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淮河流域农业加速发展的时期。淮北传统的沟洫灌溉进一步发展,沿淮及淮南兴起了芍陂等大型水利工程,邗沟、鸿沟等运河的开凿,也带动了沿线水利事业的发展,再加上桔槔、辘轳等提水器械的使用,使灌溉能力大幅提升。春秋后期,铁器开始用于该流域,到战国时逐步推广。牛耕亦开始于春秋时期,战国时已在淮北推广。土地开发得以加速,越来越多的沿河平原成为良田沃土。农业技术进步较快,至战国时已转向精耕细作,生产力迅速提高。
——摘编自李修松、张宪平《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
材料二
西晋末年
“八王之乱
”
“永嘉之乱
”,江淮地区接纳大批中原流民。西晋名将祖逖曾
“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
”。宿迁、泗阳、淮阴、淮安、盱眙等地均侨置过北方郡县,大批北方移民带来旱作技术,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元帝下诏在徐、扬推广种植三麦。诏曰:
“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旱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以周济,所益甚大。
”变单季水稻为稻麦连作,提高了复种指数。农业生产一度辉煌,高产田亩产10~20斛,比曹魏时期增长1~2倍。
——摘编自任重《魏晋南北朝两淮农业兴衰原因初探—兼议淮水排蓄之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时期江淮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