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汉初,汉廷与匈奴基本上保持了友好往来,互通关市进行贸易。除每年赠送若干絮、缯、酒、大米等给匈奴贵族外,汉朝廷还指定官员用黄金和丝织品通过边境关市向匈奴换取马、骡、骆驼、兽皮及毛织品。匈奴贵族自单于以下,也往往亲自来到长城下交易。至于民间商人,经政府允许发给凭证后,也可以与少数民族人民进行贸易,但禁止铁器、铜钱等流往境外。汉武帝反击匈奴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又与匈奴互市贸易,并逐渐形成一种朝贡与赏赐的特殊贸易形式。
——摘编自曹大为主编《中国大通史·秦汉》
材料二
隋唐时期,互市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如隋代设
“交市监
”机构管理包括民族间贸易之事宜。唐代初期沿用隋代的
“交市监
”互市管理机构,唐太宗将交市监改名为
“互市监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一度改名为
“通市监
”,但是不久又恢复为
“互市监
”。在唐代茶马互市出现之前,中原王朝或农耕民族主要用金银、绢帛及各种手工业品来交换周边少数民族的马匹及其他畜产品,历史上将这种互通有无的民族贸易称之为
“绢马贸易
”。
——摘编自据魏明孔《唐宋茶马互市的演变》
材料三
宋王朝与周边民族的贸易渠道增多,主要有榷场贸易、和市贸易、走私贸易和朝贡贸易四种形式。所谓榷场贸易,就是宋王朝和周边民族在双方交界的地带设置榷场,设官管理,开展双方的互市交换。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民族,
“不可一日无茶以生
”,对中原的茶叶依赖甚巨;四川西南部的少数民族
“仰此(互市)为衣食
”。1004年,辽大举侵宋,宋方旋即罢互市。不久,宋、辽双方订这
“澶洲之盟
”。竖年,宋方才
“今样,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
”,后又置广信军榷场,与辽互市。
“终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约,互市不绝。
”
——摘编自林文勤《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四
万里茶道大致形成于17世纪中后期(清前期),沿线覆盖200多个城镇,是继汉代丝绸之路后唯一一条联结中欧的陆上
“丝绸之路。
”万里茶道全长约1.3万公里,起自福建崇安(今武夷山),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直隶,向北进入草原后从伊林(今二连浩特)进入今蒙古国境内,穿戈壁然后经库伦抵达当时的中俄边境恰克图,然后向北进入俄国境内,然后由东向西延伸,依次经过伊尔库茨克、秋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10余个俄国主要城市。晋商是万里茶道上最活跃的商人群体,清军在哪里驻防,他们就到哪里贸易,
“可以说是商随军行,军赖商供给,商靠军生理,互济为命
”。
——摘编自崔思朋《万里茶道是商道也是民族交融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互市贸易政策变动的背景及效果。(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互市贸品的特点。(s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代发展権场贸易的经验。(6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万里茶道开辟的意义。(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