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50

一、单选题

1.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秦国自变法以后,他就变成了六国中新的土地所有者反对旧领主的堡垒。自孝公以后,秦与六国的斗争,就是新旧土地所有者的斗争。历史发展的原理决定了这个斗争的结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初见端倪B.秦与六国间存在文化心理对立C.商鞅变法奠定秦统一的基础D.封建土地制度弥合了民族矛盾

2.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B.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C.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3.

柳宗元认为佛教有些内容与《论语》符合,激烈反佛的韩愈实际上吸收了佛教的一些理论。当时各佛教宗派不同程度吸收儒道精神。道教也学习儒家,开始讲礼义、忠孝,模仿佛教制订教规戒条等。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

A.思想统一兼容并包B.三教融合催生理学C.儒学主流地位丧失D.文化呈现多元特征

4.

北宋后期, 比年臣僚营私牟利者众 披坚执锐之士,化为行商坐贾者,不知其几 。商业大潮也诱惑着文人,相当多的儒生文士抛弃了轻商的传统观念, 口谈道义,而身为沽贩 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 。这表明当时社会(  )

A.重商观念盛行B.阶层流动日益加剧C.奢靡之风流行D.官民共利成为共识

5.

元在西藏设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又将前、后藏分为十三个万户,万户以下各级官员多由当地僧俗首领担任。中央政府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征收赋税,屯戍军队。这说明西藏地区在元朝正式成为(  )

A.诸多行省机构中的一员B.西藏办事大臣的辖区C.中央管辖的地方行政区D.羁縻制度下的新力量

6.

明朝建立后,朝廷和蒙古部落多有冲突。隆庆和议后,明政府在大同等地划定马市,蒙古部每年以进贡的形式向明朝送来马匹,明朝则对其提供布匹、绸缎、铁锅、茶叶等物资作为交换。蒙古人还可以用这些物资折换成白银以换取草原所需生活物资。明朝这些做法有助于(  )

A.海外贸易的发展B.蒙古社会的转型C.政治认同的增强D.北部边防的稳定

7.

如表所示是北京故宫所藏的清代前中期部分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可用来说明清代前中期(  )

时期

名称

所记录事件

康熙时期

北征督运图册

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时,西路大军向前线运送军粮

雍正时期

丕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卷

雍正十三年(1735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的情景

乾隆时期

潞河督运图卷

清代乾隆年间潞河及通州的漕运实况

A.边疆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C.漕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D.绘画艺术形式出现了创新

8.

以往朝代的文学作品中商人、草莽等人物形象极为罕见。但在《型世言》等明代话本小说中涉及商人活动的描写较多, 三言 二拍 中也有不少的小市民、小商人形象,《水浒传》则刻画了一批出身下层社会的草莽英雄形象。这一变化说明(  )

A.明朝时期四民界限模糊不清B.传统社会思想观念受到冲击C.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被打破D.市民文化在明朝发展到高峰

9.

《南京条约》是按照西方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以两国君主的名义拟定的。但是,在当时部分清朝大臣看来,将大清皇帝与英国女王这种 夷妇 并书是奇耻大辱,立此条约无法向历史 交账 。这说明这些大臣(  )

A.反对签订《南京条约》B.力争国家主权的完整C.缺乏近代外交观念D.看清了英国侵华本质

10.

张之洞在1898年5月发表的《劝学篇》中将 中国史事本朝政论 称为 中学经济 ,将 西方各国政治、兵制、学校、财赋、商务 统称 西学经济 。明确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旨在(  )

A.强化清朝传统制度B.减轻洋务运动推广阻力C.抵制百日维新推行D.扩大对西学经济的学习

11.

1910年9月,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资政院设立。10月3日,资政院召开了第一届常会,《剪辫易服与世大同》《剪除辫发改良礼服》两项议案获得决议通过。此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席卷全国的群众性剪辫运动展开。这说明(  )

A.剪辫易服具有革命色彩B.清政府对全国失去控制C.政治变革推动习俗变化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2.

孙中山曾说: 所以推求民权的来源,我们可以用时代来分析。再概括的说一说:第一个时期,是人同兽争,不是用权,是用气力;第二个时期,是人同天争,是用神权;第三个时期,是人同人争,国同国争,这个民族同那个民族争,是用君权;到了现在的第四个时期,国内相争,人民同君主争。 孙中山这一论述(  )

A.科学总结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B.旨在阐明人民是历史的推动力C.意在论证民主革命的历史必然性D.说明孙中山受到十月革命影响

13.

观察下图。它反映了(  )

A.经济形势与政府决策的关系B.民族情感对民族工业的影响C.经济发展对社会环境的依赖D.经济发展与政治运动的互动

14.

如表为20世纪20年代前期思想文化界的重要现象。据此可知(  )

时间

重要现象

1921

粱漱溟出版《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公开打出东方化新孔学的旗帜

1922

留美归国学者梅光迪,汤用彤等创办《学衡》杂志﹐旨在整理国故,昌明国粹

1923

留欧回国学者张君励在清华大学演讲《人生观》,反对科学对人生观的支配

1925

章士钊创办《甲寅周刊》,激烈反对向西方学习的新文化运动

A.东西方文化开始出现冲突B.西方文化受到部分学者质疑C.欧美受一战影响实力衰落D.复兴古代文化成为时代主流

15.

如图是关于中国近代某一运动的一幅漫画,这次运动(  )

A.激化了中西文明间的冲突B.标志着中国工农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提出 打倒列强,除军阀 D.是中国民主革命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16.

1922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重要政治声明,声明指出: 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以达到军阀覆灭能够建设民主政治为止。 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力图扩大自己的阶级基础B.萌发了统一战线的思想C.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D.受到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以一千钱装为一畚,用其令、丞的印封缄)……钱善不善,杂实之(钱质好坏都应装在一起)。出钱,献封丞、令发用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不敢选择)。

——摘编自《金布律》

材料二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放弃了国家铸造铜钱的权力,开放私人制造货币……政府拿不出足够的铜来铸钱、发行货币,把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交给有铜矿的地方势力。虽然吕后在位时曾收回铸币权,但汉文帝时又重新允许民间私铸铜钱。《西京杂记》第三卷也曾提及 吴王(刘濞)亦有铜山铸钱 。《古泉大辞典补遗》载:蒋伯斧所藏 高抑四铢 临菑四铢 阳丘四铢 东阿四铢 宜阳四铢 姑幕四铢 ,皆出于齐地。汉武帝在位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最后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汉武帝又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发行货币,从而防止了又一次恶性金融膨胀。

——摘编自边东平《西汉萌芽的金融膨胀与应对之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半两钱的相关规定。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铸币权的变化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率先发出 振兴中华 的呐喊。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习近平202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编自【美】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近代化》

材料三
为什么民国初年的军队不尽忠于民国,不拥护民国的宪法呢?我们老百姓的国民程度是很低的,他们当兵原来不是要保御国家,而是要解决个人生计问题。如不加以训练,他们不知道大忠就是忠于国家和忠于主义,只知道小忠,忠于给他们衣食的官长和忠于他们同乡或同族的领袖。野心家知道我国人民乡族观念很深,从而利用之以达到他们的割据企图。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
(2)概括材料二、三中费正清、蒋廷黻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苏区政权力量 嵌入 乡村社会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工人增加了工资,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这与未革命的地区形成鲜明对比。农村每个赤卫队、少先队经常出操,农民都能懂些军事常识,加入红军的农民很快就学会开枪等初步动作。苏区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明白《国际歌》《少先队》等革命歌曲,阶级意识明显增强。苏维埃成立较久的地方,没人敬神,庙宇变成了农民、工人、士兵的政府办公室,许多农民的家里以前供奉的 天地国亲师位 换成了 马克思及诸先烈精神
材料二
介绍与传递有关中共苏维埃区域的相关信息成为英、美等西方国家传媒的关注重点。曾任援助中国水灾委员会主席的西门浦松在答复《纽约时报》特约通信时称: 中国人比任何人都渴望一种强固的和主张正义的政权。很明显地,他们在共产主义统治的各省份已经找到这种政权了。……他们得到了土地,并且建设教育制度。

——摘编自孙弘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维埃革命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国家传媒关注中共苏维埃区域的原因。

三、开放性试题

20.

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 ,它的发展演变是观察历史的重要视角。研究过去的制度,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完善今天的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古人在论述制度演变时,分析过 有治人无治法 法令滋章,巧饰弥多 的现象。没有制度规范时,人们总希望以制度规范来解决现实中的不合理现象,而有了制度规范,制度本身却总会向合法不合理的形式化趋向流变,甚至背离制定制度的初衷。

——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 制度的发展演变 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Baidu
map