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58

一、单选题

1.

考古资料显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豆(食器),除了陶质和大小外,基本上同二里头文化出土的陶豆一样。三星堆出土的冶铜工具也和殷墟第一期的同类工具非常相似。这可用于说明,三星堆古文明(  )

A.发展阶段仍处于 万邦 时代B.手工业技术在国内首屈一指C.与中原文明存在一定的关联D.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代表

2.

学术界普遍认为秦朝时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文字字形与字体的统一。下列史料中能证明这一观点且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

A.汉景帝时,孔子故居夹墙中发现的简牍文字,与小篆、隶书大相径庭B.《说文解字·序》称“(李斯、赵高等人)皆取史箍、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C.《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D.里耶秦简中发现了要求统一用词,改旧名,用新称,统一制度、法律用语的木牍

3.

南北朝时期,寺院经营的典当借贷业相当繁荣,用作借贷的抵押物大多是借贷者的个人财产,如房舍,园田,农具等,也有以人身为质进行的借贷。此时寺院借贷经济兴盛的主要背景是(  )

A.战乱频繁社会动荡B.重农抑商流于形式C.儒学受到佛教冲击D.寺院承担救济职能

4.

唐朝前期,衡量进士策文好坏的标准,主要看考生的文章或诗赋的文辞是否俊美华丽,特别是诗赋一项。时人上疏批评道: 以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君子,从此遗逸。 据此可知,唐初的进士科考试(  )

A.加速了儒学复兴B.无视官员的德行C.易错失实用人才D.改变了唐诗风格

5.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赴凤翔府任职, 见民之所最畏者,莫若衙前之役(一种将地方特产运往中央的徭役,完成有酬奖,未完成则包赔损失)”,果断在呈递宰相的《凤翔到任谢执政启》中痛呼此役 破荡民业,忽如春冰 ,成功推动了衙规的修改, 自是害减半 。这表明当时(  )

A.民本思想影响政策调整B.宰相掌握执政大权C.王安石的募役法弊端凸显D.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6.

有学者将南宋陈居中的绘画《文姬归汉图》中的人物角色服饰式样和花纹等与金朝齐国王墓出土的服饰纹饰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十分相似,特别是裙装上的带状刺绣花纹几乎惊人的致。该学者的发现可作为(  )

A.文献与文物互证的注脚B.宋与金文化交往的佐证C.金朝收取 岁币 的见证D.宋文化具有优势的缩影

7.

下表所示为《明实录》中有关正统七年(1442年)富民出谷赈济而受旌表的记载。据表可推知,此时(  )

月份

筹集民间赈灾粮总数

记载详情

五月

18000

浙江湖州府民吴孝光、处州今浙江丽水府民叶仲仪、杭州府民潘钰,绍兴府民应行简……陕西西安府民卢质等各出稻麦千石有奇,佐官赈济。

六月

14000

浙江严州府民程懋正、衢州府民华庆、杭州府民周通、金华府民方维贤、处州府民金惟广等,直隶大名府民于敬……安庆府民汪思义等各出稻麦千石有奇,赈济饥民。

七月

16000

湖广荆州府民王聪、丁口才,四川重庆府民邢良、徐福林、程本理、黄辅、欧时用、杨伦、李智,直隶苏州府民钱涧……直隶河间府民张刚,各出稻麦千石有奇,佐官赈济。

A.基层治理倚重宗族B.大一统政权的优势凸显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民间救济占据主导地位

8.

明清时期,晋商店铺对于领东开业,招牌领章、账簿管理、经营范围、用人定位、职责权限、决算开红、起居生活等事项,均制定了明确的店规铺纪。晋商亦形成了 一店受困,同乡共助 的风气。上述情形的出现(  )

A.是商业法规成熟化的标志B.有利于商业的规模化发展C.表明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D.说明晋商的业务遍及全国

9.

清嘉庆、道光之际,士人群体批判文风、士风和官场,进行学术层面的全面反思﹐盛极一时的考据之学也遭到猛烈抨击,甚至被讥 文理不通 ,被嘲不能 经邦济世 。这(  )

A.有利于新思想的萌发B.是对 文字狱 的反抗C.反映了西学东渐进程D.激发了国人忧患意识

10.

黄海海战后,清廷降谕: 着暂调 南瑞 开济 寰泰 三船(均为南洋水师主力舰),迅速北来助剿。 被南洋大臣以 东南各省为财富重地……必须格外严防 为由婉拒。旅顺大屠杀发生后,清廷急命南洋舰队派4舰前往助剿,得到的回电却称: 查此四轮既系木壳,且管带皆不得力,炮手水勇皆不精练,毫无用处。 这些事例表明清朝(  )

A.地方大员勾结列强B.海军实力弱于日本C.并不支持洋务新政D.中央权威受到挑战

11.

图1、图2所示为1911年出版的版画和人物肖像,画中核心人物曹道新于武昌起义胜利后,自募一队女学生参军,民国初期她被誉为 革命军女元帅 ,其部分事迹被编入《女革命复武昌》等戏剧。时人对她 女学生 女元帅 的形象刻画(  )

图1《新画报》局部,画中内容为1911年10月曹道新带领女同学申请参军

图2《鄂省官军与民国军伟人肖像》(局部)中的曹道新

A.证明了男女平等的实现B.体现了革命的社会影响C.凸显了女性的革命才能D.丰富了艺术创作的题材

12.

1914年8月,农商总长张拟定官营矿业办法,表示铁铝关系军需、金银铜镍关系币制,所以应增定为可以官营之业。1914年12月,农商部奉袁世凯批令将铁矿收归官营。北洋政府的这些政策(  )

A.维护了中国国家安全B.侵夺了民族资本的发展空间C.推动了法币制度改革D.迎合了西方列强的利益需求

13.

如表所示为192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讲义中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反映了孙中山(  )

言论

出处

民族主义之范围,有以血统、宗教为归者,有以历史、习尚为归者,语言、文字为归者,忧乎远矣!然而最文明高尚之民族主义范围,则以意志为归者也。

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民族永远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

第一讲

笔是读书人谋生的工具,民族主义便是种族图生存的工具。

第三讲

A.消弭满汉冲突的考量B.反对帝国主义的立场C.挽救民族危机的意图D.深受种族观念的束缚

14.

陈毅曾说:南昌起义回答了人民要进行武装斗争的问题,但却没有解决怎样进行武装斗争的问题。知道搞武装斗争不容易,知道怎样搞法更不容易……八一起义提出了问题,是毛主席在井冈山解决了问题。毛泽东 解决了问题 ,根本上得益于他(  )

A.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科学总结国民革命的教训C.发扬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D.得天独厚的军事指挥才能

15.

1937年,(伪)满洲中央银行委托日本内阁印刷局印制的新版纸币开始发行,如图所示为当时当地媒体的报道(局部)。这套新币中,5元、10元面值的纸币的背面图案均为1934年以后日本在长春修建的新地标性建筑。这套纸币的发行(  )

A.迫使国民政府改革法币制度B.反映了日本对华的资本输出C.将日本经济危机转嫁到中国D.隐含了宣扬奴化思想的意图

16.

1939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反投降提纲》中阐述党的任务时说: 同一切爱国进步分子,一切爱国进步的国民党人员(上层的、中层的、下层的群众)亲密联合在一块……不论何种情况,党的基本任务是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合作与三民主义。 这一提纲发表的重要背景是(  )

A.抗战即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B.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国民党内滋生消极抗战倾向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代海关税制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正德元年(1506年)之前为第一阶段,海关无任何税收,实行的是由官府高价收买的 给价收买 制。正德、嘉靖年间(16世纪前中期)为第二阶段,实行 抽分 制,即对 私货 按比例征收进口税,如正德三年(1508年)为十抽五,次年又改为十抽三,正德十二年(1517年)降为十抽二,即征收20%的实物税。自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后为第三阶段,由抽实物税改为收货币税(抽银),此外还增加了出口税。为防止外商不如实报货,从隆庆五年(1571年)开始,明海关启用 丈抽 的办法,即在丈量船只大小之后,按照船只的大小(吨位)抽税。
材料二
在平定倭乱的过程中,明廷逐渐认识到:大海是闽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福建禁止海外贸易是不可能的。隆庆皇帝接受了 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的观点,即位后马上宣布准许在福建漳州有限地开放 海禁 ,恪守了约200年的 海禁 政策终于被打破。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海关税制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隆庆时期调整海关税制的意图。(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隆庆开关。(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古代中国,在数千年长期延续的君主政治的统治之下,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政治弥散性,渗入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总体性政治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在那些看起来似乎远离政治的文化层面,诸如宗教、家庭伦理、学校教育以及物质文化和民间习俗等,全然无一例外地带有明显的政治印痕,呈现出某种政治性的价值特征。

——摘编自葛荃《走出王权主义藩篱》

阅读材料,选择任一视角,围绕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 提出一个具体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陈述黄帝尧舜以来历朝治乱兴衰大略,俾知古今世界之变迁,邻国日多,新器日广;尤宜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列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摘编自清廷学部《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

材料二
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呈送样本于本部,及本省民政司,教育总会存查。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亦可指出,呈请民政司或教育会,通知该书局改正。

——摘编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官方对历史教育价值的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时代特征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8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31年11月,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设立临时病马收容所。1933年2月,关东军司令部将该机构改编为关东军临时病马厂,并将其从沈阳迁到长春。1936年8月,以临时病马厂为基础的关东军军马防疫厂成立。1940年底,根据关东军命令,这支部队(军马防疫厂)采用秘密番号,即 第100部队 。第100部队由本部、分厂和军团兽医部队三部分构成,分厂设在大连、牡丹江等地。 军团兽医部队 则是第100部队与日军一线部队结合所设立的特殊部队,比如第20军的2631部队、第11军的2630部队。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第100部队的陆军兽医西村武志等人向驻日盟军司令部揭发第100部队长官讲行人体活体实验(举报信如图所示)。
东北光复后,接受调查的长春市民王均(曾在第100部队中担任过车夫)说,当时(日军撤离前夕)他看到部队办公室门前有人用汽油烧毁数千张照片,烧了一夜还未烧完。
1949年春,一些村民在第100部队旧址附近挖马骨做肥料的过程中挖出了人骨,并且越挖越多。村民们还发现了巨大的尸体掩埋场。
1950年,苏联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发《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显示,日军曹长(上士)实验员三友一男供认,他在第100部队里参加了用活人做细菌感染或毒物药杀实验。一些人是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服下了掺在食物中的实验毒药,每个人都被要求多次食用这些有毒食物,以供实验员观察。三友一男证实,为了保密,用作实验的人在实验完成后都被采取注射有毒物质等方式杀害。

——以上材料均据刘硕、张博宇《苦难见证:揭秘侵华日军细菌战第100部队》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军 第100部队 的主要职能,并列举其具体罪行。(6分)
(2)指出材料二中的史料类型(两种以上),并以此为例说明多种史料的搜集对历史研究的意义。(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