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19

一、单选题

1.

考古发现,四川营盘山、波西等遗址的先民已经发展出原始种植业,以种植粟和黍等旱地农作物为主。营盘山先民还学会了驯养家畜,在大渡河上游的哈休遗址也发现了类似情形。这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四川地区(  )

A.原始农业得到初步发展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形成C.与中原地区有密切往来D.商品交换促进农业发展

2.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 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 ,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表明分封制(  )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此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教育上私学的兴起B.新兴士阶层的崛起C.诸侯争霸的现实需要D.社会大动荡与大变革

4.

有人指出,如果秦始皇建立秦朝时仍采用前人 封建诸侯 的形式而没有进行实质上的革命,那么,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也许会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现象。其意在说明,秦始皇(  )

A.完成统一得益于实质性的革命B.未行周制致使秦朝走向灭亡C.实行郡县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D.确立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5.

西汉时期对土地集约使用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东部平原地区相对更为普遍,在黄河与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也一样。而在南方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则仍在使用简单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

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明显B.南方小农经济发展严重受阻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治中心地带经济尤为繁荣

6.

汉武帝时,政府设平准令丞,如果遇见市场上商品价格过低,就以较低价格收购。如果商品价格过分上涨,平准就以较低价格抛售。这一措施(  )

A.有利于稳定市场的秩序B.避免了市场价格的波动C.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D.加强了对地方有效控制

7.

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十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说明(  )

A.南方地区得到开发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地方行政制度变化D.推动了均田制度的实施

8.

下表是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据表可知,这些方式体现了唐代(  )

方式

举措

战争

唐初与突厥开战,大败突厥,俘获其首领。

设置机构

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来管辖突厥故地。

册封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和亲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结婚。

A.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B.实行灵活务实的政策C.消除了民族分裂隐患D.照搬汉代的民族政策

9.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 舍地税人 舍人税地 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形成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C.抑制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D.导致土地私有制度瓦解

10.

《唐诗画谱》由明代书商黄凤池编辑,为诗、书、画三美合一的版画图谱。诗选唐诗五言、六言、七言各五十首左右,书求名公为之挥毫,画请名笔为之染翰,刻版出自徽派名工之手,被时人誉为 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 。这(  )

A.体现当时艺术名家辈出B.折射出新经济因素的发展C.反映了时人的审美取向D.说明印刷技术的创新突破

11.

论及宋朝政治制度,钱穆认为,宋代制度,一面是相权衰落,另一面则是中央集权。下列选项中体现 中央集权 的是(  )

A.设三衙掌握禁军的统兵权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C.增设通判与知州共署文书D.设枢密院专掌全国军政

12.

宋代财政收入中非农业收入占据的比重远较唐代大,熙宁时期的税收中,非农业收入已占一半以上,且所收货币越来越多,实物渐趋减少。这反映出,宋代(  )

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经济作物种植减少C.国家铸钱日益增加D.社会经商风气浓厚

13.

元代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元代行省的这种划分方法旨在(  )

A.密切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B.贯彻犬牙交错的原则C.扩大地方的管理区域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4.

下表所示为明朝内阁发展演变情况。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

时期

内阁的作用

明成祖

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世宗

夏言、严嵩为首辅时,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明神宗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A.政治地位的提升B.成为法定的宰相C.是正式行政机构D.掌握了决策权力

15.

明初珠江三角洲一带 果基鱼塘 繁荣,在鱼塘周围种植果树,用鱼的排泄物做果树的肥料。明末开始出现大量的 桑基鱼塘 ,即基种桑,塘蓄鱼,桑饲蚕,再以蚕屎饲鱼,塘泥肥桑。这反映出当地(  )

A.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特色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C.粮食生产出现不断萎缩的现象D.土地集中的趋势明显

16.

清前期逐渐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模式。内阁承担常规公开性政务的执行,军机处则开展谕旨草拟、官员任免、议奏密折、参赞军务等机密政务。这一事务分工(  )

A.限制了皇权高度集中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强化了官僚贵族特权D.加强了六部的行政权力

二、材料阅读

17.

文学作品不仅蕴含作者的情感,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唐)《法曲》

材料二
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百夫长,古代军队百人左右队伍的军官)

——杨炯(唐)《从军行》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宋代以来的民间俗语

材料三
吴用前往石碣村游说阮氏三雄,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

——据《水浒传》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材料二反映出唐宋两代军人地位明显不同,这也是时代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这两个时期加以说明。
(3)据研究,明代中后期,白银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材料三中梁山好汉豪爽使用银子的情节却在《水浒传》多次出现,请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你如何认识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 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三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及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并概括科举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行省即行中书省的简称。……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

——摘编自周良霄、顾菊英著《元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影响。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原因。

20.

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 官话 并行并不断演变,折射着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官话发展演变趋势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官话发展演变的认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清代中后期 北京官话 的构成因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