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名校联考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27

一、单选题

1.

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的石峁遗址是中国史前文明重要的人类遗址。皇城台是遗址的核心区域,供社会上层人士居住,最高等级的墓葬也在皇城台之上。中下层人士则生活在城内的其他山峁之上。据此可知,石峁文明(  )

A.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呈现出明显的阶级分化C.领先于中原其他文明D.已经形成君主专制国家

2.

西周初期的井田制下, 公田 收益归天子或者是管辖的贵族所有, 私田 收益则归属于百姓自己,这种制度相较于之前要求百姓将耕种所得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上贡给天子和贵族的做法,有了极大的进步。材料意在说明西周初期的井田制(  )

A.刺激了百姓的生产热情B.确立了土地的国有属性C.剥夺了诸侯贵族的权益D.开启了集体耕作的模式

3.

武王伐商后,颁布《世俘》,文中说周人已完成天所授予的 克商 大任;周人克商是在效仿殷商先人受天命伐夏的政治义举,以会同诸侯的方式昭告天下,周人 宅兹中国 。据此可知,西周(  )

A.神权与王权开始结合B.沿袭了商朝的政治制度C.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D.极力构建政权的合法性

4.

孟子对战国时期的某一位思想家的主张评论道,(这一主张)否定了亲情和家庭的特殊性,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就等于没有父亲,没有君主,这样的社会将变得混乱无序,这样的人如同禽兽一般。孟子评论的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  )

A.老子B.墨子C.韩非D.荀子

5.

商鞅变法后,秦国国有土地数量大、质量优,由中央内史(后为治粟内史)统摄。国有土地的收益成为国库收入的主要财源之一。秦简《仓律》中有五条关于国有耕地管理的立法,国家还指定了国有耕地的种子,规定了耕种方法和使用刑徒等来统一耕作。秦国这一做法(  )

A.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B.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D.促进了庄园经济快速发展

6.

秦兼并巴蜀后(公元前316年),便以巴蜀地区为基地,将 等部落纳入其统治范围,进一步拓宽了与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西南地区的通道。秦国这一举措(  )

A.扩大了君主专制的权力B.开启了陕西与西南的交流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有利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7.

有学者指出,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单一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带来了政治上的统合。材料可用来说明(  )

A.国家统一已成为历史的潮流B.官僚政治在秦代开始萌发C.地方行政变革影响国家结构D.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8.

秦灭六国后,原东方六国的不少民众仍自认身份为楚人、赵人、燕人、魏人、韩人和齐人。这种感情一时难以消弭,同时这种心理动因也使社会潜伏着不安定的因素。这反映出秦朝(  )

A.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B.军事征服激化了社会矛盾C.对地方控制较为松弛D.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冲突

9.

西汉之初,形成了以丰沛(刘邦发动反秦起义之地)功臣集团为核心的 布衣将相 之局,深刻影响着当时的为政之风。文景之时, 功臣 观念开始向 社稷臣 转变, 社稷臣 更加强调政治管理能力和对皇权的恭顺。这一变化(  )

A.消除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B.助长了地方分裂割据势力C.适应了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D.瓦解了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10.

下图所示为四川广汉县周村出土的汉代 市井 画像砖,画像中左边门垣上有 东市门 三字,右边有一市楼,其上有隶书所题 市倭(楼)”二字。该画像砖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
202410171746029216

A.基层交易场所的出现B.商业活动开展的状况C.官营手工作坊的发展D.市场管理法律的完善

11.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知识分子的救世情怀和对独立人格的坚定信仰投射在士人的精神内核之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对 这一群体进行了细致描绘和深入剖析,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人物群像。司马迁的这一写史倾向(  )

A.丰富了历史叙事的维度B.突出了史学研究的真实性C.催生纪传体断代史体裁D.促进了史学研究的独立性

12.

史载,前秦皇帝苻坚多次下令劝课农桑并 开泾水上源,凿山起堤,通渠引渎,以溉冈卤之田 ;北魏道武帝不仅 躬耕籍田,率先百姓 ,还 劝课农桑,量较收入,以为殿最 。据此可推知,当时北方(  )

A.农牧经济界限消失B.农业经济有所发展C.种植结构发生变化D.农民经济负担减轻

13.

下图为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与图中数字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北齐、北周、陈、梁B.北周、北齐、梁、陈C.北齐、北周、梁、陈D.北周、北齐、梁、唐

14.

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石勒 清定五品、续定九品 ,前燕慕容翰 爱儒学,自士大夫至于卒伍,莫不乐而从之 ;前秦苻坚 颇留心儒学,王猛整齐风俗,政理称举,学校渐兴 。据此可知,当时(  )

A.儒学教育得到发展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教育体系比较完善D.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15.

在唐初官修的史书中建立十六国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的君主,都没有 本纪 的待遇,他们被专门另立 载记 ,而拓跋鲜卑建立的魏国却被正式承认为中国正统之一,与继承了晋朝法统的南朝享有同等地位。北魏取得这一史学地位主要得益于其(  )

A.实行了汉化改革B.实现了南朝政权互动C.统一了黄河流域D.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16.

下表所示为南朝时期各地区兴修农田水利情况统计。下表可用来说明南朝(  )

地形区

政区

名称

历史记载

地形区

政区

历史记载

长江

三角洲

丹杨

赤山塘

14

江汉平原

南郡

9

青塘

江淮平原

庐江

晋陵

新丰塘

弋阳

吴兴

荻塘

南阳盆地

襄阳

A.疆域范围得到了拓展B.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C.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D.农田灌溉条件持续改善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中国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部落群体社会中,唐尧、虞舜虽然还没有建立国家形式,但他们却有权发表个人意见,帝位在和谐协商中被禅让给贤者,他们的行为在尊重仁和礼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了原始民主的倾向,五帝在精神方面的贡献特别突出了远古的民主特点。在许多古籍中都有关于黄帝、尧、舜的记载和叙述,尧舜时期最大的文明特征就是在仁与礼的基础上,具有民主化倾向的帝位禅让制建立了。尧舜从仁与礼出发,自然地流露出民主作风。他们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把帝位传给贤人,这体现出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浓厚的民主化倾向。

——摘编自罗志野《帝位禅让: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的民主倾向》

材料二
根据最新的历史学研究成果,可以把5000年间连续发展的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内在演化轨迹,概括为 五帝 时代的邦国联盟、夏商周之际的王制国家、秦汉以降的帝制国家三个阶段。夏朝开创的王制国家,为后世商周王朝所认同并沿袭,其核心体制机制在于夏商周三代以天下共主的身份,构建起王国与诸邦(诸侯国)两级国家政权互依并存的政治格局。夏代上承五帝,其九州、五服、四海与商代的内服、外服,以及周代王畿内外各种居民的政治与文化认同,是三代王朝在近20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维系天下共主政治地位的深层机制。天下各地邦国与诸部对于三代王朝政治上、文化上的普遍认同,也是古代 中国 最终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内在原因。

——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夏商周确立中国的最初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社会后期 浓厚的民主化倾向 的重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之际中国早期国家政治格局演变的趋势,并分析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有一个非常长期的演化过程。在平王东迁之后,第一期参与争夺霸权的诸侯主要是齐、晋、楚,以及吴、越。在这些诸侯争霸战争的历程中,他们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土,也不断地收纳本来不归属于他们的族群,从而融合为新的族群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先是周王成为诸侯手上的傀儡,接着,诸侯所属的卿大夫,如鲁国的 三桓 、郑国的 七穆 、齐国的田氏、晋国的 六卿 等,纷纷篡夺了国君的权位。到了春秋晚期,卿大夫手下的官员,即所谓 陪臣 ,又篡夺了 巨室 的权力。在生产生活方面,《诗经》中记载的农产品和日用物品,以及考古遗存呈现的生活资源,都比以前丰富。就食物而言,北方的黍稷、南方的稻谷、西面传入的大麦、小麦和山地的豆菽,在各地都能生产。由于前述的各种斗争,参与者无不尽力寻求资源,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铁铸的农具和工具,其功效不是石器或铜器可以比拟的。凡此,中国各处的资源总量不断增长,参与生产的人力也相应地增长。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提取材料部分或全部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焚毁若干书籍。有一位文学之臣建议仍须尊重传统的政治,秦始皇将建议交臣下商讨时,法家丞相李斯提出反驳,他指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会陷国家于不利;他更是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 诽谤 。秦始皇由于这次的商讨才下焚书令,同时也诏令凡在日常语言之中引征古典,或是以古代成例评议当下的时事,都会被判死刑。所焚毁的书籍包括秦以外之历史、古典作品和诸子百家的哲学,只有秦廷所载和医药、占卜、农桑等书籍不在焚烧之列。
翌年,又有所谓 坑儒 之事。秦始皇在一般文学之臣以外,也收养了许多占星学家和炼丹的术士,在当时看来,这类人物也算是半吊子的科学家。当中有两人由秦始皇聘来寻求长生药物,他们没有觅到药物,反而散布流言,指斥秦始皇性情急躁,不符合长寿的条件。始皇大怒之下,令卫士在都城里挨户搜索,上述两人迄未寻获,可是被捕者却有四百六十人,他们或是与这两人有交往,或是在卖弄相似的方术。最后这四百多人全被活埋。

——摘编自【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时期,边关吃紧,日常宫廷生活耗费巨大,文景时期积累下的财富被消耗殆尽,以至于各郡国仓库都已告罄。据史书记载,元光年间,黄河在瓠子处出现了决口,大水向东南流入了巨野泽,将淮河、泗水连成一片,造成了 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的惨状。面对有明确记载的二十余次灾情,朝廷频繁地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在第二次与匈奴的对战结束后,西汉政府消耗的军事费用竟多达百余万钱。此外,朝廷还要安置大量投降的原浑邪王的士兵及其部落族人,西汉朝廷实在无力负担,政府供给严重不足,因此不得不采取声势浩大的经济政策,以充实国库。

——摘编自袁莉《敛财政策——看汉武帝的经济谋略》

材料二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将货币的发行权统一收归中央 上林苑 ,公元前118年,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 五铢钱 。经桑弘羊的努力,朝廷还设置了36处盐官和48处铁官,建立和完善了盐铁官营的管理系统和经营网络。公元前98年,政府又推行酒类专卖制度,规定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在商业领域,朝廷在中央设立均输令,各地设立均输官。此外,朝廷还设立了隶属大农丞,由平准令负责的平准机构,建立起一个由中央统一管理的国营商业网络,加强了政府在金融业、重点产品制造业、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财政上的中央集权制度。

——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武帝加强经济控制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武帝统治时期加强经济控制的举措进行简要评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