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金科新未来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51

一、单选题

1.

公元前638年,晋国将东迁的陆浑姜戎安置在 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南鄙之田 ,仅几十年以后,南鄙一跃而为晋国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齐、楚等各国也有大致相似的开发情况。推动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B.姜戎文化风尚的改进C.华夏认同观念的普及D.各国经济交往的密切

2.

下面是汉初赵王国内的侯国变迁统计表。这体现出当时(  )

汉高帝十年公元前197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

境内设置为侯国的城数

16

18

分封时得到的城数

55

50(注:赵国河间郡部分城被划归燕国

A.郡与国的隶属关系得到调整B.推恩令被严格执行C.中央注意防范地方势力做大D.赵地城市规模压缩

3.

唐代,传统低矮家具逐渐被更为舒适便捷的高足家具取代,如胡床、胡桌、胡椅等家具取代了席子和食案,传统礼仪里的席地跪坐也随之被垂足高坐取代。这反映出唐代(  )

A.经济发展带动生活的个性化B.外来文化冲击了儒家伦理C.习俗变迁中胡化与汉化交织D.民族交融改变了生活习惯

4.

忽必烈时期, 命设国子学,增置司业、博士、助教各一员,选随朝百官近侍蒙古、汉人子孙及俊秀者充生徒 ,还下令推举优秀的儒士编修国史。元顺帝时期 遴选位望老成,长于史才 之人完成《辽史》《金史》《宋史》的编纂。这体现了(  )

A.选官渠道的拓宽B.大一统国家的发展C.民族矛盾的消解D.元朝治国以德为先

5.

1689—1727年,中俄先后签订《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布连奇斯条约》,除乌第河待议区外,基本划定中俄东、中段边界。这些条约还规定俄国可定期派商队往赴北京,但清政府视这些商队为朝贡使团。由此可见,清政府(  )

A.在国际交往中仍存宗藩观念B.形成近代国家主权观念C.寻求拓展对外贸易的新路径D.力争与俄国的对等外交

6.

1910年前后,梁启超多次发文指出: 夫使对于君主而负责任者即称之曰 责任内阁 也,则我国之有责任内阁已数千年,岂复劳诸公之陈请? 责任政府 只有对代表民意的国会负责,才能真正成立, 与国会相依为命 。这表明,梁启超(  )

A.认为民主传统古已有之B.主张创设国会废止专权C.强调政体与国情相适应D.倾向动员民众开展革命

7.

192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内部达成共识,认为俄国群众所以能革命、俄国革命所以能成功, 实因革命前俄国的青年学生一批一批的到群众间去;实因青年学生以其革命思想和知识一套一套送予这工人、农民、兵士的群众 。这说明此时中国共产党(  )

A.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B.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认识到了革命力量所在D.以组织青年为中心任务

8.

下图为1929—1931年国内纱产额和输入纱总额(单位: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关税自主促进棉纱贸易的顺差增大B.国产棉纱的国际竞争力增强C.经济危机助推棉纱 进口替代 发展D.国内棉纱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9.

1949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华北联合出版社成立,共有23家股东,在总认股额里,公营的新华书店、公私合营的三联书店只占26.4%,私营书店占:73.6%;同时中国共产党允许私营书店可在解放区自由售卖图书。上述举措(  )

A.有利于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B.贯彻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C.巩固并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D.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文化基础

10.

下表为1978—2018年,我国等级水路、等级公路、复线铁路和电气化铁路占比情况。这可用于说明我国(  )

时间

等级水路占比(%)

等级公路占比(%)

复线铁路占比(%)

电气化铁路占比(%)

1978

42.2

578

15.7

1.9

1990

54.6

72.1

24.4

11.9

2000

51.4

78.3

36.5

21.6

2010

50.1

82.4

44.8

35.9

2018

52.3

92.2

58.0

70.0

A.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得到提升B.交通运输区域布局优化C.科技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D.水陆交通方式快速更新

11.

《埃塔那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著作。下面是其部分内部。这可用于说明两河流域(  )

在同一棵树上住着鹰和蛇。它们在太阳神面前发暂做朋友,保证当鹰出去觅食的时候由蛇负责看管两家的孩子,反之亦然。后来鹰趁蛇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蛇的孩子。受屈之蛇在太阳神的帮助下使作恶的老鹰终遭报应。

A.推崇君权神授B.宗教人士具有至上权威C.法律制度严苛D.文学发挥社会教化功能

12.

1513年后,英国立法认定失去土地而变成流浪者的农民为 自愿的罪犯 。1531年的《反流民法》规定,只有确实残疾的乞食者才受法律 保护 ,其他有劳动能力的流民则要受鞭打和刑罚。这些做法(  )

A.维护了日益没落的封建庄园经济B.试图限制圈地运动开展C.体现了新兴生产方式的发展D.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3.

1775—1788年间,法国民众中广泛流传关于美国的各种文章和著作,美国革命事件成为法国读书俱乐部议论的重要论题。从美国归来的法国官兵,散居全国,他们把在美国的感受与见闻向人们讲述。这可用于说明(  )

A.启蒙思想的传播是大革命的根源B.欧美两地社会转型的历史联系C.《人权宣言》保障了民众言论自由D.美国政府全力支持法国大革命

14.

下面是三枚近代德意志地区的铸币。这反映出(  )
/ / /

鲁士王国于1888年发行

背面为帝国纹章和德文

德意志帝国188820马克

汉堡自由市于1898年发行

背面为帝国纹章和德文

德意志帝国18982马克

符腾堡王国于1901年发行

背面为帝国纹章和德文

德意志帝国19012马克

A.德意志帝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特征B.金本位制逐步在德意志地区确立C.德意志各地工业化水平的不平衡性D.普鲁士掌握了其他邦国的财政权

15.

下表为二战后美国对移民法的调整。这些调整(  )

年份

规定

1952

第一优先原则是照顾拥有美国急需专业技术和突出才能的移民及其配偶和子女,该项规定的限额占每年入境移民总量的50%

1965

优先入境原则中,涉及技术类劳工第三条规定,10%的限额用于受过高等教育和有突出才能的外籍人;第六条将10%的限额用于美国急需的熟练与非熟练工

1990

技术类移民的应用范围和限额有所扩大

A.深受种族和意识形态影响B.增强了美国移民结构的多元性C.适应了美国经济发展趋势D.关注移民对美国文化的认同度

16.

冷战结束以来,日美签署的各类协定都强调了对 自由民主价值观 的认同。日本认为 自由民主 是日本与西方结盟的思想基础,并积极参与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的所谓 民主同盟 活动。由此可知,日本政府(  )

A.积极推进政治多极化趋势B.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C.谋求增强本国外交独立性D.外交活动蕴含冷战思维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北宋开宝元年(968年),权知贡举王祜擢进士合格者十人。陶榖子邴名在第六。翌日,榖入致谢,上谓左右曰: 闻榖不能训子,邴安得登第? 遽命中书覆试,而邴复登第。因下山诏曰: 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
开宝五年(972年),权知贡举扈蒙奏合格进士京兆安守亮等十一人,诸科十七人。上召对于讲武殿,始下诏放榜,新制也。

——摘编自李焘(1115—1184年)《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开宝年间进士擢选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影响。(8分)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续资治通鉴长编》对于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史的史料价值。(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清代(1672—1871年)河北定县人口与耕地统计

年代

户数

人数

平均每户人数

总耕地亩数

平均每户耕地亩数

平均每人耕地亩数

1672

25510

58580

2.29

1557059

61.04

26.67

1733

54510

156784

2.88

1557059

28.56

9.93

1850

35458

208029

5.87

1451215

40.93

6.98

1871

39480

213319

5.40

1453649

36.82

6.81

——摘编自李金铮《也论近代人口压力——冀中定县人地比例关系考》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初,河北定县有整地、种植、收获、调制和附属等各类农具40种,这些农具多由本地木匠、铁匠制造,价格便宜,使用年限较长。当时,全县17.6万个农村劳动力中有7.8万个剩余劳动力。普通农户一年收入不过250元左右,而每架水车或大车价值80—100元,一匹骡、马、驴和牛的价格分别为139'元、115元、52元和43元。

——摘编自李金铮《延续与渐变——近代冀中定县农业生产及其动力》。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定县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到上世纪80年代,定州(即定县)成为河北省内唯一的无文盲县;近代引入的良种棉花、苹果、白杨等作物和培育的良种鸡等现在仍然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定州大力实施 绿色农业 建设,反对农作物过量使园用化肥和农药。市政府依托定州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指导市家政行业协会培育 中山好嫂子 劳务品牌,通过 技能培训十劳务输出 模式,为广大农村劳动者提供育婴、养老护理、推拿等职业培训和就业推荐服务,帮助1.1万余人在家政行业就业。

——摘编自李晔《定县实验对河北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72—1871年河北定县人地关系的变动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河北定县农村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定州农村变迁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2410141036274939

《女钻探工》(1953年)                   《创造新记录》(1955年)

根据上述图片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一战的结束,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先后失败,十月革命引起的革命高潮很快又归于平静。列宁指出: 经过三年的战争,我们迫使几乎所有这些国家都放弃了继续干涉的念头。……长期僵持、双方最后不分胜负的局面终于形成了。 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国家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对峙、彼此制衡的均势局面。1919年底以来,列宁将和平共处理念作为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往来关系的一种常态化操作和经常性策略。列宁指出: 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照样存在,我们就必须同它们做生意。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假如 没有俄国,欧洲的经济生活就不可能调整好
材料二
在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时期,列宁主张,要学习资本主义的生产知识、管理经验和劳动技能,并把学来的这些东西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去。列宁强调指出:试图不学习、不利用资本主义而自身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想法,是典型的中非洲居民落后心理表现在苏俄的上演;社会主义也是建立在强有力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企图将二者对立起来,不管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是完全不成立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效洲《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列宁将和平共处理念作为一种 常态化操作 的客观形势。(6分)
(2)评价材料二中有关列宁实行和平共处的基本策略。(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