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南省顶尖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21

一、单选题

1.

下表为距今约7000—6000年的山东北辛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其中最多的是石器。这可以证实,当时该地区(  )

石器生产工具

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数量最多的是石斧,用于砍伐树木或开垦土地。其次是石铲,安柄后主要用作翻土。

其他生产工具

骨器、角器、蚌器等,其中翻松土地的鹿角锄、点播作物的蚌铲、收割庄稼的蚌镰较多。

加工粮食的工具

加工粮食的工具有石磨盘、磨棒、磨饼,不仅能脱粒,还能磨面粉。

A.文明发展程度领先于全国B.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C.最早培育了粮食作物水稻D.人们过着群居采集的生活

2.

经考证发现,殷墟出土近15万片带字甲骨卜辞中,前期卜辞多由贞人选定卜问内容及时间,且由贞人发布占辞,即使商王占卜内容和卜兆也由贞人操纵。到商代最后几王时,卜辞中已不见贞人名, 王不但亲贞,而且新卜 贞卜全由帝王一人主持 。这一变化说明商代后期(  )

A.实行神权政治B.文字走向成熟C.王权有所加强D.行政管理严密

3.

战国时期,各国基本形成了 国君在上、万民在下 的二元社会结构。对此,有学者认为: 战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与春秋社会均有所不同,此一时期……群体性家族组织的社会功能已十分微弱,传统家族形态已基本瓦解。 这表明战国时期(  )

A.新的国家形态出现B.贵族政治开始出现C.家国同构观念消亡D.诸侯纷争局面结束

4.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连接咸阳与北部边陲的 直道 。此时,秦王朝刚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不久,将匈奴势力驱逐回阴山以北,并在河套地区重新设置九原郡,移民戍边。据此可知,修筑该 直道 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南北交流B.巩固北方边防C.推广郡县制度D.缓和民族关系

5.

汉文帝时,其亲弟淮南王刘长曾称东帝,其堂弟济北王刘兴居曾举兵为乱,而文帝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失手打死吴王太子,吴王刘濞怨恨,甚至拒绝朝觐。由此可见,当时(  )

A.封国在地方肆意横行B.颁布推恩令势在必行C.郡国并行制存在隐患D.盛世局面已不复存在

6.

东汉末年出现了众多的名纸, 左伯纸 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史学家蔡邕 每每作书,非左伯纸不妄下笔 ,曹操请蔡文姬写字,送上的也是左伯纸。这说明东汉末年(  )

A.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B.社会上尚文风气浓厚C.书法已经成为独立艺术D.造纸技术得到了提高

7.

《三国志》记载: 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这一记述反映出,三国时期(  )

A.国计民生问题较为突出B.山川险要成就了蜀政权C.蜀国利用资源增强实力D.地区间的经济往来频繁

8.

陈寅恪先生指出: 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 其强调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北轻南重文化格局形成B.文化教育出现了倒退C.士族阶层影响文化发展D.传承了汉代学术风气

9.

上褶下裙是鲜卑族传统女性服饰形制,下图为北魏迁都洛阳前后的女性服饰变化趋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北魏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B.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C.北魏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审美D.鲜卑族与汉族间差异的消失

10.

唐太宗时期修撰的正史有《晋书》《梁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陈书》《北齐书》等八部,《晋书·载记》中则无数次说到北方各民族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在《南史》和《北史》中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别。这体现了当时(  )

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B.中央政府认可少数民族政权C.统治者以德治国的政治智慧D.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

11.

《旧唐书》记载:至德(756—758年)之后 中原用兵,刺史皆治军戎……加节度使之号,连制数郡 乾符(874—879年)之后,天下乱离。礼乐征伐,不自朝廷 。这说明唐中后期(  )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B.地方监察机构不断地调整C.对地方官的监察力度强化D.统治者重视对地方的管理

12.

隋唐科举制与汉代的察举制的最大区别是科举制为自荐、察举制为他荐,而不在于是否分科取士。关于这一区别,有学者明确指出:他荐则选人权操之于荐主,自荐则选人权操之于中央,这正是科举制行之千余年的奥秘所在。据此可知,科举制(  )

A.公正公平选拔了实才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D.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

13.

从时间和雕塑风格演变上来划分,云冈石窟群可分为三期(下表)。这一演变体现出云冈石窟的艺术特征是(  )

第一期

大致开凿于

公元460466

雕凿了用以象征皇帝的大佛造像,佛像身上细密的衣褶紧紧贴着身体

第二期

大致开凿于

公元467年以后

雕像中普遍是穿着汉民族的褒衣博带式服饰的大佛像

第三期

大致开凿于

公元494524

佛和菩萨与同时期社会风气中提倡的秀骨清相不谋而合

A.神秘性B.世俗化C.等级化D.象征性

14.

下表中信息反映出唐朝(  )

徐岳《见闻录》

柬埔寨呼中国人为唐人,犹西北人呼中国人汉人也

官修《明史·真腊传》

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A.与国外有广泛的交流B.贸易中心已转到东南C.是封建经济的繁盛期D.对外政策为后世沿袭

15.

参知政事沿自唐代,凡以他官而居宰相职者,即称为参知政事。唐代参知政事并非常制。宋代参知政事成为宰相副职之定制,宋太宗时命参知政事与宰相轮流掌印,赴政事堂与宰相议事。唐宋设置参知政事意在(  )

A.提高行政效率B.增强中枢力量C.保障决策科学D.牵制削弱相权

16.

“(宋)高宗久在金营,孰强孰弱,自有切见,若使复仇雪耻,再整江山,实不能也,势使之也。 鉴于此,宋高宗(  )

A.增强军力、北伐抗金B.休养生息、养精蓄锐C.与金议和、偏安江南D.建设政治、发展经济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指躲在一个角落里看问题的人)也。……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

——摘编自《庄子·天下》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思想意识方面,人们对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之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突破了两汉时期定儒学于一尊的思想束缚。当时,儒家的伦理济世之学,玄学家的宇宙本源之学,印度佛教的思辨哲学,道教的养生之学,以及杨泉的物理论、裴頠的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鲍敬言的无君论、范缜的神灭论和杨朱的人生哲学等学说像长江后浪推前浪那样,错综复杂地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学说,经过冲突与较量,改造与糅合,使得以儒学为主体、以佛教和道教为两翼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构架初步形成。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庄子所述时代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特点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与隋朝均是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朝代。秦与隋均是封建王朝的制度开创者,其开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制度,不仅为后来的封建王朝基本接受,成为封建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为什么这样两个有着巨大历史功勋的王朝,竟然短短的二世而亡了?无论是秦还是隋,于大乱之后实现国家的大一统都是不易的。而统一后建立的专制王朝,可以说至少在表面上是既 的。这两种情况都极易使当权者陶醉和迷惑,也容易刺激其欲望扩张,诱使其做一些好大喜功之事。

——摘编自李玉梅《秦隋速亡原因的逻辑分析》

材料二
唐代之所以出现两度盛世,固然与两位君主(唐太宗、唐玄宗)的英明密不可分,但制度原因则是其中关键。与中国所有王朝一样,唐代尽管也是实行帝制,但较之其他王朝,其制度设计及治理体系更为合理。

——摘编自陈良《略谈唐代兴盛的制度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和隋朝具有的类似 特殊 ,并以具体史实进行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 制度设计及治理体系更为合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周人看来,宇宙间的最高统治者是 天帝 ,周王是天帝的使者,秉承天意君临天下。天下土地尽属 王土 ,天下人民尽为 王臣 ,周王被视为天下共主。西周的诸侯国可大致分为两类,即与王室同姓的姬姓之国和异姓之国(多是周王室的姻亲功臣)。诸侯对王室有强烈的向心力,形成了拱卫王室的局面。西周还创立了系列制度,即所谓的 周礼 ,以维系这种政治格局。王国维指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了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此所谓五代十国,其实只是唐室藩镇之延续,惟其间有极可注意者数事(见下表)。

    1

关中自李茂贞以外,别无割据之雄,此足证西北一带之残破,至是已不够割据建国之资力。

    2

不仅陕西如此,即甘陇一带文物亦臻破灭。中国西北部文物骤衰,实为唐中叶以后一极要之转变。

    3

五代中只后唐都洛阳,尚是东周、东汉、西晋、北魏之旧都亦是隋、唐之陪都。其他四代皆都汴开封,直到宋代不能迁都。

    4

五代均在黄河流域,十国除北汉均在长江以南。而南方九国,比较气运长,文物隆,还有一个样子。自此以后,南方社会,逐渐跨驾到北方社会的上面去。

    5

后晋石敬瑭称臣契丹,割赠幽、蓟十六州。

    6

中国东北部契丹族之骤盛。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政治格局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周相比,五代十国时期政治格局的不同之处。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盐铁会议
时间:西汉始元六年(前81年)2月—7月。
地点:京城长安。
参会者:一是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政府官员;二是各地的民意代表、知名人士,即所谓 贤良方正 ;三是丞相田千秋,是辩论会的主持人。
会议核心内容:商讨汉王朝罢黜盐、铁、酒等专营政策。
会议概况:从民间来的 贤良方正 对盐铁官营等财政措施进行了全盘否定,并进而攻击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政策;作为这些财政措施的经办人,桑弘羊坚决捍卫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丞相田千秋,发言不多,只是在双方辩论激烈的时候,讲一些折中调解的话。
会议结果:仅仅罢去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其他各项政策仍维持不变。
围绕材料中 盐铁会议 的信息,以西汉或北宋为例,对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