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贵州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3 浏览数:201

一、选择题

1.

有位民族英雄向道光帝上书,指出听任鸦片流毒泛滥 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做出这一著名判断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B.关天培C.陈化成D.魏源

2.

八年级同学观看了历史电影《火烧圆明园》,展开了激烈的争鸣。以下关于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认知准确的是(  )

A.该事件发生在1842年10月B.圆明园的艺术品和文物都被焚毁C.该事件暴露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D.该事件导致清政府成立外务部

3.

制作时间轴是中学生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以下时间轴可用于学习(  )

A.三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镇南关大捷D.义和团运动

4.

青溪铁厂1887年兴建于贵州省镇远县,是洋务运动期间以 求富 为目的在贵州创办的第一家铁厂,也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大、实力强的近代工矿企业。下列企业中也属于洋务运动期间以 求富 为目的创办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京师同文馆C.轮船招商局D.北洋水师

5.

1884年,为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取 故土新归 之意,建立的行省是(  )

A.西藏B.新疆C.台湾D.西域

6.

2024年是民族英雄邓世昌逝世130周年纪念,以下悼词最为适合的是(  )

A.七旬老将,启用抗法,克镇南,复谅山,摧强敌,扬国光B.晓畅兵事,谋勇兼优,孤城守平壤,壮志彰华夏
C.阖船俱没,义不独生;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殊功奇烈D.联军之占津、海也,长驱而入,唯将军阻之

7.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此外,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寄希望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最终变法昙花一现。 以上材料旨在(  )

A.肯定维新派推动变法的决心B.赞扬维新派变法图强的精神C.分析戊戌变法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D.肯定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8.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B.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据险反击
C.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进行屠杀和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9.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1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912年至1913年期间,国内新设立了16家企业,它们的创办资本共计2396.9万元。而在大战期间,1914至1918年,平均每年新设企业有539家,创设资本11934万元。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A.实业救国 思潮兴起B.民族工业发展较为迅速C.民族工业发展严重受挫D.民族工业结构完善分布合理

11.

护国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宋教仁遇刺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C.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袁世凯复辟帝制

12.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

13.

下图是《新华日报》刊登的题为《南京紫金山杀人竞赛,寇军暴行惨绝人寰》的报道,记录了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果采用民国纪年,此事件发生在(  )

A.民国25年B.民国26年C.民国35年D.民国36年

14.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是某同学对抗日战争时期几场重大战役及其相关推论的整理,表中①处应填(  )

史实

推论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第三次长沙会战

其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A.长城抗战B.淞沪会战C.武汉会战D.豫湘桂战役

15.

新式报刊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19世纪70年代末,欲知晓时事,可以阅读的报纸是(  )

A.《申报》B.《大公报》C.《国闻报》D.《民报》

16.

八年级某研究小组打算研究近代中国电影发展历程,需要了解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首次拍摄历史,在网络上可以检索的作品是(  )

A.《狂人日记》和《雷雨》B.《田横五百士》和《愚公移山》C.《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D.《定军山》和《歌女红牡丹》

二、填空题

17.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 ___________》。自此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 ___________社会。

18.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以 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为宗旨创办了 ___________,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 ___________

19.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为“ ___________”。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___________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 铁军 的美誉。

20.

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 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走向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21.

土地问题是中国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 ___________》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为 ___________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三、综合题

22.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作用 为主题进行分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A组:政治、战略领导力

年份

事件

193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①____________(事件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8

为了初步总结全国抗战经验,批驳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观点,毛泽东作了②____________的长篇讲演,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1945

中国共产党召开③____________(会议,总结了抗战经验,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目标。

——整理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完成表格中空白的部分。
B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时间

事件

意义

193612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9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9411

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大局,确保全民族抗日战争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

(2)请你帮助B组将下列事件的字母代号填写到表格,完善表格。

A.为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团结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蒋介石。随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该宣言,蒋介石也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B.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面对严重形势,中国共产党仍然以抗日的大局为重,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C.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C组:抗日洪流中的先锋模范

杨靖宇

彭德怀

左权

关键词:东北抗联

关键词:百团大战

关键词:反扫荡

(3)请从C组杨靖宇、彭德怀中任选一位,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历史人物在抗日战争中的史事,仿照示例加以说明。【温馨提示:同学们可以从背景、过程以及抗战精神三个方面进行仿写,相信自己,细心作答。】
示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不断对各抗日根据地发动 扫荡 。为渡过难关,中国共产党带领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斗争。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 扫荡 ,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血洒疆场。体现了不畏牺牲、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
(4)综上所述,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作用。【温馨提示:同学们一定要养成先分析,再总结的好习惯。】

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往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 若观对岸火,熟视而无所容心,” 欲图根本之救亡 必须先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

——选自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第六卷民国的初建

材料二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还只是为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但历史已经表明,提倡资本主义并不能为中国指明一条可行的出路。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存在怀疑,推动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新的途径,成为他们以后接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土壤。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这个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由此风起云涌,异军突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

材料三 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含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共和政治为少数资本阶级所把持,要用他来造成多数幸福,简直是妄想。

——陈独秀

我认的(马克思)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周恩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请在正确项的括号内打 正确 ,错误项的括号内打 错误

甲: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乙:新文化运动非常重视中国国民伦理和道德的改造。

丙:新文化运动针对当时尊孔复古的逆流,猛烈地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丁: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 的侧重所在。说一说哪两个历史事件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思想上的变化。【温馨提示: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答案往往就在材料之中。】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温馨提示: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逐条进行历史解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