀对豪强地主的让步(  )

A.有利于扩大统治的基础B.导致了统治集团的分裂C.为政治危机埋下了祸患D.致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良渚文化,影响波及淮河流域地区、华南地区。良渚文化的代表包括有着高水平的制玉工艺、精美的磨光黑皮陶、通体磨光石器、精致漆木器。良渚文化遗址中虽并未发现黍、粟等旱作农业品种遗存,但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谷)、颖壳和小穗等不同的稻谷存在形态,其中以炭化米数量为多。稻米是良渚社会居民的食物主要来源。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马桥文化中见到的那些小墓,其中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另一类,如张陵山墓葬,往往不与 小墓 为伍,而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良渚社会在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已经具备文明社会特征。

——摘编自郑云飞《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等

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陆续发现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良渚文化大墓,琮、壁等玉礼器以及墓葬等级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达程度。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2015年确认水利系统,这些都将良渚文化推到了国家文明的高度,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为世界遗产。如果没有对良渚8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通过再现良诸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

——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国百年考古——被低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良渚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80多年的良渚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历史意义。

17.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2分)
材料 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附近,是一条连接湘江与漓江的人工运河。在湘江中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前锐后钝的分水坝,将湘江水一分为二,一支由南渠引入漓江,一支沿北渠回流入湘江。南北二渠总长34千米,构成灵渠的主体。
这条于公元前214年建成的运河,分湘入漓,北水南调,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 溉田万顷 ,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代修筑的长城,故迹已难探寻,而这条在近代被称作 兴安运河 的水道,历代修缮利用, 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灵渠被确定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灵渠的历史作用。(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侵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

——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

材料二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曰: 孝武皇帝(汉武帝)躬仁谊,厉威武,北征匈奴,南平氐羌、昆明、瓯骆两越,东定葳、貉、朝鲜,廓地斥境,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 (夏侯)胜曰: 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死亡)者半……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引自《汉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功过?

19.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