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25

一、单选题

1.

黑陶文化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一个代表,它以山东半岛为中心,沿海岸线分布,分布区域北达辽东半岛,南至杭州。考古研究表明,黑陶文化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1800年。黑陶文化时期(  )

A.先民主要使用打制石器B.人们初步掌握养蚕缫丝技术C.生产资料私有制已产生D.仍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2.

下表所示是战国时期部分改革家的主要变法思想和主要措施。这些变法(  )

国家

变法主导者

变法的思想和主要措施

魏国

李悝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韩国

申不害

人君无为,以免暴露智欲,为臣下所乘,而独断以考核臣下。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

楚国

吴起

封君子孙三世而收其爵禄,令贵人徙实旷虚之地。

A.为集权政治形成奠定了基础B.实现了各国富国强兵的目标C.体现了儒法结合的时代特征D.加剧了争霸战争的惨烈程度

3.

西汉宣帝时,王嘉为丞相,奏荐故廷尉梁相,但尚书却弹劾王嘉迷国罔上,皇帝下令 中朝者议之 ,议者皆以为王嘉不遵法度,王嘉遂被廷尉逮捕下狱。这从侧面反映出汉宣帝时(  )

A.君相的矛盾空前激化B.君主专制已达到顶峰C.尚书令地位开始提升D.外朝长官受制于内朝

4.

据记载,魏晋时期,北方内迁者中除大部分成了佃客,依附于达官贵人和地主外,一部分人则成为士家,充当屯田制下的主要劳动力。如留居并州的匈奴人就 同于编户……百姓布野,勤劝农桑 ,已然成为农业生产者。这些记载表明魏晋时期内迁各族(  )

A.首创了古代屯田制度B.放弃了游牧民族传统C.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5.

唐玄宗命翰林院学士参预政务,掌禁内诰命,备天子咨询,协助皇帝起草制敕,并逐渐让翰林院学士成为内相。据此可知,翰林院学士参与政务(  )

A.造成了宰相人数的剧增B.否定了中书门下的存在C.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D.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6.

晚唐时期,苏州人口繁多、市场热闹,几乎可与长安、扬州相媲美;杭州城万商云集,有店肆三万家,商船绵延二十里;广州则是海船往来停泊的著名港口, 南海舶,外国船也 。此外,在南方各地水路交通要冲中,还出现了一些地区性商业都市。这反映出晚唐时期(  )

A.商业发展促进交通发展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外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7.

新疆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唐代《双童图》,图中左边小孩手中所抱的卷毛小狗在当时被称为 ,这种狗于7世纪初出现在中原,是高昌王向唐朝贡献的礼物, 中国有拂 狗,自此始也 。这一作品可以作为(  )

A.物种频繁交流的说明B.丝路促进中外交流的见证C.绘画技法精湛的体现D.朝贡贸易体制成熟的标志

8.

北宋规定,枢密院和三衙分别掌握调兵权和统兵权,地方上的将领要受到枢密院和三衙的双重领导;战时,军队由枢密院调发,朝廷通过三衙临时调派将领统率,给以都部署、招讨使等头衔;战毕,则兵回原属地,将领回原来岗位。这些规定(  )

A.开创了分权制衡的先例B.适应了皇权专制的要求C.实现了兵农合一的目的D.落实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9.

1265年,忽必烈册封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 国师 ,并让其兼任宣政院的主要官员。另外忽必烈也册封西藏噶举派、宁玛派、布顿派的一些高僧,并授予他们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忽必烈的这些做法(  )

A.利于加强对西藏的控制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思想C.促进了西藏内部的统一D.开启了西藏封建化进程

10.

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在与朝臣展开的大礼议之争的过程中,遵循 非天子不议礼 的古训,极力扭转朝中官员的政治伦理,以大规模的廷杖镇压了哭谏的朝臣,以武力镇压了天子议礼的反对派。明世宗此举旨在(  )

A.传承儒家古训B.强化君主专制C.重构价值体系D.整顿官场风气

11.

下表所示为顾炎武对宋明理学与 禅学 论述的摘录。据表可知,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  )

来源

摘录

《〈下学指南〉序》

今之语录几于充栋矣,而淫于禅学者实多,然其说盖出于程程颐、程颢门。

横浦南宋张九成则以禅而入于儒。

象山陆九渊则自立一说,以排千五百年之学者,而其所谓收拾精神,扫去阶级亦无非禅之宗旨矣。

A.丧失了正统地位B.重塑了道德体系C.汲取了佛教思想D.延续了孔孟道统

12.

19世纪60年代,因为社会的大破坏,国家税收的减少,大量人口的丧失,故清政府无力主持社会的重建工作,地方社会随即发挥了非凡的动力,诸如慈善、治安、防卫、宗教等工作,社会便在此种动力的推动下得以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

A.中央集权力量削弱B.地方自治形成完整体系C.清廷统治土崩瓦解D.清廷积极推动地方自治

13.

下表所示为1872至1895年间在中国境内创办的近代企业统计情况。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

类型

统计总数/

资本总数/

工人人数/

国人创办企业

90

25126895

60000

外国在华企业

16

4829000

34000

中外合办企业

1

629370

A.民族企业全面占据优势B.列强经济侵略遭到一定抵制C.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近代民族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14.

1910年,新加坡《南洋总汇新报》发表社论号召大家仿效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 西晋之亡也,有刘琨、祖逖,击楫中流,闻鸡起舞,晋尚可偏安于东;北宋之亡也,有宗泽、岳飞,渡河三呼,背涅四字,宋尚可残喘于南 。这一社论(  )

A.旨在延续传统民族精神B.消除了外族的侵略行径C.开启了民主革命的序幕D.折射出民族危机的加深

15.

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大的意义 。可作为上述观点佐证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结束了中国的专制制度C.实现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愿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16.

据统计,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万元,工人有20多万;到1920年,全国工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为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工人增加到56万多,增长了167%。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完整工业体系的形成B.为近代社会转型准备了条件C.表明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D.突破了工矿产业布局的瓶颈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zhao),岁鼎(最吉利时候),克昏夙(木星上中天的天象)有(拥有)商。

——(西周)利簋铭文

材料二
时甲子昧爽(天蒙蒙亮),王朝(zhao)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曰:……今予(我)发(姬发)惟恭行天之罚。

——《尚书·牧誓》

材料三
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西周继承了夏商的基本制度并加以改善和创新,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以宗法制为根本,多数诸侯国都分封给同姓的家人,少数分给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人,由此形成了 周天子 家天下的政治局面,更好地统治了西周初期的王室体系,实行井田制促进了奴隶社会的发展,创造礼乐制来维系阶级礼仪规范。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1)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对夏商制度继承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这种继承与发展的历史影响。(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夜市起源于汉代,兴于唐代。唐代韦述的《西都杂记》中记载: 京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当时统治者为了维护治安,从文武百官到普通百姓,一年之中除上元三日市场可通宵达旦,其余时间都要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在实行宵禁制度时,夜间的活动多为上层贵族、官僚阶级和部分文人在豪邸中进行的宴饮活动,市民阶级的活动较少,到晚唐五代时期,宵禁制度有所松弛,由原本的里坊制度转变为坊市制度,出现专门的草市、夜市,丰富了下层民众的娱乐生活。

——摘编自孙黎《我国夜市发展综述》

材料二
宋代夜市日臻成熟,宋朝定期、定点集市夜市、节日夜市遍布全国城乡。北宋首都开封,南宋行在临安(杭州)都是具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 。南宋临安的夜市与东京开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主要街区都有夜市,店铺林立。朱雀门外尤以 州桥夜市 马行街夜市 两处较大,东大街也是 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即便是禁地皇宫,周围也有酒楼、店铺。时半夜酒楼作乐喧嚣声甚至传入皇宫内。商品交易、娱乐、服务性场所或机构有很多,其中在夜间经济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酒楼、茶肆、邸店(客店)、塌坊(仓库)、瓦舍(瓦子)。经营项目多是餐饮、住宿、百货等。

——摘编自李华瑞《古代夜市,为何宋朝最兴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夜市的主要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夜市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世千年大变局时代,开眼看世界或曰开放思想的生发,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由民族英雄林则徐倡导的 开眼看世界 ,是中国人应对千年变局之时变,挣脱传统守旧文化束缚,走向现代化的必要前提。魏源根据《四洲志》及明末至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人所写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地图、部分科技资料等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书中提出的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思想具有极大突破性。曾被《纽约时报》称为 东方伽利略 的徐继畲,广泛搜求中外文献,撰成的《瀛寰志略》对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乃至日本社会的影响仅次于《海国图志》。虽然如此,但由于晚清盲目虚骄的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对人们思想影响巨大,晚清爱国志士的开放思想的发展过程十分坎坷曲折。

——摘编自陈争平《晚清开眼看世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鸦片战争时期的史实,围绕材料中的整体或某一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孙中山致电苏维埃俄国政府: 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上海《国民日报》还发表评论,称赞俄国劳农政府此举是 空前的事业 。1923年,在国民党改组后不久,国民党人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使其比较容易理解和接纳中国共产党的一些主张,进而对国共合作持积极态度。1924年1月,国民党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两党党员之间的合作增进了双方的共识,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李蓉研《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国民党人对国共合作的态度》

材料二
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 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党的二大还通过决案, 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同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1923年,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 中国国民党……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基本上统一了全党对大革命和统一战线领导权的认识。1923年,党的三大决定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之后,中国共产党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大革命和北伐战争之中。

——摘编自赵岐山《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认识和实践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国民党、共产党为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所作的努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影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