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郴州市部分学校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6+3)【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一前两单元】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53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藏书兴起。《庄子》记载, 惠施(名家代表人物)多方,其书五车 ;《墨子》记载, 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 ;《韩非子》记载, 今境内之民……藏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 。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A.百家争鸣局面形成B.书写材料出现革新C.文化呈大众化趋势D.文化典籍得以传承

2.

据《明史》记载,洪熙元年(1425年), 增市肆门摊课钞 ;宣德四年(1429年),在运河沿岸济宁、临清、徐州、淮安、扬州、九江、金沙洲等地设立 钞关 ,收取 船料 货税 。这反映出当时(  )

A.出现白银货币化的趋势B.城镇商品经济得到发展C.商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D.一条鞭法逐步推广实施

3.

19世纪下半叶,洋布在中国城镇中逐渐流行,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种新的衣物质料,还带来了日常衣着方式所涉及的消费方式、穿着习惯、社会身份、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的变化。据此可知,洋布的流行(  )

A.成为社会文化变动的一种因素B.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C.加剧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化D.说明中国近代化取得显著进步

4.

1963年,林登·约翰逊就任美国总统后,延续了艾森豪威尔的 强硬关门 政策。但从1966年开始,约翰逊政府的对华政策转向 遏制而不孤立 。这一政策调整主要是基于中国(  )

A.逐渐放弃反美的政治立场B.冲破 一边倒 政策的束缚C.成为第三世界的中坚力量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5.

阿拉伯炼金术是公元7世纪出现的一种炼金方法,它借鉴了中国道家的炼丹术,并改进了金属纯化、融化和晶化的方法,修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金属构成的学说。后来,阿拉伯的炼金术著作传入欧洲,被欧洲的化学家视为经典。材料可用来说明,阿拉伯帝国是(  )

A.希腊化时代的典型代表B.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西亚最早最繁荣的帝国D.近代科技革命的发源地

6.

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人以马尔代夫盛产的海贝作为帆船的压舱物,船舱则满载亚洲的各类货物,帆船从印度洋绕过好望角驶回里斯本。在里斯本卸货后,海贝又和欧洲的产品一道被装上驶往西非的船只,葡萄牙人与西非的交易一半用海贝支付。由此可见,海贝贸易(  )

A.导致了欧洲货币的贬值B.确立了葡萄牙的霸主地位C.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使海贝成为世界主要货币

7.

如图所示是创作于19世纪末的漫画,描绘的是德国人在非洲的场景。最适合该漫画的标题是(  )

A.《被欧洲奴役的非洲大陆》B.《欧洲文明进入非洲大陆》C.《武装抵抗殖民侵略的非洲》D.《非洲殖民霸主德意志帝国》

8.

二战结束后,苏联从德国掠夺了一大批专家人才,还将德国境内大量的重工业厂房设备拆除并运回苏联;位于中国东北的日本厂房设备,也被拆除运到苏联的东部地区。苏联此举意在(  )

A.为冷战做好准备B.改善民众生活C.根除法西斯势力D.增强国防力量

9.

东汉时,尚书台称为 中台 ,尚书令与仆射同为台中长官,他们与六曹尚书合称 八座 。凡遇大政, 八座 先要议论如何处置,取得较一致意见后, 八座 联名署事,奏闻皇帝。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僚政治体系基本完备B.三省六部制度已经形成C.中枢机构权力有所分散D.君主专制受到一定限制

10.

如图所示是一枚公元前137年的罗马铸币,铸币上描绘的是一位公民正在把选票投到选票罐中。铸币中公民的选举对象最有可能是(  )

A.国王B.执政官C.元老院D.皇帝

11.

民国初年,先后以不同名称出现的政党有300多个。这些政党,绝大多数并不以相同的理想、信念、目标、政见而结合,多因臭味相投或意气相孚而结合,故多是权势的结合、金钱的结合。由此可知,当时(  )

A.政党政治发展不成熟B.政治格局混乱不堪C.政治民主化进程受阻D.不同阶层严重对立

12.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群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 从中可以看出,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结束封建制度B.促进思想启蒙C.维护国家统一D.挽救民族危亡

13.

如表所示为《明会典》所记载的部分规定。这说明明初(  )

时间

规定

洪武二十六年(1393

凡科道官考满监察御史,从都御史考核;给事中从都给事中考核。都给事中,从本衙门将行过事迹并应有过犯备细开写送本部吏部考核

正统二年

(1437

给事中考满,本科如无都给事中,许掌科给事中考核

A.注重监察系统内部考核B.都察院参与给事中的考核C.官员考核制度成熟完备D.监察机构的职权划分不明

14.

在现代美国政治中,文官既是总统的下属,又是国会的官员,其执行着总统的命令,又代表国会行使法律所授予的权力。因此,文官系统和总统、国会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 一仆二主 的关系,文官在总统和国会之间灵活协调。这种关系的形成源于(  )

A.国家管理职能的扩展B.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政治中立原则的打破D.文官数量被严格控制

15.

1905—1911年,清廷共举行七次留学毕业生考试,总计约1400人合格,合格者被授予举人、进士出身,其中留日学生占90%以上。有近千人被授予官职,大部分被分派入中央新设的学部、外务部、民政部、法部、农工商部等任职。由此可见,清末留学毕业生选官(  )

A.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B.满足了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C.仍受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D.借鉴了日本的文官考试制度

16.

据统计,2003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新录用的公务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一直保持99%以上,其中硕士毕业生占53%,博士毕业生占4.3%。新录用人员普遍具有专业知识,相当一部分还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这说明当今我国(  )

A.公务员选任强调德才兼备B.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范围扩大C.基层干部的晋升通道拓宽D.着力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二、综合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唐代科举主要是进士和明经两科,前者试诗赋,后者考查儒家经典。因两者难易悬殊,有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的说法,故唐人以进士出身者为优。然而,进士科每年录取不过二三十人,奔走请托之风盛行,寒素子弟常受阻滞。进士中举后还要经过吏部铨选才能被授官,且多从九品起步。
宋代科举明令禁止请托,又兴锁院、糊名、誊录等防弊之法,平民出身者大增。宋代科举录取人数十倍于唐,科举出身者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进士出身后可直接被授官,起步多为七品。神宗年间,以诗赋取士难得其材,遂听从王安石建议, 罢诗赋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进士
明代科举正式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并分南北榜,南北方士子分别排名。应试文体是体裁严密、高度标准化的八股文。考试内容全部出自 四书五经 ,并以朱熹 传注为宗 ,答案均出自政府颁布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三部书。加之八股文形式固定,考生无法进行思想创造,以致 科举盛而学术微

——摘编自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演变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以 科举·社会·文化 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

三、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1934年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中心是 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 。其中,尽管工商业涉及 资本主义的部分的发展 ,但由于它们 在经济上帮助革命战争的胜利,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并在经济上巩固他们的联合 ,党主张 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 。因此,在建设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党就已经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私人资本主义与各种公有制形式并存、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思想雏形。
1956年底,毛泽东在与中国民主建国会和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中一反三大改造期间 让资本主义绝种 的态度,认为 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上海的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 。1957年,刘少奇在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二次会议上也提到 自由市场可以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

——摘编自董志勇、沈博《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百年探索》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根据地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的态度,并分析其意义。(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1957年党中央对自由市场的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其背景。(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215

国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强调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1258

亨利三世再次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牛津条约》,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

1265

英国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议会,除了有贵族和主教外,还有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

1295

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1327

议会通过了《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1343

议会内部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即贵族院和平民院

——整理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有学者说, 光荣革命 吸取了(17世纪)40年代革命和1660年 复辟解决 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而是超越传统。
还有学者认为,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新政体在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同时还对个人的自由权利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承认和尊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是 一种全新的政体 的理由。(4分)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认识。(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