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初全国有州358个,宋初有317个,中央的直接管理幅度将近泰初的10倍。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依据
“山川形便
”的原则,把全国划分为10道,作为监察区域;玄宗时固定为15道,每道有固定的治所和监察官员,却重演了汉代州刺史权力逐步扩张的历史。安史之乱后,唐政府虽然缩小了道的区域,却难逃分裂与混乱的历史结局。在中间环节的设置和管理上,赵宋君臣在摸索中创建了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的路制。每路设四个机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形成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的分工格局。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二
由于元代中书省宰执经常前往各地区处理军政事务,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中央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行中书省,并具备
“分镇方面
”的权利。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
“事从公议
”,并有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构成地方监察网络。为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元政府还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此外,行省不仅管辖面积比前朝要大,如江浙行省,其辖区包括现今的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南部等地区,其作用也不尽相同,如江浙行省主要负责镇压民众、征收赋税,其治所多在水陆要道,而云南行省,为加强对边陲控制,其治所多分布在军事要地。
——摘编自曹兴兵《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路制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宋代路制相比,指出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并简述其历史意义。(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