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矿业集团公司临涣煤矿中学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92

一、选择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当思想家认识到 天道远,人道迩 的时候,也就把天和人分离开来,达到了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材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崇尚天人合一B.主张和而不同C.重视以人为本D.追求家国情怀

2.

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3.

裹贴纸 是用于商业的包装纸,可用于包裹货物,更具有广告的功能。在新疆出土的两件元代 裹贴 是目前能见到最早的商用 裹贴 实物。这反映元代(  )

A.商业比较发达B.印刷技术进步C.交通比较便利D.经济重心南移

4.

下图所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的两次调整,其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202410171203558932

A.中国革命的中心转移到农村B.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决定

5.

有人将长征喻为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棋局,收官之时,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盘赢得胜利的新棋局。 新棋局 中的一步好棋是(  )

A.胜利召开遵义会议B.避敌主力进军贵州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取得百团大战胜利

6.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时毛泽东写的诗词最有可能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C.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7.

晚清姚公鹤在《上海闲话》中记录: 至电线(电报)设置……第一次发电,则由李文忠(李鸿章)行辕中通电至制造局……官民视为怪事,不减铁路之开车。当时《申报》著有论说,其主旨为奇技淫巧云。 这表明(  )

A.近代科技由西方传至中国B.洋务运动开始发展重工业C.政府不支持近代科技发展D.中国近代科技的艰难发展

8.

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9.

尼克松访华的根本目的是借助中国力量抗衡苏联。中国接受尼克松访华也是从斗争策略考虑,通过与美国改善关系减轻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压力。这是两个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国家在特定国际形势下结成的战略同盟。由此可见,尼克松访华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在美苏冷战中美国处于劣势B.尼克松访华符合中美双方利益C.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需要美国D.美国希望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

10.

何勤华在《外国法制史》中指出:12世纪时,西欧各国现有法律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迫切要求,由此兴起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 罗马法复兴 。由此可知,这一热潮兴起的根源在于(  )

A.文艺复兴的发展B.反封建斗争的需要C.完善法律的需求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1.

17世纪之前,在西欧只有高贵的人才能享用香料和糖;到17世纪中期,香料在精英的食谱上不再流行;18世纪普通人也可以在茶水中添加糖来改善胃口。据此可推知,这一变化得益于西欧(  )

A.自由平等思想传播B.对东方贸易的扩大C.初步建立全球联系D.生活习俗发生变化

12.

1821年,一位希腊游击队首领宣称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真相。以前,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 他意在说明法国革命(  )

A.确立了议会在国家的最高地位B.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利益C.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D.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

13.

在新政期间,国家不再干预劳资纠纷,而是以 总资本家 的身份,在激进劳工运动的配合下,迫使垄断资产阶级承认劳工组织工会、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劳工处境。 美国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困境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挽救垄断资本主义制度D.缓和资本主义劳工矛盾

14.

某国际文件明确规定: 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这个规定首次从国际法角度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文件发表于(  )

A.华盛顿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15.

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影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B.反映了世界的全球化潮流C.表明北约集团的不稳定性D.冲击了冷战国际关系格局

二、判断题

1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 正确 ;错误的填 错误 ,并加以改正,
(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张骞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创办 大生纱厂 ,实业救国。
(3)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印度完全独立的要求。经过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其独立。
(4)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并最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综合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打下根基。

——整理自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末期蕴含的 统一 因素。结合所学,概述秦统一的开创性意义。
材料二 清以前,历代实行两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一是内地行郡县制,二是边疆少数民族行朝贡制……清朝一改历代王朝的传统做法,把郡县制深入推进到边疆地区,在此设治,一如内地,直接纳入到国家管理,废其世袭制,国家直接派官治理,一句话,一切由皇帝掌控。如在东北地区,分设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

——李治亭《论清代边疆问题与国家大一统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边疆地区管理体制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拟一个主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是在已经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加上广大世界市场的开辟,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时,轻工业阶段向重工业阶段阶梯化渐进,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摘编自张丽娜《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 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 从无到有 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

——摘自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 开始的时代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工业化建设 的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当前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具备的有利因素。

19.


材料一

(1)蔡伦改进造纸术

(2)万隆会议10周年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5)“一带一路建设

(6)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

(7)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纪念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
一国两制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对稳定世界发展所做的贡献日益显著,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和行动,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

(1)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将材料一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 中国智慧 的是        ,属于 中国方案 的是       ,属于 中国力量 的是        。(填写编号即可)
(2)根据材料一、二,选择一个主题,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