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贵州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07

一、单选题

1.

距今约3300—3000年的成都平原十二桥文化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宫殿及其周围的大型建筑,数以千计的精美祭祀品,玉璋等高级玉器;出现了高耸的城墙,严密的城防设施等强制性公共权力标志物。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该区域(  )

A.国家形态初具规模B.政权与神权有所联系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首领的权威更加显著

2.

《周礼·大司徒》载: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逸周书·大聚解》也记载: 老弱疾病,孤子寡独,惟政所先。 这表明西周(  )

A.救济体系完善B.政治上推行德治C.倡导隆礼慎法D.社会矛盾的激化

3.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极具特色,有着明显的当地特点,用途由之前为上层阶级服务的礼器开始作为生活用器使用,而它的纹饰也是从之前的奢华繁琐向现实主题纹饰转变,去奢从简。这反映出(  )

A.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B.社会大变革的征象C.人本主义思想的传播D.阶层流动性的加强

4.

秦汉中央由丞相、尚书负责邮驿之事,御史大夫等亦有管理之责。郡县邮驿由督邮等专门管理,县令、太守虽非专门管理者,亦参与管理。由此推知秦汉时期(  )

A.文书传送系统的高效B.官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C.中央和地方联系紧密D.邮驿机构管理严格规范

5.

西汉为了巩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征发戍卒戍边,并且建立了一套专门的管理制度,戍卒在完成候望等军事任务外,还要承担许多杂役,主要包括烹饪、种植、建筑等方面。这(  )

A.拓展了西汉统治疆域B.保证了戍卒在西北地区自力更生C.加强了西北地区建设D.推动了西汉地方管理体制的成熟

6.

魏晋南北朝时期, 铨衡专于台阁 的情况盛行。有统计显示,两晋南朝由吏部 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入仕者的半数 ,由察举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据此可知,该时期(  )

A.选官权向中央集中B.选官注重公平公正C.士族门阀政治盛行D.王朝统治基础扩大

7.

《唐六典》记载,唐朝在长安建有驿站专门用来接待来自各国的使者,许多壁画题材都描绘了唐朝统治者接待外国使者的盛况。《日本书纪》也提及: 大唐国法,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材料展现了唐朝(  )

A.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B.领先世界的思想文化C.完备成熟的政治制度D.包容开放的大国气度

8.

下表是《旧唐书》和《新唐书》中良吏(循吏)入选标准。材料主要体现了史书编纂的(  )

书籍

成书时间

入选标准

《旧唐书·良吏传》

五代

除暴安良战功卓著正直敢谏成为臣僚入传的重要标准。

《新唐书·循吏传》

宋代

入选之人多为考课优异,有富民、缉盗、治狱、化俗、抚边等实绩的官吏。仅有直谏军功,但缺乏治民政绩的官吏,或不取,或记于附传。

A.时代性B.统一性C.主观性D.多样性

9.

唐朝御史必须具有担任过地方州县的资历, 郎官御史,先与县令三考以上,有政绩者取 。唐肃宗时规定,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要求监察官吏必须熟悉吏治民情和管理业务。这体现出唐朝(  )

A.重视监察官员任职素养B.官员考核注重政绩C.地方治理能力得以提高D.监察职权的广泛性

10.

南宋时期,江南士人择业广泛,除了读书做官,开馆讲学,还可以做胥吏、塾师, 医卜、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家义利观念的巨变B.传统经济结构有所突破C.行业分工的日趋细化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11.

明代自撤中书省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随着内阁地位提升,逐渐侵夺六部权力,出现 排六卿而成相之尊 六卿伺色探旨 的局面。但有时也出现六部视内阁的票拟 只系纸上一言耳,不予合作 的情况。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丞相B.六部职能被内阁所取代C.内阁与六部之间矛盾的激化D.君权强化影响行政效能

12.

明清时期牙行成为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 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 贫人持货入市,不许私自交易,横主索值,肆意勒索 ;举凡 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 。这反映出(  )

A.商业环境的恶化B.丰富的市民生活C.商品经济的发展D.多元的经营方式

13.

明清地方性小农书和专业性农书大量涌现,农学图书的编撰开始摆脱传统农书陈陈相因的模式,从内容上突破 精耕细作 的母题,注入近代农学的新思想、新技术以及农学理论研究的新方法。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表明农业耕作技术进步B.源于西学东渐的影响C.说明图书出版业的繁荣D.得益于实学思潮传播

14.

洋务运动中各局大体上采用 衙门 式的经营管理,官府习气十足,但是大都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工人,企业内部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这体现出(  )

A.维新派的阶级局限性B.洋务企业具有近代化色彩C.清政府官僚作风浓厚D.民族工业经营管理的变革

15.

下表是1870—1894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可以体现出(  )

类别

进口

净总值

鸦片

棉制品

其他商品

货值

比重

货值

比重

货值

比重

18701874

66422

25987

39.12

21451

32.30

18984

28.58

18751879

72868

30486

41.84

19547

26.82

22835

31.34

18801884

79050

29636

37.49

23265

29.43

26149

33.08

18851889

102722

28226

27.48

35646

34.70

38850

37.82

18901894

141932

29947

21.10

49653

34.98

62332

43.92

A.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B.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C.鸦片贸易的逐渐衰落D.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意图

16.

英国外交大臣致电说: 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与各国公正交往,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这样的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该致电旨在(  )

A.支持中国革命的发展B.维护中国的稳定统一C.扶植新的政治代理人D.推动中英贸易的往来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战国时的儒家虽为 显学 ,但并不为统治者所信用。面对政治新体制的出现,荀子开始有意识地改造儒学,使其思想呈现出儒法融合的特征。秦朝灭亡,儒家从沉寂重新走向前台,荀子的后学既坚持儒家的仁义、孝悌、德治等文化价值,又吸收融合了法家、黄老思想的合理成分。如陆贾既强调仁义是政治的根本,又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这些思想尚未形成新的体系,显得零碎而不成熟,但其中许多合理成分后来都被董仲舒吸收融合,他以儒家 公羊春秋学 为基础,以阴阳五行思想为框架,融合诸子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以 天人感应 为轴心的神学目的论体系。董仲舒对以前的思想,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扬弃,它是一个在更高阶段上融合各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新的大一统帝国也经过不断地选择实验,最后以它来作为自己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秦汉儒学发展演变的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儒学发展演变的因素。(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米不能久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泡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 对于民众来说白银有保值和储存的便利,最为关键的是,白银具有免于被权力轻易掠夺的货币本性,朝廷至少无法 出白银来。

——摘编自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

——摘编自《明史·食货志》

材料三
白银货币化的发展使得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征,产业的非农化程度加深,生产日益商业化,工商业市镇兴起和繁荣……由于西北地区没有白银来源,该地区的农民为了纳税只能以谷换银。由于自然灾害,谷物收成欠佳,加之白银稀缺,此时却需要用比平时更多谷物才能换得纳税所需之银两,走投无路的农民因此揭竿而起也就不足为怪了。

——摘编自陈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成为明朝主要货币的原因。(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影响。(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张謇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 办赈至善善策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材料二
张謇愤于清廷的 昏聩 ,同时又深忧外资于内地设厂将会导致 尽撤藩篱 喧宾夺主 的恶果。他在1895年夏为张之洞起草的《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比较明确地提出尽速讲求商务、工艺,采取保护政策。他认为应该奉行商办官助的方针以发展民族近代工业。次年初,张之洞奏派张謇和在籍前国子监祭酒陆润庠、在籍前礼科给事中丁立瀛分别在通州、苏州、镇江设立商务局。张謇与陆润庠却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这是清末流传一时的 状元办厂 的故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 状元办厂 的背景。(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周朝至北宋、南宋至清朝时期主要都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迁移轨迹

古代都城的发展与变迁 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