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5+4)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07

一、单选题

1.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大地出现多处以农业为基础的古文明,考古学家称此现象为 满天星斗 。而距今约4000年左右,许多中原之外灿烂一时的古文化出现 月朗星稀 的现象。由 满天星斗 月朗星稀 的现象说明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特点是(  )

A.起源最早B.多元一体C.独树一帜D.领先世界

2.

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 是王的祖宗神,王是 的嫡系子孙。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王权实现了高度集中C.商王的权力大于神权D.神灵主宰商朝的政治

3.

周幽王宠幸褒姒,废嫡长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为太子,诸侯因之反叛,杀幽王拥立宜臼,即为周平王。从制度层面看,诸侯反叛的原因是(  )

A.周王室逐渐式微B.诸侯势力日益膨胀C.周幽王行为荒唐D.幽王破坏了宗法制

4.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该主张体现了(  )

A.儒家效法先王,实行 仁政 B.法家倡导与时俱进,实行变革C.墨家向往和平,倡导 非攻 D.道家呼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5.

下列成语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请你给它们确定一个主题,其中最为恰当的是(  )

成语

典故

问鼎中原

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

孰不可忍

鲁卿季孙氏在他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天子礼奏乐舞蹈,孔子谓之: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南门立木

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A.社会变革B.诸侯纷争C.礼崩乐坏D.思想解放

6.

下图是 里耶秦简户籍簿 释文。据此可知,当时的户籍管理(  )

南阳籍贯户人荆不更爵位蛮强

妻曰嗛子

是课役身份的标志上造爵位

子小女子驼

奴隶曰聚

伍长职务

注:户人指户主。女子即女性。小、大,为课役身份的标志。蛮强、□、驼、聚均为人名。

A.不利于家庭和睦B.减轻了农民负担C.缓和了阶级矛盾D.便利于赋役征收

7.

《汉书·食货志上》曰: 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据此可知,西汉统治者(  )

A.实行 与民休息 B.实行盐铁官营C.施行严刑峻法D.确立独尊儒术

8.

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

年龄

10

2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七国之乱 的爆发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八王之乱 的兴起D.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9.

梁启超曾经说, 战国以后至今日 间的一段时代,社会阶层被区分为界限森严的高门、寒门、役门、吏门,各阶层的政治地位或社会地位有霄壤之别。发生在这一 时代 的史实是(  )

A.焚书坑儒B.文景之治C.黄巾起义D.淝水之战

10.

九品中正制初创时,中正官品评人物必看三个内容:世(指家世)、状(指政绩才能)、品(指言行品德)。据此可知,曹魏初创九品中正制意在(  )

A.重在笼络地方世族B.确保选官公平公正C.巩固曹魏统治需要D.为了统一道德规范

11.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迁移趋势示意图。符合该趋势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12.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说,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最符合以上观点的史实是(  )

A.开创科举制B.开凿大运河C.征讨高句丽D.建东都洛阳

13.

历史文物往往存在关联,下图两件文物存在关联的依据是唐代(  )

1是地中海东北岛屿出土的古希腊时期文物——戴狮头盔持棒的赫拉克利斯像。

2是西安出土的唐三彩——戴兽头盔持器物的武士俑。

A.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B.陆路丝绸之路因战争而中断C.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D.欧亚大陆商路联系比较活跃

14.

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

A.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B.缓和了各部门间的矛盾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削弱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15.

唐朝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 援佛入儒 的思想经历。这说明了唐朝(  )

A.儒学失去正统B.三教融合趋势C.道教突破发展D.佛教最受尊崇

二、材料阅读

16.

【中国古代 大一统
材料一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遂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杨向奎《先秦儒家之一统思想》

材料二
秦朝统治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秦代的制度对于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 大一统 的理论和实践。在 大一统 理论指导下,秦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地方政权组织,确立了中国历代王朝官制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汉承秦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汉武帝刘彻是秦始皇以来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秦始皇创建、汉高祖重建的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强化、完善,建立起空前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哪一制度促成作者所说的 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的形成,并指出该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 大一统 理论在地方政治上的运用,并分析秦汉开创 大一统 中央集权体制的意义。

17.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材料一
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至于元嘉末(南朝刘宋)……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沈约《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经济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并说明其发展的原因。

18.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材料一
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等边疆民族大规模内迁。西晋末年,政治黑暗,汉族大量流向边远地区,从而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边疆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向中原地区展开更大规模的迁徙。晋室东渡,汉族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内迁各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以建大一统之功为己任,以华夏正统自居;在政治上逐渐由割据走向统一的同时,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汉文化在南方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为后来隋唐大规模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唐朝对待不同的民族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设立军事行政机构针对的是解决北方突厥、回纥民族问题,以及东北靺鞨民族问题;册封制度针对的是回纥、靺鞨、南诏民族;和亲政策针对的是缓和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唐朝统治阶级能够从各个民族问题产生原因出发去解决或缓和矛盾,实行开明的政策,在总体原则上依然牢牢把握着 以和为主 这一政策尺度。

——摘编自马晓琳《浅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

材料三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

——摘编自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从中国古代史的三个时期(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中任选一个时期,对材料中有关 社会转型 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